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晔雯
嘉兴话古微母字今读差异分析
丁晔雯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部分嘉兴城区(指南湖区、秀洲区)的居民进行了田野调查,考察了嘉兴话中18个微母字的当前读音情况,发现微母字老派读m的,新派(趋向于读v,老派读v的,新派有读成u的现象。
嘉兴话 微母字 今读差异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普通话的推广,各地方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为不同年龄段的人,方言使用频率,方言水平,方言发音等都有所不同。嘉兴话属于苏沪嘉小片,俗称“嘉兴闲话”,嘉兴市区近年来外来人口急剧增多,嘉兴人面临的语言环境不再是原本单一的方言环境,嘉兴话也因此发生了不少变化。本文以嘉兴话中的微母字为主要调查对象,分析探讨嘉兴话微母字的新老派差异。
钱乃荣先生80年代调查嘉兴话(钱乃荣《现代吴语研究》),其中的中古微母字的记音如下:
表1 中古微母字对应的老派嘉兴话读音(钱乃荣记录)
然而,随着人口的流动以及普通话的强势影响,通过对微母字进行再次记音,我们发现微母字的读音较80年代又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读m的字数减少,读v的字数增加,v进一步读为u的现象明显。
设计调查词表的原则是: 词表尽量选择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或俗语,以原有方言词语为主。一些由普通话进入的词汇,本文也酌情选取,这样可以将含有所调查字的原有方言词和普通话进入词进行比较,以便考察原有方言词与普通话进入词语的不同可能对语音变异产生的不同影响。具体如下:
闻(闻到)、网(渔网)、文(语文)、无(无法无天)、味(味道)、未(未来)、晚(晚上)、万(一万)、袜(袜子)、问(问一问)、微(微小)、物(动物)、亡(死亡)、雾(起雾)、武(武功)、吻(亲吻)、尾(尾巴)、忘(忘掉)
本次调查我们主要针对生长在南湖区、秀洲区,且从未在外地生活过一年以上时间的地道嘉兴城区人进行抽样调查,以年龄为主要划分依据,选择了30个发音样本,老年人(60岁以上)10名,中年人(30-60岁)10名,青年人(16-30岁)10名,其中男性10名(33.3%),女性20名(66.7%)。受访者的文化程度分为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小学5 个层次。职业领域分为学生、工人、服务行业人员、退休老人等等。
考虑到有的发音人不识字或者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也为了能够记录更加自然真实的发音,所以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尽量避免让发音合作人直接读词表的做法,而是采用引导和间接询问的方法,从而使发音人在发音过程中尽可能避免紧张情绪。另外为了防止发音人发音时进行类推导致不能真实反映语音变异的情况,所以我们把在普通话中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打乱顺序进行调查。本文标音一律采用国际音标宽式音标,一般行文中不再加方括号[ ]标示。
表2 老派具体字发音情况(微母字)
下面是老派具体字的发音情况统计表。表格说明:表格中,我们给出了具体的例字,例字声母的读音,读该读音的人数及其百分比,以“袜”为例:“袜”的声母 共有10个人读m,读m的百分比是100%;没有人读v,读v的百分比是0%;没有人读u,读u的百分比是0%。下文分析中派、新派的表格体例仿此,我们不再进行说明。
从表2可以看出,“网、袜”100%读m,“问、忘”90%读m ,“尾”80%读m ,“味”60%读m,“闻、亡”30%读m,“吻、微”10%读m,“文、未、万、物、雾、武、无、晚”从不读m;“文、未、万、物、雾”100%读v ,“武、吻”90%读v,“无”80%读v,“闻、微”70%读v,“亡”50%读v,“味、晚”40%读v,“尾”20%读v,“袜、网、忘”从不读v;“晚”60%读u,“亡、微、无”20%读u,“忘、武”10%读u,“袜、网、问、尾、味、闻、吻、文、未、万、物、雾”不读u。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以上的字,“网、袜、问、忘、尾、味”保留古代m读音的概率较大,“文、未、万、物、武、吻、无、闻、亡、微”等字,老派读v读音概率较大,“晚”“亡”“微”“无”“忘”“武”等字读u,尤其是“晚”字,60%的人发u,而“亡、微、无、忘、武”等字发u的比例在10%-20%左右。与钱乃荣先生的调查相比,发u的字数变多了。
表3 中派具体字的发音情况(微母字)
表4 新派具体字的发音情况(微母字)
从表3可以看出,“网、袜、忘”100%读m,“问”90%读m ,“尾”80%读m,“味”70%读m,“亡”60%读m,“闻”40%读m,“未”20%读m,“吻”10%读m,“文、万、物、雾、武、无、晚、微”从不读m;“文、万、物”100%读v ,“吻”90%读v,“无、味、雾、武”80%读v,“闻、晚”50%读v,“味”30%读v,“尾”20%读v,“网、袜、忘、亡”从不读v;“微”60%读u,“晚”50%读u,“亡”40%读u,“雾、武、无”20%读u,“闻”10%读u,“网、袜、忘、问、尾、味、未、吻、文、万、物”从不读u。
