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势分析法视野下的开大课程建设研究(上)*
——基于已有在线课程建设的数据分析

2017-12-22 00:59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上海大学资源

, ,

(1.上海开放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433;2.上海开放大学 科研处,上海 200086;3.上海开放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远程教育】

态势分析法视野下的开大课程建设研究(上)*
——基于已有在线课程建设的数据分析

杨敏1,顾凤佳2,林东华3

(1.上海开放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433;2.上海开放大学 科研处,上海 200086;3.上海开放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2015年上海开放大学启动了新一轮计198门在线课程建设,与此同时,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建设了开放教学数字化实验室——一个集教学、研究、测试、分析于一体的开放教学研究服务平台,用以科学强化在线课程的建设与研究。本文在基于开放教学研究服务平台与已有在线课程建设的数据分析之上,以态势分析法(SWOT 分析法)为视角,对上海开放大学在线课程建设已有的基础和经验、自身的不足、面临的机遇以及需要应对的问题等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尝试厘清当下上海开放大学在线课程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以期为上海开放大学乃至全国的开放大学在线课程建设与研究提供决策参考和实施借鉴。

在线课程建设;态势分析法;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

引言

随着国际化背景下全世界开放教育的大力推进及中国学习型社会建构的逐步深入,开放学习中的在线课程(Online Course)建设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领域的一个核心课题。而通常意义上的在线课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主要通过网络媒介表现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实施的总和,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组织的教学内容以及用于实施教学内容的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主要包括:(1)教学视频(Teaching Video);(2)模拟实践(Simulation practice);(3)即时测试(Just-in-time quiz);(4)多媒体课件(Multimedia courseware);(5)案例(Case);(6)同伴互评(Peer grading);(7)维基(Wiki)。

时至目前,学术界针对开放学习中的在线课程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与引进国外先进的在线课程建设的现状、经验以及对我国在线课程建设的启示,如曹云云《国外优质大学在线课程运营与特征研究——基于Edx平台的MOOCs课程分析》,肖利《美国在线课程评价项目分析研究》,张琳琳等《英国外在线课程嵌入式服务的实践研究》,郭富平《美国在线课程的评价原则及启示》,耿益群《美国高校在线课程教师绩效评价原则、途径及特点》,Q·阿利普等《在线学习环境中课程完成原因探析》(英文),Karen Hallet等《在线课程设计的六个环节》等。

2.总结分析我国各层教育中在线课程建设概况,如夏收《在线课程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杨为民《在线学习的现状与发展研究》,魏雪峰等《同步网络课堂的理念、应用及未来发展》,孟庆宁《“慕课”热潮重释:现实困境、行动逻辑与文化反思》,Dr.WolframLaaser等《网络教学环境评价》,杨华《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彭耀峰《MOOC背景下我国开放在线课程发展瓶颈及路径选择》等。

3.梳理对比国外与国内、国内与国内在线课程建设的区别与差异。李亚婉等《中英合作开发在线培训课程的实践与反思》,沈珺《MOOC课程与开放大学在线课程对比研究》,章玳等《在线课程的文化选择》,Terry Anderson等《在线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所有这些,都为当下的在线课程建设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与宽阔借鉴。

在此背景下,近期上海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目标的确立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促使学校把开放学习中的在线课程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首批61门、二批69门、三批68门,计198门的在线课程建设。为此,学校课程资源建设中心制订了《上海开放大学在线课程标准》作为学校在线课程建设的指导性细则。同时,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建设了开放教学数字化实验室——一个集教学、研究、测试、分析于一体的开放教学研究服务平台,从网络环境、学习者行为体征、脑波、设备能耗等角度进行跨学科教学实验和评估分析,用以科学促进在线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态势分析法又称 SWOT 分析法,是一种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法。它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在上世纪80 年代初提出,是为企业和行业组织提供的研究方法,基本原理是:根据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其中,S 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 weakness(弱势),O 代表 opportunity(机会),T 代表threat(威胁)。而S、W 属于内部因素,O、T 属于外部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趋向全球化的当下,从跨文化的研究意识出发,把成功的企业研究范式引入政治文化教育领域,也是一种研究的新视角新思维。本文在基于开放教学研究服务平台与已有在线课程建设的数据分析之上,以态势分析法为视角,对上海开放大学在线课程建设已有的基础和经验、自身的不足、面临的机遇以及需要应对的问题等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尝试厘清当下上海开放大学在线课程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以期为上海开放大学乃至全国的开放大学在线课程建设与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内部优势:已有的基础和经验

1.学校多年来对在线课程建设的有力支持

上海开放大学多年来一直重视数字资源建设,尤其是课程资源建设,已经付诸实施并卓有成效的主要措施有:

