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眼光

2017-12-21 23:02谷文文
艺术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性他者

摘 要:作为改革开放刚开始进入中国的第一批美国人之一,柯珠恩以“他者”的身份参与进了中国的艺术发展,并以“他者”的眼光观察和记录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中国艺术。她的经历和“他者”的身份使之在观察中国的艺术时带有政治性和异域期待视野。

关键词:柯珠恩 他者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中国早期当代艺术 政治性 异域情调

柯珠恩原名Joan Lebold Cohen,中国美术界常称之为科恩夫人,是较早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美国艺术史学者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柯珠恩成为最早一批来到中国的美国人之一,也是最早记录那个时期中国当代艺术萌芽状态的西方学者。她的采訪文字以及图像资料的记录和其之后在美国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推介都对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走出国门、之后逐渐产生国际范围的影响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当代艺术整体上的批判性以及与世界艺术市场的连接都是其主要特征,亦是在当代中国艺术领域独树一帜的元素,而后者在今天看来与来自国外的个人力量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一是指当代艺术的被选择性推介;二是指由个人所推动的加入艺术市场的进程。柯珠恩恰恰是最早推介中国当代艺术的那个人,也是开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美国对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热的人。她不仅仅是当代艺术的研究者,而且是“在场”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后来一些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学者都多多少少以此为参照和研究基础。虽然发展到今天,当代艺术市场化受人诟病,但那个时代的柯珠恩作为学者和参与者,她又是抛开市场的,这让柯珠恩的身份不同于一个纯粹的收藏家。作为一个“他者”身份的观察者和参与者,她对中国早期当代艺术的观察和参与带有较为明显的政治性和异域期待的视野,而这与她自身的经历和时代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柯珠恩于1932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954年获得史密斯学院艺术学士学位,而后在加州的伯克利攻读艺术史专业硕士。她一直从事的工作都与艺术、摄影有关,且先后在波士顿的美术馆学校和塔夫茨大学任教。可以说她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所学与所从事的都是与艺术有关。她与中国艺术结缘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据其本人所述,五十年代她在波士顿的一个博物馆学校讲授艺术史,当时一直对中国古老的文化非常感兴趣,苦于没有机会来中国研究。她的丈夫孔杰荣(Jerome Alan Cohen)是哈佛大学法律专业的教授,恰好得到一笔资助能让他来中国做法律方面的研究。柯珠恩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于是毫不犹豫选择了中国艺术这个研究方向。

1963到1964年,柯珠恩一家因为工作关系搬到了香港,那个时期由于中美关系和国内政治局势都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他们不能够来大陆。一直到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局面,柯珠恩夫妇抓住了机会来到中国。那个时期虽然她想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当时的艺术家,但“文革”的特殊时期使她的想法不能够实现,那个时期她到中国见不到一些当代的艺术家们,只能去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拍摄一些中国古老的文化遗产,由此形成了其《今日中国及其远古宝藏》一书的基本材料。直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访美成为其又一次来中国的机遇。这一次她在中国呆了两年多,尽其所能接触当时的艺术家和美术工作者,了解中国当时的整个艺术情况①。

从其来中国的经历可以看出,柯珠恩夫妇一直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七十年代早期美国有意改善中美关系,希望有关的美国学者更多地了解中国,而这很多的中国问题的学者基本由那些有着大学教职或研究机构职位的学者们所构成。她的丈夫孔杰荣作为研究中国法律问题的美国专家,非常希望能够实地到中国考察研究中国的法律及其他中国问题,这也是当时肯尼迪政府的意愿。柯珠恩作为其家属,也一直跟随。她没有做一个普通的随行家属,却拿起了相机,致力于收集中国当时有关艺术的图像材料。不仅如此,她还通过官方的和私人的关系结识了众多中国当时的艺术家和美术工作者,亲自登门拜访、采访他们。从目前她捐赠的档案情况来看,那个时期她触及到的艺术家范围极广。纵向来看,她的记录涵盖了当时老中青三代艺术家;横向来看,不仅有体制内的艺术家和美术工作者,还有民间社会上的一些业余美术爱好者如“星星画会”成员。虽然她后来撰写的《新中国绘画1949-1986》包括了建国后到1986年的几乎所有当时存在的艺术样式和重要艺术家,但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部“断代史”性质的专著,这种叙事和包容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其当时对中国艺术的报道和后期的活动来看,她本身对于当时艺术风格和艺术家的推介是带有选择性的。

首先在其《新中国绘画1949-1986》中,除了对于历史时段的划分采用了政治事件为节点之外,艺术家的介绍主要以瓦萨里的《大艺术家传》式的写法来组织,不同的是所写的艺术家全部是中国那个时期当时在世的。她尤其对艺术家在“文革”中的经历感兴趣,把一些有插队经历、受“文革”经历影响艺术道路的艺术家们的故事都做了详细的记录②。这是当时英语世界里第一部介绍中国当代艺术全貌的专著。另外,在其当时发表在英语杂志上的文章中,她像一名艺术记者一样写她在中国看到的一切艺术现象和艺术家。但这种选择也是带有政治视角的,她写到的内容包括当年的机场壁画项目、袁运生机场壁画裸体形象事件、介绍了一些当时对苏氏画法有个人突破的艺术家如袁运生、陈逸飞、陈丹青、谷文达、艾未未以及“星星画会”、“同代人”的艺术家等等,并对当时的美术教育形式、博物馆功能、美术创作与政策的关系、整体艺术发展突破都做了详细的报道和作为“他者”角度的评价③。这些内容对于那个年代的艺术家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话题,但对于一个来自不同文化和体制下的“他者”来说,她除了好奇之外还有对于不同体制下的艺术现象特征的敏感。这在其之后的访谈和跟她有关接触的艺术家们的回顾中都有所谈及④。柯珠恩于1981年夏离开中国,回国后于1982年联系其母校波士顿的史密斯学院共同策划了“描绘中国梦:建国三十年中国美术”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主要参与展览的艺术家是她在中国认识的艺术家和后来来美国的艺术家,如袁运生、陈逸飞、仇德树、陈丹青、白敬周、张宏图等⑤。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在改革开放之后首次大规模在美国亮相,影响较大。由于她的丈夫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当时受邀请参观这次展览的有波士顿政府的人员,后来此次展览又被邀请到波士顿的市政厅展出。展览在波士顿获得的影响力使得它又于1983年来到纽约的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

