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散文的语言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教学实录与反思

2017-12-22 02:32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邓丽微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散文孔子语言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 邓丽微

编者按:2017年9月下旬,在落实《哈尔滨市教育局开展以争做“四有”好教师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背景下,为提升骨干教师专业技能,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高中部正式启动了哈尔滨市高中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培训活动,此次活动历时数月,多位骨干教师参与,并展示了自己的精彩课堂教学。此期,我们选取了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邓丽薇老师的课堂展示,以供大家参考。

品味散文的语言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教学实录与反思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 邓丽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散文的语言,分析理解文章主旨;感悟作者对孔子执着地坚守理想的高度认可并警示当代人要有公理仁德之心,要有崇高的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分析具体的成语、文言词语、叠词等词语;分析具体的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修辞等语句,感悟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抓关键字词句,分析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黑暗”的内涵与作者深层的忧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近期读了一些散文,大家会发现散文是文学亦是人学,散文浓缩了文化大师精美的文字、精妙的语言和精深的思想。行走在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的人文极品——《云和梯田》;我们认识了善良热情的种紫苏的邻人老伯;在文化大师的笔下,人间天上,草木虫鱼,无不可谈,风景静物,皆可入文,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历史,一撮悲欢,一星冥想,都可以移于纸上,感染读者。

那今天让老师带领大家再一次走进文学的殿堂,一同品读鲍鹏山先生的《黑暗王国里的残烛》,期待在品读的过程中和大家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并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梳理探究

1.通过散文的题目,可把握本篇散文是哪一种类型?

师:在读鲍鹏山的《黑暗王国的残烛》前,大家和我一起回想,读散文时,我们都会关注散文的哪些方面?

生:关注散文的题目。

师:有题目的散文我们会关注散文的文题,通过文题来把握散文的体裁,进而确定捕捉信息的方向。能否举例说明?

生:在读陈忠实的《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一文时,我们会思考散文中涉及的人是谁,发生了什么事。

师:可在读黄裳的《浣花草堂》时,我们脑子里马上会想作者游览的对象是什么,与哪位名人相关联,是定点观察,还是移步换景。思路很好。除此之外呢?谁做补充?

生:还要关注散文的语言,考虑修辞手法。老师在幻灯片中写了。

师:聪明。品味语言的确是我们品读散文的重中之重,这是此课老师想和大家一同探讨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放在这,一会具体展开来说。

2.散文“形散”的特点,决定我们读散文时一定要梳理文章脉络,要理层次,本篇散文的层次该如何划分?

师:平时我们读散文,老师会常说6个字,谁还有印象吗?

生:我想起来了,是“把握篇章结构”,就是要分层。

师:说得很好,为了能走进大师的内心并避免散文形散的特点,我们要分析文章的层次脉络,要分层。我们品读散文,要关注题目,明晰体裁,还要梳理文章的层次脉络,要分层;更要读懂散文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悟大师的情感!咱们一起来看幻灯片。(回顾做过的散文,展示幻灯片1。)

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在半空之中。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地走近了他。

问题: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的词语。(4分)?

师:柯基犬的这篇散文还有印象吗?所考查的词语什么特点?

生:有印象,考查的词语是运用了拟人和拟物的修辞,同时还是叠词的运用。

师:说得好,那看下一个。(展示幻灯片2。)

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问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4分)

师:张抗抗的《云和梯田》这篇散文,直接明确了考查点。即对句子修辞手法和叠词的考查。这都运用了什么修辞?

生:拟人,比喻,排比呀!(自信的神情。)

师:那我们一同来看看北京卷这篇散文是对语言哪个方面的考查?(展示幻灯片3:2015年北京卷。)

问题: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生:对特定含义的词语考查。

师:说得很棒,准确!同学们,对于语言的考查仅停留在词语本身吗?

生:不是。还要关注句式特点。

师:说得好,我们做过的散文中有一篇是对句式的考查。是哪篇?

生:《四版碉堡》。(展示幻灯片4:2015年山东卷。)

③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⑥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吗?

⑦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11)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12)那么谁救四堡呢?

问题:文中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师:散文中一些特殊的句式是我们理解散文的关键,也是我们品读的重点。我们最后看一个。(展示幻灯片5:2016年上海卷。)

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问题:以第()~()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师:这篇熊久红的《湖殇》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的。尤其是问题中直接涉及了对语言的考查。我们讲解时也给了大家考虑的角度。好,相信有了这些储备,我们对于品读散文的语言一定有了一些体会和心得。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智慧的钥匙走进鲍鹏山先生的《黑暗王国里的残烛》吧!看题目,判定是哪一类的散文?是写“蜡烛”吗,是托物言志吗?