(1)制度建设。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以数字资源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及网络平台建设,从顶层设计到实施,都明确在具有建设指导意义的规划和制度里。例如《上海开放大学章程》:“学校充分利用教育电视传媒的优势及其他现代化传播手段,借助各种数字化终端与多媒体设备,建立多道、多终端、快速便捷的互动平台,让教师、学生和社会成员成为学习资源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成为远程学习共同体的推进者。”[1]《上海开放大学十三五建设规划》明确规定:“实施‘在线优质资源建设工程’,引进、自建、共建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实现视频资源全专业覆盖。”[2]《上海开放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强调:“建设‘互联网+’在线教育环境。建设支持全网学习的智能化学习平台。以学习者为中心,建设教师空间、学生空间与管理空间,实现教、学、评、管的功能一体化。”[3]2014年,为强化在线课程建设,学制定了《上海开放大学在线课程标准》、《上海开放大学课程资源项目建设规范》、《上海开放大学在线课程项目教师团队建设经费预算与使用管理意见》(沪开大〔2015〕4号文)。

(2)行政支持。为从行政服务上与管理上强有力地支持课程资源建设。学校在教务处下设专门科室,具体负责落实与推进有关资源建设与网络建设的任务,为全校、全系统此项工作的推进提供支持与服务。2013年开始,学校又新设“课程资源中心”,专门为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专项支持服务。该中心建立4年来,批准立项了大量单项课程资源,如全课程视频、案例库、移动课程、多媒体课件、虚拟实验室、文字教材、试卷库等[4]。在此之上,集中更大力量推进在线课程建设。已经批准的在线课程,2015年61门,2016年69门、2017有68门。

(3)经费支持。和从行政上强有力支持课程资源建设这一策略相配套,学校对有关建设的经费支持十分有力。除了每年大额的网络平台建设、改进、维护经费之外,所有的单项课程资源立项与在线课程建设,都有较充足的建设经费。以目前已经完成的198门在线课程为例,通过招投标实施的建设款为每门课20万元,同时每门课给建设教师团队经费,理工类、艺术类为8万元,文科类为6万元。

2.多年来在线课程建设取得的坚实基础

时至2016年7月,上海开放大学已经建成的数字资源详细数据分析见表1[5]:

表1 已经建成的数字资源

依据表1的数据显示,可以对以2010年为监测点的上海开放大学数字资源建设情况做如下总结:

(1)从数据的组织形式上看,资源类型包括视频、音频、文本、多媒体课件、虚拟实验室、网络课程以及其它种类,较为丰富多彩。

(2)从存储介质看,这些资源可分为磁介质和光介质两种类型。其中,磁介质的有活动硬盘、优盘、磁带等类型;光介质的有CD、DVD等类型,所有常用的数字资源存储介质都在每门课程的网盘里。

(3)从数据传播的范围看,这些课程资源都可以以广域网方式使用,即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拥有Internet的地方,通过一定的身份认证方式(部分不需认证),就可以访问数字资源。

(4)从建设的数量与时间上看,总体数量较充足,核心资源占所有资源的总体比例较高,尤其是视频类课程和、文本与多媒体课件。建设时间节点呈良性更新发展趋势,以2010为节点,总体上可分三个建设阶段,即2010及以前,2011-2013,2014年后,能够与时俱进保持对在线资源建设的补充与更新。

(5)从建构内容上看,数字资源体现了课程的知识整合、实践应用与研究方向等构成的体系性,统一性。其中,视频、音频、文本、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偏重于知识整合与研究方向的教学和指导,虚拟实验室和网络课程偏重于实践应用的指导。而知识整合、实践应用与研究方向这三个方面正是一门优质课程资源整合过程中逐层递升的三个阶段。

3.近年来在线课程建设的突出成就

近年来,学校大力倡导并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课程与教学大奖赛,取得了丰硕成果[6]:

(1)就获奖的数量而言,资源获奖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近4年,大幅度提升。以2008年为考量节点,2008年20个,2009年17个,2010年14个,2011年15个,2012年48个,2013年74个,2014年18个,2015年98个,囊括了各种奖项的一、二、三及优秀奖。

(2)就获奖的层级而言,自2008年以来,上海开放大学的各类教学资源在国家层面的比赛中屡获殊荣,且数量较大,种类较多,处于全国高校教学资源建设总体水平的前列。奖项类别包括从第八到十七届的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第十二到十六届的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2012、2013年全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作品大赛,全国高校首届微课教学大赛,2015年全国微课程大赛,第十八、十九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等。

(3)就获奖项目的覆盖面而言,逐渐由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为主,向兼容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微课、数字故事、实践研究论文等转变,由资源建设自身的设计与教学实验等实践成果,向实践成果+对实践成果的研究转变。

(4)就获奖作品的呈现形式而言,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征:①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超越了静态的文本、图像和PowerPoint模式,趋于多媒体化的综合运用。②设计了方便灵活的导航系统来呈现主要任务,帮助学习者准确、快速、方便地进入学习内容。③强化了网络教育的自主学习特征,设计中注重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等特点。④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包括内容和技术的开放,课程设计常常留有必要的技术接口以备技术升级。⑤设计了高质量的交互环节和内容,凸显了课程内容的动态效果。

4.在线课程建设已经形成的特征与取得的经验

近年来,经过教职员的努力探索,上海开放大学在线课程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范式和共同特征。

