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与个人情商的关联性研究

2017-12-20 21:42方芳周玲
文教资料 2017年2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情商

方芳+周玲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愈加激烈,显然高智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情商已成为人才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本研究基于全国范围内22所高校的调查问卷数据,运用EXCEL数据透视表描述性统计和SPSS软件关联性统计的研究方法分析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情况和情商情况,探究先进性和情商是否具有关联性,据此得出相关结论及党建活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员 先进性 情商

一、引言

2017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重视提高情商(思想纵横)》[1],提出“不能稳定控制情绪是党员、干部身上反映的常见问题,这其实是情商不够高的一种表现,不仅影响党员、干部自身成长进步,而且不利于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干事创业。党员、干部做好实际工作,不仅要有较高的智商,而且要有较高的情商”。因此,抓好高校学生党员的情商教育,研究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与情商之间的关联性显得尤其重要。

为了研究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和情商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实证调研与数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调研、搜集22所高校的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关联性分析手段,衡量并进一步分析党员先进性与个人情商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最后根据相关结论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同时为高校后续党建活动的开展提供创新参考意见。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分析

(一)问卷设计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体现在“了解自身情绪(自我意识)、情绪控制、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这五个方面[2]。我们针对上述衡量情商的五个指标,在了解被调研者基本信息的基础上,从党员先进性和情商两个维度设计问卷,主要设置客观分析与情景分析两类题型,力求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单独分析出调研样本党员先进性情况和情商情况,通过SPSS关联性方法组合分析出党员先进性和情商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设:H0: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与情商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关联性)。

(二)样本分析

为了分析我国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和情商的关系,本次调研在全国七大地理区①范围内选择22所高校作为调研样本。在调查的高校中,综合类10所(占45.5%)、文科类5所(占22.7%)、理工科类2所(占9.1%)、财经类2所(占9.1%)、农林医药类3所(占13.6%),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数据在学科特点上的代表性。

就样本量的地区分布而言,其中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中地区的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东地区的中国药科大学样本量较大,占比分别为36.5%、24.3%、31.3%(共占全部样本92.1%)。

本次问卷针对高校学生党员对象,在22所高校发放电子问卷,为期一周,有效回收共400份,调研样本对象主要为本科生(128人)和研究生(241人),博士生样本(31人)也有较少涉及。出于提高本科生党员问卷回收率的考虑,本科生主要投放对象为大三、大四学生,因为大一、大二学生党员的覆盖率要低于大三、大四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则每个年级均有分布。

三、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部分笔者主要运用EXCEL数据透视表,通过问卷相关问题的答案分别分析党员先进性情况与党员情商情况。

1.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情况分析

笔者根据问卷中针对“党员先进性”问题的选项设置及反馈情况,将党员的先进性程度进行级别划分,依次分为:非常具有先进性、具有一般先进性与先进性较落后②。

通过EXCEL数据透视表,统计不同先进性程度的党员人数,可以发现,被调研样本党员中,大多数(69.5%)均表现出一般先进性(选择最具有先进性选项的个数为2个~5个)。在非常具有先进性的81人中(选择最具有先进性选项的个数为7个),本科生16人、研究生65人、博士生3人,在总体样本中研究生层面占比最高。另外,还有10.25%的党员先进性较落后(选择最具有先进性选项的个数为1个),党性觉悟偏低。

基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推测我国高校党员中具有突出先进性的占比不大(约为五分之一),这部分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教育活动的重点对象。先进性表现为一般的党员占据主要比例(约为五分之三),这部分党员是高校党员教育活动的突破对象。笔者认为,应该让先进性明显的那五分之一学生党员带动先进性一般的学生党员,然后共同影响先进性较落后的学生党员,共同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先進性觉悟。

2.高校学生党员情商情况分析

笔者仍运用EXCEL数据透视表,针对衡量情商的五个指标(自我意识、情绪控制、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统计发现仅有16人具备高情商,在上述五个指标中都表现突出。低情商的有50人,剩余样本均表现出情商一般,大多在问卷中反映出“情商不高,但不会使自己陷入窘境”的现象。

正如人民日报对“重视提高情商,学会控制情绪”的呼吁,同样问卷回收结果在情绪控制方面也呈现出较具代表性的结果,以两个典型问题为例:

问题一“你是否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二“你会因为流言蜚语而生气吗?”。两组结果显示,被调研对象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控制自身情绪,但能力不强,可以预测:当有突发或重大事情发生时,大多数人无法应对自如,多少会出现惊慌、焦躁等情绪。情绪控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摸索。成为一个优秀的情绪管理者,就向高情商的党员跨出了实质性步伐。

基于上述单独对党员先进性和情商的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在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情商教育,着重关注学生的情绪控制方面,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或实训活动增强学生对自身情绪的掌控能力,成为自身优秀的情绪主宰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党建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据关系分析endprint

本部分主要运用SPSS软件分析先进性与衡量情商五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1.数据量化

为了简化分析操作,笔者首先根据问卷回收结果将数据量化。将判断党员先进性问题和情商高低问题的答案,按照先进性、情商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赋予3个量级,依次赋3、2、1分,求出每个调研对象的先进性、情商五个指标和情商得分(7个数值都为均值),数据表(部分)如下表所示:

以上表中调研对象1的先进性评分为例,具体说明。问卷中判断党员先进性的问题设有5个,对象1在问题“你经常积极参与各项课外活动吗?”中选择“经常”,为该题中最具有先进性的选项,则赋值3分(若选择“偶尔”则赋2分,选择“很少”则赋1分)。其余4个问题:“你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吗?”、“发现做错事后,你会深入反思吗?”、“假如你是班长你会主动表现积极带领同学吗?”、“进入任务今日畢,你是这么做的吗?”的赋分同理可得,最后计算5个问题的均值,即调研对象1先进性得分为计算得到的均值。

