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者”也不能迷

2017-12-22 06:10:46文丨陈金太
遵义 2017年24期
关键词:心存县里旁观者

文丨陈金太

“当局者”也不能迷

文丨陈金太

有这样一个故事:莫言有一个亲戚,每次见到他总是义愤填膺地痛骂当官的,咬牙切齿,怒发冲冠。但是在今年,这个亲戚找到莫言说:“孩子参加中考,离县里最好的中学录取分数线只差5分。咱有钱不怕花钱,你面子大帮忙找找县里的官给学校说一声,让小孩子进重点中学。”莫言听后细想一下,问那个亲戚:“你让我去送钱,这不是让我行贿吗,这不是腐败吗?你不是最恨贪官污吏吗?现在你这样做不是让我帮你制造新的贪官污吏吗?”那个亲戚回答:“这是咱家自己孩子的事,两码事。”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滑稽之举屡见不鲜,作为旁观者时就会正义凛然,刚正不阿的清廉,一副“正人君子”形象。但许多人在为自己办事情时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说人情,打招呼,认为这是在情义之中,感觉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忘乎所以,把旁观者时的言行抛在了九霄云外,这就是“当局者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既对别人约束,也是对自己告诫。我们时刻都要有旁观者清的自觉。在为他人办事事公平公正,不能有私心,一把尺子量到底。在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更要慎言慎行,心存敬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不藏着掖着,把问题摆开来,牢牢抓住不放,狠抓整改落实,件件要有着落;严明党的纪律,监督执纪问责,解决“灯下黑”,打通“中梗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冲破利益藩篱。我们要把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探索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当局者”要换位当成“旁观者”来审视,来反思。是与非,曲与直。有的人就是喜欢充当“旁观者清”的角色,当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时,嘴里念叨的总是贪官的丑恶嘴脸,正义十足。“当局者不能迷”才是人间正道。特别是在涉及自己的利益时,千万不能利欲熏心,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完成好全面从严治党的这张答卷。多问问自己,这件事我这样做,有没有碰“红线”?有没有违规违纪?我们也可以“打开天窗说亮话”,请他人开展批评,让自己清醒和警觉起来。当局者怎么才能清呢?当局者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心存敬畏,永葆初心,说到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反腐败这个问题上没有“两码事”的说法。还堂而皇之的说出这是“两码事”,成为“当局者迷”的笑柄。任何人只要稍加思考,就会明白。这个“亲戚”不是“好人”吗?这位“亲戚”是典型的“两面人”,一面说着铿锵有力的正直语言,一面却迷失自己犯下的“错误”。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学习十九大一定要消除思想上的诟病,知行合一。中国有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反腐败的这条道路上,作为“当局者”千万不能迷失,更要有旁观者清的境界和行动。

猜你喜欢
心存县里旁观者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县里办大学:产业升级与货币产业政策
心存美好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西藏研究(2017年5期)2018-01-30 08:39:00
心存高远 脚踏实地
今日重庆(2017年5期)2017-07-05 12:52:18
陈正元 心存感恩
旁观者,未必清
公民与法治(2016年6期)2016-05-17 04:10:46
关注校园暴力的旁观者
阅读花瓣雨
师徒悖论
智慧与创想(2013年6期)2013-08-27 01: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