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
【摘 要】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往往忽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采用“一刀切”“满堂灌”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潜能得不到挖掘,个性得不到发挥,创造力得不到发展,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呢?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索创新;个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0-0085-01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表现在小学语文的具体教学中,就是要实现个性化教学,突显小学生的个性,客观对待学生的差异,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他们的独立人格。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个性化教学策略两方面,就小学语文的个性化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必备的专业素养
1. 宽广的包容心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常常上课开小差、不认真完成作业,很多老师会因此通过罚站等一些惩罚性措施来管理班级,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对于这个年龄层的学生而言,疏导比处罚更为有效。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内心情感,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鼓励他们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并且在课堂上和学生多进行沟通和互动,消除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隔阂和陌生感,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鼓励和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2. 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的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的意识就越强烈,越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教师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前提。
3. 个性化的特色教学
小学老师的工作量大,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老师都选择简单、稳妥的统一模式教学,课堂气氛沉闷、死板,久而久之,小学生在学习上变得被动、懒散。新颖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虽然会花费老师巨大的精力和时间,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更富有思想和独立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具体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几点:
(1)立足于科学理念的指导。学生不是实验品,个性化教学必须要慎重而稳妥地推进,切不可过于激进冒险。
(2)时时开展沟通和交流工作。在开展个性化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将自己的设想、目标、具体操作步骤予以解释说明,取得学生、家长和学校等诸方面的理解和认同,获得最大限度的配合和扶持。
(3)找准个性化教学的突破口。学生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
(4)个性化教学的自信和自省。个性化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意见,这时候老师要自信而不动摇,还要不断自我反思,虚心听取意见,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提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一名优秀的老师不光要教授学生书本知识,还要通过探索和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量,即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出适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时,为了帮助不同的学生理解和感受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笔者即兴在课堂上安排了一个小剧场,让几个平时个性非常内向的孩子扮成鸟,让课堂表现活跃的学生扮成游人,将最后一段的场景表现出来:“小鸟”刚开始有些别扭,但慢慢地,他们开始张开翅膀飞翔,不断跳跃着、喜悦地追逐着。这里要求“游人”们不能打扰小鸟,所以他们只能拍拍手。小剧场让平时安静的学生动了起来,让平时爱动的学生安静了下来,他们很快适应了这种节奏,演得有模有样,而且在之后的学习中,那些内向的孩子开始尝试着和同学们交流学习了。
2. 强化学生个性化的课外知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材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老师灵活运用资源,将课堂教学和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让他们能接触和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与时俱进,多推荐一些个性化、趣味性的读物给合适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阅读,从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丰富课外積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提升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能力
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养成独立的思考习惯,探索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思维方法。此外,老师也可以布置开放性的题目,使学生在独立完成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在差异性面前,教师必须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创造型人才。
(编辑:杨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