2.结果分析

笔者通过SPSS软件分析先进性和情商之间的关联性。首先,分别单独绘制先进性与衡量情商五个指标的散点图,判断是否有交互作用。

(1)先进性与自我意识

上述散点图中大部分数据点都集中在一定区域,仅有少数数据点“脱离”整体数据较远,总体而言数据集中度较高,反映出先进性与自我意识具有正的弱相关性。通过右边数据可以直观发现:先进性与自我意识的相关性系数为0.454(**),说明先进性与自我意识呈现出明显正相关。Sig值为0.000小于0.01,则拒绝原假设,认为先进性与自我意识存在交互作用,具有正相关性。

通过分析发现先进性与情绪控制、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这四个指标之间结果存在相似,故不再赘述。

就理论上的逻辑推导关系而言,先进性与衡量情商的五个指标均表现出正相关性,则可以说明党员先进性与情商呈现正相关。为具体说明两者的相关程度,笔者针对情商数值,仍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散点图绘制,得到如下数据:

(2)先进性与情商

假设H0:先进性与情商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关联性)。

从图2可以看出,仅有五个数据偏离整体数据较远方向,整体数据呈现出正的强相关性。表中的相关系数为0.538(**),两者确实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Sig值为0.000小于0.01,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先进性与情商存在交互作用,具有正相关性。(**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EXCEL数据透视表的单独分析,笔者发现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层次较为分明,主要分为先进性突出、先进性普通与先进性较落后三个层次,其中先进性普通的学生党员最多。同时,运用EXCEL数据透视表笔者发现高校学生党员个人情商现状有待改善,就情绪管理角度而言,学生党员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控制自身情绪,但能力不强,尤其面对突发情况或重大事件时,大多数人无法应对自如。

通过SPSS分析软件,笔者发现先进性与自我意识、情绪控制、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这五个衡量情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依次为0.454(**)、0.451(**)、0.353(**)、0.366(**)、0.463(**),均表现为明显相关性,其中先进性与处理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情绪控制这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要强于自我激励与识别他人情绪这两个指标。而先进性水平与个人情商水平的SPSS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相关性系数为0.538(**),具有明显正相关性。

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相关建议:

(一)先进性层次影响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较为明显的先进性层次问题,应该发挥不同层次先进性党员的不同作用。由先进性较为突出的党员带头影响先进性普通的党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旨在提高大部分党员的先进性。在整体水平提高后,共同带动小部分先进性较为落后的学生党员。笔者认为应该将这样积极的层次影响逐步渗透至高校学生党员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先进性教育与情商教育结合

上述分析表明,高校党员先进性与个人情商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因此,高校在进行党员教育时,不应该将两者独立,应该互相渗透。在先进性教育中融入情商教育,使其相辅相成,在先进性中体现高情商,在高情商中反映先进性。笔者认为可以将结合教学的重点放在先进性与自我意识、情绪控制和处理人际关系上,以培养高情商的先进学生党员为最终目标。

最后,笔者就围绕先进性和情商相关性的党员教育活动提出一些实操性强的创新建议,具体如下:

1.专题教育活动——引入情景模拟

当前高校的专题教育活动,大多均采用一本正经的PPT汇报或者影像学习形式,效果欠明显。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时,不妨引入情景模拟法。

具体而言,以情商教育专题活动为例,高校可以将受教育对象按专业分组,每组设想一个或多个可以反映情商问题的情景,通过表演的方式将问题抛出,可以自己组内提供解决办法,也可以寻求场外解决途径。通过情景模拟法,实现寓教于乐,让受教育者置身于情景中,通过引发共鸣达到教育目的。生动的教育,往往是让受教育者自己思考应该怎么做,而不是由教育者告知你应该怎么做。

2.先进事迹报告会——鼓励平凡、方法多样

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形式不应该拘泥于名人名事的个人汇报,高校应该鼓励更多普通党员学生,可以自告奋勇地分享自己一些不平凡的小事或大事。基于当前的信息手段,现场汇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要求,可以通过海报展出、宣传单传播、广播站分享、校园贴吧发帖、新浪微博更博及各种社会活动的方法实现,以此更好地践行我党群众路线的具体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达到党员教育目的。

3.讲座——迭代教育

首先,高校通过讲座形式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笔者认为今后应该融入“线上线下”方法,体现迭代教育。如可以建设高校党建活动APP,可分为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情商教育两个模块,设置不同教育题材以配合大学不同阶段的教育。党员教育讲座可以通过该APP实现直播或重播,不强求学生一定要现场签到学习,笔者认为,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应该以签到作为捆绑条件。

其次,网络平台可以设置一定的弹幕区,方便党员之间随时互动交流,这是现场讲座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毕竟随时打断讲者实属不礼貌的举止。此外,党员教育虽然对象为党员,但是对于非党员学生同样也有机会接受同等教育,“线上线下”的方法,既可以保护学生隐私,又可以创造、全面的教育环境,是实现迭代教育的重要抓手。

注释:

①中国七大地理区:华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南、西北。

②先进性的7个问题中均选择最具有先进性选项的为非常具有先进性;选择2个-5个选项的为具有一般先进性;选择1个及以下的为先进性较落后。

参考文献:

[1]谢非.人民网.重视提高情商(思想纵横)[EB/OL].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 - 06/12/nw.D110000 renmrb_20170612_2-07.htm,2017.6.12.

[2]廖成莲.试析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1(19):9.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情商与党员先进性——试论雷锋的先进事迹与情商”(2013SJDFDY110)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情商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篆刻
低情商的6个原因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新时期下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及管理策略研究
高校党员践行先进性的方式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