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探讨

2017-12-21 17:50李江张腾芳杨霆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

李江++张腾芳++杨霆

【摘 要】基于小学数学的重要性,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构建人性化教学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学今后重要的建设方向。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构建灵活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数学科目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从而抑制了数学课堂的效率建设,本文就从这些问题出发,分析如何确保数学教学是有价值的、有效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于严谨,缺乏灵活度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以传统教育手段为主的情况,很多教师思想过于正统、严肃,无论是教案还是教学各个环节都计划得有条不紊、面面俱到。这种做法是对的,但是容易产生“物极必反”效果,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学生将一直扮演着被动学习的角色。比如有的教师给出如下问题:“有10名学生打乒乓球,最多要进行几场?”然后教师按照教案思路要求学生们做图或是做表得出结论,学生不能自我支配思维意识,学习成效无法达到应有的水准。

(二)分组学习效率低

分组学习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数学知识的深入与探讨,其方式独特新颖,是调动小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目前其受用率较高。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有些教师没有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分组学习不能完成目标,致使效率低下。比如本节课程学习图形,要求各组利用手中工具制作,结果由于所剩时间无几,学生只能在匆忙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教学效率可见一斑。

(三)缺乏有效的提问手段

教师只有通过提问,才能了解学生在一节课上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何,如果提问的方式、种类更加科学有效,学生的思维也将随之开拓、成长,并且小学生是一个思维敏捷、灵活好动的群体,在提问的激发下,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也是很有可能的。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是问“明白吗”或者“对不对”,很少涉及到“你是如何认为的”这种提问,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起到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强化小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加强教师引导教学作用,是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这一前提下,数学的教学目的内容得以扩展、充实,无论是学生的思索亦或是笔答,都应该与教学目的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数学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感受成长的快乐与艰辛,从而满足现代化教育标准的需求。规划教学目的时,不能“形而上学”、脱离实际背景,必须以学生的个人资质或者是对知识的了解深度做出动态调整,达到个性化学习标准。比如本次教学要求大家了解一下时钟上各个表针的作用,各表针之间有什么联系。有很多学生擅于观察生活细节,指出三个表针分别对应秒、分、时,但是不明白其中的联系。我认为针对这些学生就不能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师需引导学生将指针定位,比如看看秒针走一圈,其它表针是如何运动的。那些对钟表缺乏认知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再加上教师的指点,也能够很快跟上教学进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打开数学这扇神秘大门的金钥匙,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彻底激发出来,还需要教师下一番真功夫。众所周知,数学学科复杂难懂,有些知识内容十分抽象,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很达到这样的水平标准,学习起来并非易事。所以有關教师可将过于复杂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相融合,让一些难度较高的知识点变得易于接受、直接清晰,最终达到效率学习目的。比如本节课程要求大家掌握如何测量角度,教师可挑选一些比较经典常见的角如30度、45度等等,将对应的滑梯图片一一显示,并且问问每个同学最喜欢的是哪一种?通过生生讨论,学生明白了角度不同,滑梯高度也不同,在心中有了一个大致印象,有利于接下来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优化提问环节,注重思考过程

小学生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然而数学知识抽象复杂,再加上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小学生的灵性本质,不利于独自思考解决问题。为此,应重视提问教学环节,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避免注意力太过分散,而且对于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提问也不能太过随意,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资质进行,比如有些学生反应快、认知能力强,则提供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有的同学能力平常,问题的难度就要稍小一些。比如教师为大家播放一段视频,一个小猴坐在轿车上,车轮是三角形的,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认为小猴子现在是什么感受?学生答:小猴不高兴。教师:为什么呢?学生指出由于车轮的关系导致轿车不能正常前行。教师可再次进行设问:那么正常车轮应该是什么形状的?有些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想得出应该是圆形的,然后由教师讲出圆的具体应用。有效的提问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确保教学效率有所提升。

结束语

总之,构建小学数学效率课堂是一项系统性学科建设,还需要相关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水平,掌握现代化教育理念,丰富课堂形式,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提高课堂成效。

【参考文献】

[1]谷传文.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8):68-70

[2]赵庆莉.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吉林教育:综合,2015(19)

[3]董斐.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3):00029-00029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