从数据可以看出,保留m读音概率较大的,与老派一样,还是“网、袜、忘、问、尾、味”等字,并且与老派相比,保留m读音的概率更大一些。通过分析发音人的基本资料,我们发现老派中部分人在退休前从事大学教师、校内务工人员等需要使用普通话的行业,部分人是社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一定程度上受到普通话影响,且多数老派发言人的普通话是因工作和交流需要学会的,在发音的过程中,他们会更努力地向普通话靠近,而中派则是从小学习普通话和嘉兴话,没有不会使用普通话的自卑感和学习普通话的迫切感。因此,与老派相比,中派在m声母的发音方面,保留地比较完整。声母为v读音概率较大的,是“文、万、物、吻、无、味、雾、武、闻、晚”等字,与老派相比,读v的字数没有发生变化,仍为10个字,但是百分比明显下降;声母读出现u的字是“微、晚、亡、雾、武、无、闻”等7个字,与老派相比,不仅字数有所增加,所占百分比也有很明显的上升。例如 “亡”“微”两个字,在老派中,“亡”字有2人读u,百分比为20%,而中派有4人读u,百分比上升到40%;“微”在老派中也仅有2人读u,百分比为20%,在中派中却有6人读u,百分比上升到60%。与老派相比,读m的百分比略微上升,读v的百分比有所下降,读u的百分比又有所上升。
从表4可以看出,“网、袜、问、尾、忘”100%读m,“味”90%读m,“亡”70%读m ,“闻”50%读m,“吻”20%读m,“未”10%读m,“文、物、雾、武、万、无、微、晚”不读m;“文、物、雾、武”100%读v,“万”90%读v,“无”80%读v,“微”20%读v,“晚”10%读v,“网、袜、问、尾、忘”不读v;“晚”90%读u,“微”80%读u,“未”40%读u,“无、亡”20%读u,“万”10%读u,“网、袜、问、尾、忘、味、闻、吻、文、物、雾、武”不读u。
从数据可以看出,保留m读音概率较大的,仍包括“网、袜、问、尾、忘、味、亡、闻”等字,与中派相比,新派保留m读音的比例略微有上升。通过分析发言人基本资料,我们发现,新派发言人多数在孩提时期与祖父母一起生活,发音较为老派(十多年前老派发言人受普通话影响并不明显),且与v读音相比,m读音较容易保留浊音。保留v声母概率较大的,是“文、物、雾、武、万、无”等字,与中派相比,新派保留v声母的字数明显减少;新派中读u声母的,有“晚、微、未、无、亡、万”六个字,与中派相比,新派读u声母的概率明显增加,最明显的是“微、晚”二字,中派中“微”字读u的有6人,百分比为60%,新派上升到8人,百分比为80%,中派中“晚”字读u的有5人,百分比为50%,新派则上升到了9人,百分比为90%。说明新派微母字的发音受普通话影响程度更深。
以上我们采用社会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对30名生长于嘉兴秀洲区、南湖区,从未在外地呆过较长时间的嘉兴城区人微母字的读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钱乃荣先生的调查、我们调查的老派、中派、新派微母字的发音都有差异,其中,口语常用的字,如“网、袜、味、忘”等字,变化不大,有时个别新派或中派的发音,可能还更多地保留m的读音,口语中不常使用的字,读为v或u的越来越多,应是受普通话影响,其中新派最为明显。这与发音人所处语言环境息息相关。新派的发音人多为学生,学校教育及学生日常交流过程中多使用普通话,只有在家中与父母交流,才可能使用嘉兴话,新派几乎长时间处于普通话语言环境中。中派多为服务人员,由于工作要求也多使用普通话,但在工作中也可接触到嘉兴话使用人群,因此受普通话影响并不像新派那么明显。而老派多为退休老人或者家庭妇女,受普通话影响较小,但也有部分发音人在退休后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因此,发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普通话影响。(指导老师:王艳红)
[1]毕聪,吴小艳,陈安祺.嘉兴城区话声母、韵母变异[J].现代职业教育,2017(3).
[2]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俞 光 中 .嘉 兴 方 言 同 音 字 汇[J].方 言 .1988(3):195~208.
[4]钱乃荣.当代吴语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5]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M].2004年第2次印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0.
[6]李姝姝.大同城区浑源方言[n]声母向[揲]声母演变的社会语言学调查与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1(4):57~61.
[7]郭骏.溧水“街上话”声母变异分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2):74~80.
[8]苏向红,柏建华.嘉兴方言声韵调之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23~31.
[9]孟万春.语言接触与汉语方言的变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2):141~145.
嘉兴学院文法学院)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61035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