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疼痛病人中的应用

2017-12-21 07:53:40
实用老年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癌痛病房规范化

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疼痛病人中的应用

董景文莫永珍王峻

目的建立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的各项护理措施、流程和制度,研究规范化护理模式对老年肿瘤疼痛病人的疼痛治疗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住院老年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成规范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用简明疼痛调查表和疼痛护理记录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调查病人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规范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和疼痛缓解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老年肿瘤疼痛病人为对象的应用实践表明采用规范化的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癌痛; 规范化护理; 老年人; 生活质量

2011年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11)43号”文件掀起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热潮[1-4],无痛是病人的一项基本人权,这一理念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本研究以住院老年肿瘤疼痛病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规范化的护理模式对病人疼痛治疗的影响效果,以期促进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建设,降低病人疼痛程度,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住院的60例老年肿瘤疼痛病人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为:(1)住院肿瘤病人;(2)年龄≥60岁;(3)预期寿命3月以上;(4)意识清楚,愿意参加研究。排除标准为:(1)存在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的病人;(2)非肿瘤性疼痛(如骨折、胃肠穿孔等)的病人。根据入院情况、医生诊断和调查问卷,将满足纳入标准的60例老年肿瘤疼痛病人按性别、年龄段、病理类型及疼痛程度尽可能均衡的原则进行分组,其中30例纳入对照组,另外30例纳入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本研究均经对象知情同意,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收集病人一般情况,包括人口特征学因素,如姓名、性别、年龄等,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因素,如病理类型、症状、确诊时间、肿瘤分期、治疗方式等。采用我院在创建“江苏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过程中所制作的“疼痛护理记录单”记录病人相关信息、疼痛情况、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和用药情况以及病情发展等。依据简明疼痛调查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将疼痛分为3类:感觉类、情感类和评价类,包括了有关疼痛原因、疼痛性质、对生活的影响、疼痛部位等,并将这3个因素分别量化,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0~10级)描述其疼痛程度,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评估时让病人自己(或护士协助)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的数字。本研究用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的比值R来评价疼痛治疗护理的效果,定义如下:治疗后与治疗前疼痛比值R<0.2为完全缓解,0.2≤R<0.5为部分缓解,0.5≤R<0.9为轻度缓解,R≥0.9为无效。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研制的、用于测量个体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的国际性量表,包含了个体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个人信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其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调查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情况。

1.2.2 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为实现“江苏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创建,参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2011版)”和《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4版)[5],制定本院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的各项措施、流程和制度。在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采用调查问卷和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在8 h内完成对病人的全面疼痛评估。对于确认为癌痛的病人,建立疼痛档案。止痛的实施有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方式,分别为运用WHO“三级止痛阶梯”原则使用止痛药物,采用心理干预或物理措施,如冷敷、热敷、理疗、针灸、按摩等。在癌痛治疗过程中,做好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观察疼痛发作情况,动态评估疼痛程度、性质变化。在病人出院后,邀请病人填写调查表,建立随访信息。

1.2.3 实施方法:2组均按照WHO提出的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由管床护士负责相应的护理,疼痛专职护士只参与疼痛的评估、问卷调查和护理效果评价。试验组实施规范化护理,按照所制定的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即由评估、告知、观察记录、健康宣教、随访组成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癌痛评估贯穿各阶段。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一般情况比较 病人年龄60~90岁,试验组平均年龄(73.56±12.1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73.02±11.97)岁。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性别、疾病诊断和入院时疼痛程度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癌痛病人一般情况比较(n,n=30)

2.2 2组病人干预前后疼痛改善情况比较 试验组以及对照组病人的疼痛评分在治疗后都有明显的改善(P<0.001)。治疗后的试验组疼痛均分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加明显(P=0.020)。见表2。治疗后试验组疼痛缓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4),见表3。

表2 2组病人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分,n=3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病人疼痛缓解程度比较(n,n=30)

