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从常态中来
——西城区小学体育教学研讨会在黄城根小学召开
灵动;常态;西城区;教学研讨会
2017年6月16日,“播撒幸福种子,催放心灵之花暨黄城根小学‘灵动从常态中来’体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西城区百年老校黄城根小学官园校区召开。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首都体育学院、西城区教委体卫科等领导,以及300余位体育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教学研讨活动。
此次教学研讨旨在结合课程标准,探讨如何因地制宜、因校特色、挖掘师资特长,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
在课间操展示环节,分别展示了篮球和武术的专项素养培养内容。首先,近二百名孩子组成的方阵随着极具韵律感的节奏拍起了篮球。一会儿单人单球、单人双球,一会儿双人对抗、双人运球互传,体现出孩子们良好的控球能力。而在以三位体育老师为中心的“小团体”练习中,通过低重心、行进间控球和体前变向运球的练习,充分体现出内容难度呈递进式的分层培养。紧接着一百六十多人组成的《旭日东升》武术操方阵上场,由二年级7~8岁的孩子们伴着清晰悦动的节拍,迈着整齐的步伐,四人一排,排排“归一”。武术操的一招一式有模有样。节奏、角度、力度、气势,身眼合一,神形兼备。在武术的专项练习中,长棍、双节棍、朴刀等多种器械同时上阵,同篮球专项一样也打破了班级界限,按照五个能力梯队进行练习。
在课堂展示环节,由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寇晓龙、王裔文两位年轻老师,分别进行了“小篮球左右手交替运球”“武术动作串联——马步与弓步转身”公开课。
在专家点评研讨环节中,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院长陈雁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立等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学生们出色的身体素质、扎实的运动技能、良好习惯的养成,来自于教师们平时一点一滴的言传身教。而教师们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巧妙的教学组织设计、全力以赴的敬业精神来自于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教师们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来自于教研员们的悉心指导和系统培训。希望教师们继续深入教学教法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黄城根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麦峰介绍了学校如何安排体育课程、如何指导学生锻炼、如何定位体育教育的内容、如何让特色体育项目走入课堂的相关内容,实实在在为学生成长带来益处。学校克服城区学校体育场地小、教练师资少等现实问题,开动脑筋想办法。选择容易推广和普及的特色体育项目,比如武术和篮球,用这些安全有趣的方式打开孩子们的课?堂,吸引更多的孩子热爱体育。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体育研修员何雪老师讲道,教师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式来自于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理念。只有孩子们情绪平和感受到幸福,他才能高高兴兴地接受教育。这种幸福快乐不是虚假的,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发自内心洋溢在脸上真情流露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讲,孩子们的愉悦也反映出教师们的情绪也是平和愉悦的。教师们情绪的平和愉悦亦体现出学校领导的人文思想的管理方式。这种从下至上的反应是真实的,是自发的,是渗透到点点滴滴的常态教学中的,不是作秀,更不是表演。
本次“灵动从常态中来”体育教学研讨会展示的特色体育组织形式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不仅为西城区体育教师队伍业务学习、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是对黄城根小学常态体育教学工作全貌的一次良好展示,值得借鉴推广。■
G633.96
D
1005-2410(2017)08-00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