王春艳
摘要: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对人才的需求量有增无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将着重探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希望通过深入的探究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9-0031-02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模具在机械工业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了改善当前我国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各大高校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1世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市场同样如此,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于企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价值。
一、校企合作概述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其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就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而言,我国当前许多高校都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模式,然而总的来说,我国仍然还在摸索前进。在实际工作中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深入了解当前我国高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内容,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校企合作的应用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同时还能为企业解决问题,帮助企业获得经济利润。
二、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当前高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有的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实用性较差,课程内容偏重于理论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企业中应用得比较少,学生的学习负担重,而所学知识所具有的实际价值十分有限。其次,不少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投入不够,企业所能提供的岗位无法满足高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受阻。另外,校企合作十分看重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协同配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双方之间的配合效果并不理想,学校忽视了自身的作用,在选择合作企业的时候未能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导致部分企业为了经济利益损害学生权益等情况的发生。在校企合作中,學校就像一个中介,负责沟通和解决疑惑,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学校的工作,转变办学思想,增强师资力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配合。
三、当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的注意事项
1.构建校企合作的办学平台,走工学结合之路。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学校的办学条件构建校企合作办学平台,同时加强政企校紧密合作,依托当地工业实现教学、生产以及研发三者融合为一体。高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与当地的工业园结合起来将推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一做法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教育的一大目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设计的好坏会影响制造,实践性是模具专业的一大特征,在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工作与企业的需求相对接,加强实践训练,重视实习环节,坚持“工学结合”模式。
2.把握好企业实践与理论学习的关系。传统理论教学显然无法适应校企合作形势下的教学需求,总的来说,传统教学方式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理论学习上,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学生只是跟着课表安排学习知识,在学习中学生十分被动,学习的积极性差,对专业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较差。把握好企业实践与理论学习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要合理安排学生的理论课程,避免实践与企业顶岗相冲突,目前分段式教学模式在各大院校应用较为广泛,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一定理论基础下在企业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3.建立产学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应用性强,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各大高校应当建立产学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打造出本校的特色,培养高素质人才。一方面,学校要做好系统的调查,对相关的企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再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合适的企业合作,签订产学合作的协议,走校企合作之路。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建立专业的团队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专业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推动模具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展开。校企合作,推进高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尤其要注重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从学生发展、行业发展角度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抓好“三创”教育。所谓“三创”指的是创造、创新、创业,在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必须抓好“三创”教育,将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作为培养的核心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1世纪,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需与时俱进,充分借助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等条件,实现现代化的教学。在人才模式培养方面,学校要做到讲课与探研结合,课内外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走出课堂,贴近生产,让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去掌握真实的本领。各大高校要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实训基地以及课程安排等,成立创业中心、兴趣小组,建立校企合作背景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框架。
5.正确处理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关系。学生同企业员工这两个身份具有各自的特点,校园与企业具有巨大的差别,企业更多强调的是经济效益,企业文化注重实实在在的利润和收益,相比之下校园文化则更多强调的是培育社会人才,注重社会效益,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共通点。学生参与顶岗学习必然会导致两者之间矛盾冲突的加剧,处理好学生和企业员工这两种不同角色的关系是校企合作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学校要学会选择企业,确保所合作的企业的内部文化符合当下社会的主流。学校要保护学生在企业中的合法权益,避免学生被无情压榨劳动力,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扮演好企业员工的角色,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让学生适应企业文化以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正确转换角色,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行业的发展。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的教师团队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实现。为此,高校要加强对模具专业教师的系统培训工作,除了增强教师在模具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增添校企合作方面的内容,展开针对性的培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其次,高校还要加强对校内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增大“双师型”教师比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离不开各种现代化的设施,时代在发展,相关的设施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专业设施的操作方法,以便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四、结束语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各大高校应明确教学目标,着重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以职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展开教育。人的成长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成长规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依据,实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以及技能的提升意义重大,校企合作的形势下,教育工作需要按照基础、提高、实战以及创新这四大不同的阶段开展工作。围绕人才培养的规律推进校企合作以及系列的改革措施将收到显著的效果,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在实战中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时攻克难点,在实战中培养新时代人才。总之,各大高校需要正确认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特征,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合作,逐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只有这样,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才能走上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葛志宏.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商情,2015:123-123.
[2]林其耀.高职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4,(10):22-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