生:不是托物言志,不写“蜡烛”,写“孔子”。是写人记事散文。

师:那看题目想表达什么?

生: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孔子比作黑暗王国里的残烛,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想在那样的社会践行孔子的“救世”思想是很难的。所以,作者将孔子比作那个时代的残烛。

师:分析得很得当,哪个同学给老师梳理一下文章的脉络呢?

生:分三层,第1~3段第一层,第4~14段第二层,第15~7段第三层。

师:同学的整体思路准确,但有两处我们细看一下,第1自然段和2、3段明显所谈内容不一致,所以1段与后两段分开。15与16、17两段评价的角度不相同,分开为好。第1段引出“孔子”这一对象,第2~3段交代孔子生活的时代,第4~14段主要写孔子让子路问路及由此引发的感触。第15段是作者对孔子的评价,第16~17段是作者对人格理想与伦理责任分离的人持批评态度并质疑现代人所谓的聪明。

3.“黑暗”在每个层次中都有什么具体的含义?品读全文分析。

师:文章以“黑暗王国里的残烛”为标题,请思考“黑暗”在每个层次中都有什么具体的含义?

生:当时时代黑暗,诸侯昏庸无道。

4.第2~3段作者是怎样刻画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是混乱的、诸侯是昏庸无道的?

师:怎么概括出来的?第2~3段作者是怎样刻画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是混乱的,诸侯是昏庸无道的?

生:对西周的描摹:在句式上长短句交错使用,修辞上使用联想、想象的手法。同时赋予东周人的情态,将东周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的窘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第3段排比句的使用,同时配合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我们读到了一个环境凶险、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国土被分割的战乱时代。

5.本文第4~14自然段对“黑暗”的解读是什么?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师:很好,同学们关注到了句式长短的变换,关注到拟人、联想、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那第4~14自然段是怎样体现“黑暗”的呢?我们先分角色朗读一下,边读边进一步体会。谁来读旁白?

生:陈雪冰举手。

师:好,那谁当子路?

生:李晓生。

师:(笑)有典故吗?谁当细高个?

生:管昊。

师:我们的学年第一要当细高个!那谁当大块头?

生:徐洋。

师:外形匹配,我看好你,徐洋。

师:(四名同学很入境地读完了)给点掌声。大家思考,这一段文字难道作者只是想告诉我们孔子和他的弟子迷路了,要问路吗?

生:是,又不是。(众生迷茫。)

师:大家很迷茫,那我们看看对话中细高个和大块头都说了什么?一同读出来。

生:细高个冷冷地、淡淡地说。

师:这都是什么词?

生:叠词。

师:叠词是什么效果?

生:突出强调描摹对象的特点,还可渲染氛围。

师:本文中叠词的作用?

生:与子路的恭敬形成鲜明对比。看出细高个对孔子周游各国的做法是鄙夷的、轻蔑的、讥讽的。

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大块头的话语,“天下混乱,举世皆然,谁能改变这种局面?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东奔西走,鼓唇摇舌,倒不如我们这些避世之士躬耕垄亩的好!”何为“避人之士”和“避世之士”?

生:“避人之士”是像孔子一样,避开那些昏庸无道的诸侯,而去寻找志同道合的有为之君,一同来重整乾坤。但在大块头心中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他说“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东奔西走,鼓唇摇舌”,鼓唇摇舌的情感色彩是贬义。

师:分析得有理有据,避人实际上是择人,孔子的择人是有别于苏秦、张仪的择人。不是给点富贵、地位,无论是谁都去为之卖命。孔子想凭借个人的德行与魅力聚集一批年轻人,让他们传道义之火、文化之火、拯民于水火,孔子想救世。但当时人们理解了吗?

生:没有。

师:是的,当时人们不理解。像文中的细高个、大块头这样的“避世之士”不理解,就连孔子的弟子也不理解。跟老师齐读文章的第3段后两句。

生:“弟子们在车上或呼呼大睡,或哈欠连天,一脸凄迷与怀疑。只有他永远目光炯炯,自信目标就在前方。”

师:大家读的很整齐,声音很洪亮。我们孔子目光炯炯,可弟子们却在车上呼呼大睡,哈欠连天。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想过吗?自古及今避人之士有很多,我们常说老子有“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之说。我想孔子的不被理解不仅是弟子,还有当时的人们。那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人们的内心是“黑暗”的。人们看不到光明。这一层我们对“黑暗”的概括是什么?

生:应指“当时人们心灵的迷惘”。

师:和老师的想法完全吻合。让我们一同放声朗读散文的第15个自然段,再一次体会孔子的孤独及世人的迷茫!(生大声齐读。)在作者的这段议论文字中,我们都读到了哪些人?