(1)在线课程建设形成了较为明晰的自我特征。以已有的在线课程为例,上海开放大学在线课程主体包括:①教学日历设计:即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计划表,按模块划分每周的教学主题、学习成果、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等所有内容。②教学模式使用:采用混合式教学,以在线学习为主,适当结合线下面授和讨论等。其中整个课程学习的在线学习比例在50%及以上。其学习方式为教师引领、IT使能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式。③教学资源制作:课程教学通常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视频为预先制作,可以在线播放。教学资源还包括教学讲义、演示文稿、教学案例、拓展学习资源。④教学活动灵活:建立学习者社区,以线上讨论为主,辅以线下讨论;授课教师设计作业及考试的机制;在视频学习中设置让学生自我检验所学知识是否已掌握的即时测试;作业;模拟实践等教学活动。⑤实行课程开放:凡上海开放大学的注册学生,无论是学历还是非学历,整个专业还是单科课程,都可以享受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技术支撑上,学习平台支持跨平台及移动终端等新技术的在线学习。

(2)形成了较为规范、科学的在线课程结构特点,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课程整体结构

(3)形成了在线课程素材统一的技术标准,强化课程建设的规范性和学习者使用的有效性,见表3:

表3资源技术标准[7]

网页课件 1.网页目录层次清晰,命名简洁、准确、合理,使用英文或拼音作为文件名。2.页面上要标明当前页面展示内容的标题。3.每个网页内要有完整的标签,每个网页内标签之间要写明该页的标题,并且与页面上的标题一致。4.网页内的所有路径写法均使用相对路径,如"images/logo.jpg"。5.避免出现大量的垃圾代码。使用网页编辑工具编辑网页,不要直接将MicrosoftWord、WPS等文件内容粘贴到网页文件中。6.对于背景、表格、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等统一使用样式表(CSS)处理。7.网页的样式风格尽量一致,在背景、色调、字体、字号上不要相差太多。8.全屏浏览时不要上下、左右同时出现滚动条。9.如果有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的音量不易过大,音乐与课件内容相符,并提供控制开关。10.鼓励采用HTML5编码。不含动态代码,不需要配置数据库就能完整浏览。11.兼容MicrosoftIE、GoogleChrome、MozillaFirefox等常用浏览器,可直接用浏览器打开观看。虚拟仿真类 1.应具有漫游(职业场景、设施设备)、演示(操作规程、安全禁忌)、互动(设备拆装、仪器操作)、考核(过程操作、故障排除)中的一种或多种功能。2.内容符合职业标准、技术规范、业务规程和行业属性,无科学性错误;内容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版权不存在争议。3.若其中包含少数民族或外国语言文字信息,应遵循其原内容完整性,使用原语言进行处理。有明确的版权标识信息。4.如果有解说,配音应标准,无噪音,声音悦耳,音量适当,快慢适度;如果有背景音乐,背景音乐音量不宜过大,音乐与内容相符,并提供控制开关。5.如有考核功能,还须有后台服务器支撑。6.除提交源文件外,还需提交能以单个文件呈现的预览文件(演示版)可以有多种开发平台,如三维的Virtools、Quest3D、Vrp,二维的Flash等,因此允许多种格式,但应能在上海开发大学平台上运行。其他素材 1.wrl、lcs、wmf、dwg、chm等各式的素材,限于使用环境,若确定作为一类素材入库的话,在提交每个下载用素材的同时再提交一个预览文件(文本pdf格式、图片jpg格式、动画或视频flv格式),下载用文件和预览文件都请打上logo(防伪标记)。2.非单个文件素材包如zip、rar等资源文件,在提供下载文件的同时,要制作提交能以单个文件呈现的预览文件(文本pdf格式、图片jpg格式、动画或视频flv格式),下载用文件和预览文件都请打上logo(防伪标记)。

(未完待续)

ResearchonOnlineCoursesConstructionofShanghaiOpenUniversityfromthePerspectiveofSWOTAnalysisMethod——DataAnalysisBasedonExistingOnlineCourses

Yang Min,Gu Fengjia,Lin Donghua

(Shanghai Ope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In 2015, Shanghai Open University launched a new round of construction of 198 online courses. At the same time, Shanghai Open Distance Educ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set up an open digital teaching laboratory - an integrated teaching, research, test and analysis platform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with an aim to strengthen the onlin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of the platform and the existing online course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experience of Shanghai Open University online course construction, shortcomings, opportunities and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dealt with 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the decision-mak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online curriculums.

Online course construction;SWOT analysis;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2017-11-15

1.杨敏(1963— ),女,安徽省蚌埠市人,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2.顾凤佳(1985— ),女,上海市松江县人,上海开放大学科研处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3.林东华(1970— ),女,福建省福州市人,上海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

本文系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重点立项项目(编号KFKT1504)和上海开放大学2016教学学术研究重点立项项目(编号KJ1601)的研究成果之一。

724.82

A

1008-4649(2017)04-0009-06

[责任编辑王爱萍]

猜你喜欢
上海大学资源
上海电力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上海之巅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