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霞
【内容摘要】生物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知识覆盖面广、知识较为抽象。要学好这门学科,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时,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这样,学生们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游刃有余。
【关键词】科学思维 探究能力 创新能力
现阶段的生物教学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等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下,广大教师需要深入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探究生物教学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活动,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让他们实现全面的发展。笔者对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展开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借鉴意义。
一、传授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生物这门学科带领我们走向了一个未知的科学世界,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从微观到宏观地去认识这个世界。开展生物个性化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们理解生物知识,还要引导他们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分析问题的习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生长素的发现”这部分内容时,我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引入到了教学中,利用更为生动形象的画面来为学生们演示胚芽鞘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更为直观地观察实验过程,让他们对实验有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了解。然后,我让学生们结合实验过程进行猜想,并且还将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实验并验证猜想。接下来,我让学生们一起讨论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引导他们找出不足之处,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在探讨完善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潜移默化中就掌握了一些科学思想。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讲解知识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引导,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学生们才能将知识学“活”,才能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利用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性学习环节。但是,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就忽视了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背景下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探究性学习机会,还要从学生、教材、生物教学特点等方面着手,为学生们精心设计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因为探究的过程必然会遇到问题,所以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以此来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在讲解“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这部分内容时,我巧妙地为学生们创设了问题情境,带领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生物知识。首先,我让学生们思考“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因素”这个问题。学生们经过短暂的思考,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接下来,我为每个小组设计了不同的任务,并引导他们设计探究性实验,选取其中一个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接下来,我让学生们进行“组组交流”,并且,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结合不同的影响因素设计问题,让他们总结出一个完整的探究方案。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也提出了相应的问题:是否温度越高,酶的催化作用越强?底物充足,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是否成正比呢?等等。我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点拨,为他们指明探究的方向。最终,学生们在探究中理解了新知,并且他们的思考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重视实验的开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核心素养,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有义务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能力,而组织学生开展生物实验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个性化教学中的实验不同于传统的实验,教师需要让学生成为实验活动的主体,鼓励他们打破常规,让他们敢于多方位地思考探究问题,利用实验去验证结论。这样,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教师需要灵活地运用教材,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主设计实验,比如“设计制作小生态瓶”实验时,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假设,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选取自己喜欢的小植物。这样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接下来,不能忽视总结反思的环节,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过后,容易忽视这一环节。总结反思是对实验过程的升华,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总结反思过程中,教師要帮助学生找出实验中的不足,肯定学生实验中的亮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总之,生物知识虽然琐碎、抽象,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挖掘教材信息,深入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提高,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慧敏. 教师推进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践[J]. 基础教育研究,2017(09).
[2] 王玲. 浅谈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1).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