除了受自身经历和家庭环境影响让她带有作为“他者”的政治视野,柯珠恩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观察也带有一个国外艺术史学者和艺术爱好者的异域期待。除了从政治的角度观察中国当代艺术中突破“文革”模式的元素,她也从历史的维度观察突破传统技法和风格的艺术家。因此在当时的国画艺术领域,她发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创作的风格和手法的艺术家,如上海的仇德树、孔柏基、陈家泠等。1979年的北京机场壁画项目也是其关注点之一,机场壁画项目的作品中有很多人物形象都是变形的,有的受到敦煌壁画风格影响。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个例子是她回到美国后推出了“云南画派”。从其收集到的“云南画派”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来看,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画面形象趋于抽象或者变形,色彩也极为丰富。柯珠恩认为“云南画派”的出现是“文革”后“中国绘画的一次文艺复兴”,因为其风格融合了有着古老历史的敦煌佛教壁画的艺术风格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地方特色。这个“复兴”在她看来不仅仅是与“文革”美术样式相比较而言的,它更是其古老中国艺术的一种代表,充满了西方文化对于古老中国文化的异域想象。这一点柯珠恩在其《云南画派》一书中有极为直接地表述:“他们创造出一种融合了中国与国际元素的新风格,让中国和西方的观众都极为欣赏”⑥。“云南画派”推出后的影响就是在八十年代后期的美国刮起一股“中国民族画风”——一种受“云南画派”影响的、画在高丽纸上的重彩画⑦。这种流行更加说明了柯珠恩和当时美国画商的眼光。

究其当时在中国艺术领域的选择性推介和发现,也与其本身所受的艺术史教育和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她所处的时代已经是欧洲当代艺术在美国受到本土挑战、美国当代艺术已经独树一帜地开辟了不同于欧洲现代派的另一类风格的时候,波洛克、德·库宁、约翰·凯奇、劳申伯格这些美国艺术家已然成为代表美国当代艺术的大师级人物。柯珠恩对于中国画领域如仇德树等人的推崇多多少少受到“美国式”艺术创作理念的影响。仇德树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创作的“裂变”系列就有很强的“实验性”;而陈家泠的国画具有中国“书法式”的抽象意味;“云南画派”艺术家的作品中所包含的抽象、变形、重彩元素更具有“自由式”绘画的影子。更不用说她当时总结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各个地方已经开始发生的民间的艺术团体活动,如四月影会、星星画会、无名画会、同代人、草草社、春草堂、野草画会等一些具有当代艺术萌发意味的艺术创作,她拍摄的一些艺术家当时的情况、他们的作品以及展览情况都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重要资料,她对于这类艺术的敏感和选择性推介对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融入国际当代艺术圈子起到一种导向作用。

中国当代艺术在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在西方占有一席之地和产生较大影响并不是偶发现象和一蹴而就的。这离不开改革开放初期国内艺术家“走出去”的自我努力和那些像柯珠恩一样来中国认识、发现、推介当时处于中国早期的当代艺术的外国人。由于这种来自西方的“他者”眼光,使得“被选择”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政治意味”和“中国元素”的体现更为明显。

注释:

① 谷文文《科恩夫人的“中国缘”》[OL],2017-4-23, http://mp.weixin.qq.com/s/qBPnX6bLbe8Tp1V4VmJ-vw

② Joan Lebold Cohen, New Chinese Painting 1949-1986[M].Harry Arams, Inc. New York. 1987.

③ 参见Joan Lebold Cohen发表在杂志的文章,如:Peking Airport's Controversial New Murals[N], Wall Street Journal, Aug 29, 1980.; Chinese Art: Flowering in a Springtime Chill[N], Wall Street Journal, Feb 27, 1981.; Chen Yifei: The Yellow River wasn't Red Enough[J], ARTnews, summer, 1980. Learning to Paint in China[J], ARTnews, summer, 1980.

④ Interview Transcript, Joan Lebold Cohen, Interviewer: Jane DeBevoise, 2009-10-30, New York.

⑤ Joan Lebold Cohen(Curator), Painting the Chinese Dream: Chinese Art Thirty Years After the Revolution, Smith College of Museum of art, Northampton, Massachusetts, 1982.

⑥ Joan Lebold Cohen, Yunnan School: A Renaissance in Chinese Painting[M], Fingerhut Group Publishers, Inc., Minnesota.1988.

⑦ 王受之《關于云南画派的一点回忆》[OL],2012-10-2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abb490102fdvk.html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猜你喜欢
政治性他者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嵌入与功能整合:社会组织党建的“政治性-社会性”二维分析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网络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性理的转变
女性主义视角下《武媚娘传奇》的解析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政治性翻译中的“中国特色”——“翻译的政治”必然性的认知阐释
出版物中与港澳台相关的政治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