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娟
一个月内,我们接连学习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我突发奇想,到初三阶段,学生已经储备了不少文言常用词语,也具备了一些语感,何不带他们用文言写一回作文呢?想象着学生们跃跃欲试又苦思冥想的样子,我心里暗暗兴奋。果然,当我宣布用文言写作时,班上喧哗一片。学生们笑着嚷嚷,太难了。于是,我拿出自己写的“半成品”投影给他们看:
孙飞鹏者,雨中九三班学子也。人如其名,善飞。某日晚辅课余,忽从窗户飞出,立于窗外围栏处。师惊愕,欲叱之,见其又于窗外飞入,端坐课桌前。一出一入皆为转瞬,悄然无声,并未扰及他人,师摇头叹息,无奈作罢。不想,近日,鹏又将语文课本飞至走廊,而立门前嗤笑。师大怒,命其奉课本,高举于首,恭敬曰:“课本小友,吾对你不住也。”连说数遍,方令其归位。
学生们边读边笑,那个叫孙飞鹏的男生也有点不好意思。我说:“这是老师写的,还没写完,同学们帮忙提供点素材好不好?”
“他爱喝可乐,所以牙黑!”“他上课爱打瞌睡!”“他喜欢打篮球但很少投中!”听着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揭短”,我笑着摇摇头:“不要互相伤害啊!你们看,黑板报不是孙飞鹏出的嘛,字多漂亮!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接着,我请学生们自由组成三人小组,选择班级某位老师或同学,用文言创作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于是,一场冠名为“文言写作三人行”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蔡启鸣、蒋文豹、谢伍三位学生想写历史老师胡继军。胡老师是他们心目的男神,颜值高,幽默风趣,博士。他们决定先共同写个开头,然后每人写一件事,串联起来。
胡继军者,雨中初三(3)班历史老师也。其形貌昳丽,每有微笑挂于面庞,头顶一撮白毫鹤立鸡群,可谓万里无一,颇具与众不同之感。先生博学多才,上通乾坤,下晓地理,吾辈无不望洋兴叹。
(蔡启鸣)
继军者,吾等史学教师也,其身长八尺,形貌昳丽。自小额头上生一小撮白毛,状如麦芒。与吾等关系甚好,每相逢,其必击吾股。 (蒋文豹)
胡继军者,九三班人师也,执教历史。其人形貌昳丽,修七尺有余,发若犁耕,且有白发一撮,常面带微笑,卷其书攥于手中。 (谢伍)
在此次尝试的文言文写作中,他们都先介绍了胡老师的身份,关注到他外貌最突出的是额头有一撮白头发,并简洁地交代了他的性格特点,但也出现了用词不当的问题,如“望洋兴叹”“万里无一”;语言啰唆的问题,如“颇具与众不同之感”可写成“颇为与众不同”;丈量不准的问题,到底是“七尺”还是“八尺”等。最有趣的是,蒋文中“击吾股”一句,蔡和谢不解,蒋说:“打我的屁股啊!”蔡和谢狂笑不止,说:“‘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没学过吗?‘股是‘腿好不好?”
