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分析

2017-12-20 23:54李纯海
魅力中国 2017年46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内涵高中语文

李纯海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培育路径

高中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对拔高语文综合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具有积极意义,而作为高中生必备的核心素养,则可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得以有效落实,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可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创作能力以及思维扩展能力的目的,促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基于此,为了使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教学得以有机融合,思考核心素养实质内涵与培育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概述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是顺应教育发展潮流而诞生的创新型教育理念,并且迎合社会发展对教育创新需求,最早于2011年在美国《P21共同核心工具包》中被具体提出,至此推行发展至全球,在该文件中指出创新与创造、信息处理能力、合作与交流、媒介素养、通信技术素养、批判思考与问题解决、适应性、自我导向、灵活应变能力、跨文化素养、领导与职责、主动性以及创作等品格均属于核心素养指标,而高中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旨在通过语文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素养,可见“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当今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应顺应教育发展需求,结合学生本体对教育的需求,从而探究出科学高效的核心素养培育路径,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可有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1]。

二、分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意义

通过高中语文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理解与思考辩证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理解以及写作是基本的教育内容,需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掌握学习理解等能力,这与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基本相同,因此通过高中语文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理解与辩证思考等能力;其次,通过高中语文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利提高教育质量。受新课改教育理念创新发展要求,促使当今语文教育已然无法停留在传授书本知识、提高考试分数等层面,而核心素养则为语文教育创新发展开辟了新思路,为高中语文培育路径提供了新理念,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

三、思考通过高中语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受传统教育理念理念影响,致使当今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以教师为主体,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机械教育模式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的现象,致使学生无法有效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导致本就晦涩难懂的语文知识在缺乏交互性的语文课堂中,并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在趣味横生的课堂中达到教育目的,从而使学生有效融入到科学高效的语文课堂中,从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营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在进行《致橡树》的教学时,可以组为单位鼓励学生进行情境朗诵比赛,并评比出朗诵比赛第一名,从而使学生在具有竞争性的语文课堂实践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以及奋勇拼搏精神的目的。在落实情境朗读比赛过程中,学生们为了集体荣誉会创想出许多新奇的想法,如有的学生会通过配乐的形式让朗读更具感染力,而有的学生则会在朗诵过程中配上沙画以及舞蹈等形式,使得朗读更具观赏性,促使语文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的等核心素养,同时符合新课改对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需求[3]。

(二)通过“三段式”教学法高效落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所谓“三段式”教学法主要是将教师将课堂有机分为“阅读、理解、练习”三个部分,通常情况下阅读时间依照文章长短以及难易程度控制在五至十分钟之内,为了使阅读过程更具成效,教师会在阅读前向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从而使学生阅读质量得以保障,而“理解”部分则为课堂教学主体时间段,教师主要通过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从而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需求,在理解教学结束后,则为“练习”阶段,依照学生主体学习需求安排练习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巩固学习内容的同时,可有效提升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荷塘月色》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生字、段落大意以及中心思想,同时对理解起来存在难度的部分进行标注,以便在理解教学时可及时反馈给教师。其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并总结问题的过程,就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在练习阶段教师会针对学生阅读理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有效的规划练习内容,从而使学生可有效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4]。

(三)通过文化传承提高核心素养培育效果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化形式,在承载文化内涵的同时,可有效反应科学价值观与文化理念,为奠定高中语文教育文化基础具有积极意义,也只有具有传承性的语文课堂,才可使核心素养教育更具科学性与实效性。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懂得在课堂上有机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思维在传统与现实的碰撞中得以激蕩,并思考语文学习的目的与文化传承的意义,为培育学生科学向上的核心素养提供有效方法[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促使当今教学模式有了极大的创新与变革,其中在教育过程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不仅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推动学生朝着个体发展需求方向得到科学发展,从而使学生具有极强的核心素养,同时为学生创新与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齐泽宏.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阅读教学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17(2):63-65.

[2] 姜春林.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考试周刊,2017(47):81.

[3] 李勤.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转向[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9):8-12.

[4] 王晋敏.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10):36-37.

[5] 龚婷婷.从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选录的古诗文篇目看“诗教”的现实意义[D].湘潭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内涵高中语文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