2.3 干预前后2组病人生存质量比较 入院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体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9)。治疗后,2组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分都有明显的改善(P<0.001)。治疗后2组间的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见表4。

表4 2组病人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分,n=3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3 讨论

对于老年晚期癌痛病人的治疗,不再以治愈或延缓其死亡为目的,而应控制病人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以减少其身心方面的痛苦,进而改善其在有限的生存期间的生活质量[6-8]。

老年肿瘤疼痛病人的护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医疗、护理、心理、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护士作为疼痛评估和护理的主要执行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规范化护理制度的制定和流程的实施,是有效减轻病人疼痛的程度并改善病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创建“江苏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背景下,我院实施了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使医护人员的疼痛知识教育和培训常态化,癌痛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和出院随访制度化,癌痛的评估、护理和治疗流程规范化。其中“无痛病房护士职责”和“癌痛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明确了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各项职责,规范了对癌痛控制的护理行为。在本院的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实施中,首先是加强对医护人员关于癌痛知识的培训教育,如编制癌痛规范化治疗医生和护士手册,组织院内培训、专家讲座,按科室需求选派医护人员外出学习交流等,以上措施使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有了显著的提升。其次是对病人及其家属加强癌痛健康宣教,以各种形式如海报、三折纸、小贴士、讲座等增强病人及其家属对癌痛的认知。

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的建立和规范化护理流程的实施,一方面提升了护士的癌痛管理知识和护理水平,规范了癌痛控制的护理行为,另一方面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癌痛治疗的认知度和用药依从性,降低了病人对疼痛治疗的顾虑和疼痛的程度,这两方面都有利于病人的疼痛治疗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病人的疼痛情况得到了更好的控制,更好地帮助病人及其家属减轻痛苦,改善压力。研究中虽然2组生存质量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试验组均分比对照组高了3分,提示试验组生活质量有提高趋势。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可能提高研究效率。

[1] 夏菊玲, 张晓毅.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的护理实践及效果[J]. 吉林医学, 2014, 35(5):1060-1061.

[2] 乔惠.无痛病房开展及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对癌性疼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D]. 南方医科大学, 2012.

[3] 刘高明. 某肿瘤医院护士癌痛专科护理培训效果研究[D]. 中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2012.

[4] 杨珍凤. 无痛示范病房的管理与成效[J]. 当代护士, 2013, 9: 28-29.

[5] 彭刚艺, 陈伟菊. 护理管理工作规范[M]. 4版.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1:1-306.

[6] 洪乔军. 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心理痛苦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D]. 安徽医科大学, 2012.

[7] 万琼.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伴抑郁焦虑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13, 19(22):159-160.

[8] 吴艳红. 循证护理对肿瘤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 20(10):1181-1183.

Applicationofstandardizednursingmodelforcancerpaininelderlypatients

DONGJing-wen,MOYong-zhen.

SchoolofNursing,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29,China;

WANGJun.

DepartmentofOncology,JiangsuProvinceGeriatricHospital,Nanjing210024,China

ObjectiveTo construct the nursing measures, processes and regulations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model for the patients with cancer, an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model on pain manage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umor pain.Methods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andardized nursing model,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Brief pain inventory, pain nursing records and WHOQOL-BREF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ResultsThe scores of pain and the degree of pain relief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sThe practice of the standardized nursing model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could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i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cancer pain; standardized nursing; aged; quality of life

江苏省干部保健专项资金科研课题(BJ13017);江苏省省级机关院级课题项目(LH201202)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董景文,莫永珍);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肿瘤科(王峻)

莫永珍,Email:moyongzh@sina.com

R 473.73

A

10.3969/j.issn.1003-9198.2017.12.026

2017-07-20)

猜你喜欢
癌痛病房规范化
输尿管瘘并发盆腔脓肿误诊癌痛1例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商周刊(2017年23期)2017-11-24 03:24:09
便宜的病房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8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