经过讨论,最后他们合成了这样一个开头:
继军者,雨中九三班历史老师也。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额上小撮白毫,状如麦芒,与众不同。其人博学多才,通晓古今,深受吾等喜爱。
吴慰艳、周庆晨两位同学写的是好朋友马诗涵,她们各写了一个事例。
诗涵虽贵为女子,其邋遢甚矣。好食,尝偷食于课堂,其声清脆有力,却无师察之。每带食至校,皆置于抽屉,一片狼藉,故师谓其鼠穴也。
(吴慰艳)
诗涵因善绘画受老班提携,黑板报乃诗涵等人出也。画风精美,构思大胆奇特,其中一只红鲤更是生龙活虎、活灵活现,见者无不夸之。
(周庆晨)
此次的文言文写作所使用的两个事例有正面也有反面,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最好先抑后扬,既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又显现作者对她的态度。当然,瑕疵在所难免。如虚词使用不当,如“其邋遢甚矣”中的“其”可以省略。
除此之外,其他各小组也讨论得如火如荼。第二节课的时候,大部分创作已具雏形,我请他们派代表上台展示。学生们既对写作对象——班级老师或同學的故事感兴趣,又对写作语言——文言文表达感到新奇,因此听得格外认真。他们边听边评价,而写作者也根据建议改进完善。我要求他们课后继续对已经写好的文字进行精心地修改。
第二天,作文课继续,学生们自信满满地展示了自己小组的文章。吴慰艳等三人的作文是这样的:
马诗涵者,雨中九三班宣传委也。修六尺有余,发如墨染,时常双眸含笑,古灵精怪,人称“马大姐”。
诗涵贵为女子,然邋遢甚矣。好食,每带食至校,皆置于抽屉,食时抛洒滴漏,一片狼藉,故谓之鼠穴也。嗜睡,常睡于课堂,神游九天,时坠深渊,久而难醒。或有人惹其发怒,其必曰“滚”,声如洪钟,势若母狮,令人不寒而栗;然师问其于课堂,其支支吾吾,声若蚊蝇,判若两人也。
虽异,然其书得娟秀之字,一笔一画皆恰到好处;作得灵动之画,一图一景皆精美绝伦,甚美。吾班三年黑板报均为诗涵等人绘。其画风精美,构思奇特,近日绘一红鲤更是活灵活现,有立跃龙门之势,见者无不赞赏有嘉。
噫!诗涵者,吾班之奇人也。
文章虽短小,人物刻画却颇为传神,语言也比较通畅,既有正面的善绘画,又有反面的邋遢嘴馋,立体而诙谐,学生们听后都鼓掌叫好。在大家轮流朗读之后,我也出示了自己文章的后半 部分:
元旦将至,班级板报焕然一新。醒目者,为红鲤跃龙门,寓学业有成也;美观者,为竖版文字,笔走龙蛇,刚劲有力。书写者谁?飞鹏亲笔也。师见书写与其素日草书大相径庭,赞其集体主义精神有嘉,遂送绰号“写字委”也。
或曰:“飞鹏喜睡,上课亦好小憩,然则天气渐冷,常醒而抱怨冻死吾矣!”某日语文课,学友们为愚公移山或搬家而辩,宋公竟妄自揣测老愚单纯之意,解其移山实为挖矿,旨在发掘金石以求升官发财也。众人笑而异之,曰其脑洞大开。忽鹏声自前排传来,铿锵慨然:“愚公等人‘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并非图谋异石也!汝勿主观臆断耳!”众大喜,眼前现愚公勤恳之状貌,与意合,杂然相许,谓飞鹏“神补刀”也。宋公将欲言,终亡以应。盖飞鹏小憩,实为假寐,心系学习哉!
庄子有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鲲鹏展翅,一飞冲天。孙父为子命名乃取其意乎?足见希冀之深也。愿飞鹏同学铭记亲恩,不负众望,敏而好学,勤且志坚。他日定能扶摇直上,翱翔青云,成吾大中华之栋梁也。
学生们听后热烈鼓掌,飞鹏同学好像也受到了感染,精神一振。后来,我们又把作文做成电子稿,发到了班级QQ群里,家长们欢欣鼓舞,任课老师看到自己的“小传”,也颇为高兴。
这次文言写作活动持续了近一周,学生从畏惧到尝试再到完善,可谓“渐入佳境”。我想,吸引他们的至少有三个方面:写作的对象是师生,有趣味;写作的语言是文言,有挑战;写作的形式是合作,有支撑。其中,最能激发他们潜力的莫过于写作语言的变化。平时大白话写惯了,突然要文绉绉地使用文言,的确有难度,很多学生为寻找一个恰当的词语和句式绞尽脑汁,大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但是,当经过反复琢磨、修改,最终使表达准确流畅的时候,他们又很欣喜。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们感受到了文言的韵味和美感,也深感运用文言之不易,对古诗文的学习又增添了兴趣。
其实这之前,我自己也没有文言写作经历,写的时候同样很纠结:写什么好呢?如何表达更简洁呢?可以说和学生经历了一模一样的过程,因此对他们的种种心理感同身受,在与学生交流时便有了共同语言。我一直认为,教学生写作文,教师最好自己先写一写,这样就更能了解写这篇作文的精要所在,指导起来就更有针对性。这样的下水作文,对于教师自己来说是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示范,更多了一份亲切。
[注:本文为南京市“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部编本教材视野下的作文层级训练研究》(批准号:L/2016/294) 课题成果。]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210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