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林
摘 要
帮助新生尽早适应初中新生活,是初一新班主任的必修课。实践中,采用鼓励信任、任务驱动、关注需求、营造氛围的方法对助力新班级建设收效明显。
关 键 词
准初中生;班级管理;建班策略
准初中生指小学已毕业,即将升入初中,但还未正式成为中学生的群体。这是一种过渡性称谓,这一时期的学生即将步入新的班级,在度过一个轻松的暑假后,学习上往往会出现松懈的情绪。初中相比于小学而言,学习内容的难度、强度都有所增加,学习方法策略也与小学有较大差别,相当一部分准初中生在新学期开学后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生活,是初一新班主任的必修课。而新班级建立前的暑假,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真空期,班主任正好可以利用这一时间段做好建班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对学生、家长的基本情况做好详实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辅导方法。
一、鼓励信任,融洽家校关系
在建班前期,班主任应当与家长、学生做好沟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为家长进行科学指引。比如,笔者利用假期时间,建立了班级Q群和微信群,在群里给学生布置了一些简单的衔接性作业。开学前,准初中生还将接受军训,不少家长对学生第一次离开家庭进入集体生活表达担忧。为此,我主动联系学生与家长,叮嘱他们做好军训前的必要準备,鼓励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当学生和家长有疑问时,我及时做好答疑解惑工作。经过这一沟通交流的过程,班主任就会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树立起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敬业形象,不仅有助于家校双方互信关系的建立,还为日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任务驱动,激发学习动机
从长远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精神,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是学生日后学习生涯的动力与源泉[1]。从调查结果看,相当多的准初中生还不具备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多喜欢玩手机,而英语学习偏弱的现状,笔者投其所好,采用从易到难的任务驱动策略,鼓励学生下载自主学习英语的软件,如“少儿趣配音”“英语趣配音”“百词斩”等。这些APP里面有小学英语教材和课外拓展词汇,学生可对照教材进行录音。录音完成后,分享到班级微信群中,老师对录音进行试听、点评并将完成情况登记在册。刚开始,学生不是很积极,于是我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任命积极性较高的孩子为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录音活动中。之后,学生每天都能坚持录音,老师则在录音分享过程中给学生点赞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慢慢地,录音分享成为了一种习惯,学生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可见,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老师的智慧。首先要“投其所好”,考虑到准初中生大多习惯用手机的实际,与其“堵”,不如“疏”,指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其次,多采用赏识教育,巧妙采用学生中流行的点赞评价方式,对积极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鼓励,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其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三、关注需求,着眼特殊学生
对特殊学生的教育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同样可以从准初中班级建设开始。初中生活对小学生活相对“失败”的特殊学生来说,无疑是新的机会、新的开始。例如,新班级中有一位学生由于父母离异,变得很叛逆,甚至还威胁家长说要退学。家长很无奈,在微信中向老师求助。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在QQ上和学生保持沟通,鼓励他在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后,将学习成果分享出来。同时,我也叮嘱学生父母,让他们为孩子点赞。一开始学生的态度很抗拒,既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也不听老师的劝导。面对这种情况,我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耐心鼓励学生。最终,学生将英语录音分享到了朋友圈,父母随之通过点赞的方式鼓励、关注孩子。渐渐地,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积极起来,还在QQ上给我留言说:“老师,谢谢您!现在我明白了,父母分开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可这并不代表他们对我的爱会比从前少。”在建班工作中,对于此类单亲家庭的孩子,班主任要特别留心,做好前期的辅导和接纳工作,使其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
四、营造氛围,弘扬班级正气
良好的班级氛围能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正能量,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师生还未见面的暑假,彼此分享假期学习、生活的心得或照片,能让学生在未谋面时就对新班级产生期待感。例如,家长在带领孩子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可在微信群中分享心得体会,供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参加家务劳动的学生,可以将劳动的心得与同学分享。正能量是由生活小事积攒而成的,在班级榜样的引导下,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修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由此营造班级的良风正气。
尽早介入对学生的班级生活指引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始,它能帮助新班主任快速熟悉班级,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由此,能让班级管理工作实现平稳的过渡和衔接,激发准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其初中学习生涯打下良好基础,使他们在正式开学后,能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03.
(作者单位:广州市蓝天中学
广东广州 510260)
责任编辑 余志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