生:有平戎策换得种树书的辛弃疾,还有正直的史鱼。

师:还有长沮和桀溺,这两个人就是子路问路的那两个人。长沮的意思就是长久处在沼泽中,说明归隐之久。桀溺,桀是通假字,通“杰”,溺的还是指处于沼泽、泥坑中。关于史鱼老师再做点补充,史鱼在卫朝做官,却因不能够进荐贤德的蘧伯玉而劝退弥子瑕,于是在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将要去世前,将儿子唤来,嘱咐他说:“我身为臣子却没有能够扶正君王的过失啊!生前无法正君,那么死了也无以成礼。我死后,你将我的尸体放在窗下,这样对我就算完成丧礼了。”史鱼的儿子听了,不敢不从父命,于是在史鱼去世后,便将尸体移放在窗下。卫灵公前来吊丧时,见到大臣史鱼的尸体,竟然被放置在窗下,如此轻慢不敬,因而责问史鱼的儿子。史鱼的儿子于是将史鱼生前的遗命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听后很惊愕,脸色都变了,说道:“这是我的过失啊!”于是马上让史鱼的儿子将史鱼的尸体按礼仪安放妥当,回去后,便重用了蘧伯玉,接着又辞退了弥子瑕并疏远他。

当孔夫子听到此事后,赞叹地说道:“古来有许多敢于直言相谏的人,但到死了便也结束了,未有像史鱼这样的,死了以后,还用自己的尸体来劝谏君王,以自己一片至诚的忠心使君王受到感化,难道称不上是秉直的人吗?”相信我们深深地被史鱼和孔子感动着。也更被鲍鹏山先生那浓缩的语言、精当的用词吸引着!

6.作者是怎样阐释“人格理想与伦理责任的分离”的?

师:齐读文章的最后一层(16、17段),进一步体会“黑暗”的内涵。

生:人格理想与伦理责任的分离。

师:作者是怎样阐释“人格理想与伦理责任的分离”的?

生:两个感叹句的运用,让我们读到了世人崇敬的人是在天下苦难面前卷而怀之、闭目养神的隐君子!这种目不关注人间苦难,耳不听弱者呻吟的人物,是饭桶酒囊茶壶甚至权势的尿壶!读起来爽快!

师:抓的切入点很好,这两个长问句让我们读起来爽快!除此还运用了短句,及“告别鲁迅”和“茶壶”周作人这样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让散文的意蕴更丰富。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后人看到将学问作为媚俗的手段是错误的;将与鲁迅的敢作敢为告别是错误的;“泰山崩,黄河溢,隐士目无见,耳无闻”这样的高贵之人是我们要唾弃的。我们不能习惯了黑暗,或适应了黑暗,我们不能因此变得圆滑世故!

三、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品读这篇文章我们是否明晰了该怎样品读散文的语言?

生:我们要研读散文中的字、词,并关注语言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特殊的句式、特定的词语。从而走进大师的心中,与他产生情感共鸣。

师:是的,同学们,读散文是在读文品字,更是在读人。鲍鹏山笔下的孔子:不是一个生而知之、南面为王的圣人,不是被历代统治者所神化所利用的孔子,更不是被政治需要批得体无完肤的孔子,而是摘下至圣光环,有血有肉,有着人性光芒,有着“仁爱”之心的中国知识分子。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的,夫子就这样穿过岁月的风尘,从过去走入现在,也必将还要从现在走向未来。让我们师生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圣人吧!

作业:根据此文,以“我看责任”与“我的责任”为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板书设计: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鲍鹏山

“黑暗”的内涵:(1)孔子生活的时代、诸侯的昏庸无道。

(2)当时人们心灵的迷惘。

(3)人格理想与伦理责任分离,缺少担当。

教学反思:

一、用“已学”带“新知”,力求让学生通过这节课,将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并在本篇散文的品读过程中对其加以印证、强化。让散文的学习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其中,并应用在平时。同时,能用自身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学氛围。

二、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力求准确及时地把握散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深远影响,将接受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三、在语文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即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此课我以散文本身的语言为依托,在完成“黑暗”含义分析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起思维的链条。散文语言的文学性是散文具备审美的一个必要条件,生动的修辞手法、贴切的词语、多变的句式使散文呈现一种内外兼修的美感。而文章本身选取的人物——孔子本身就是个文化内涵丰富的人物,是中国第一座杏坛的创始人,是康熙帝口中的“万圣之师”,更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是世界了解中国的名片。

编辑/李莉E-mail:lili79928@163.com

猜你喜欢
散文孔子语言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