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玲
【摘要】基于减少情绪污染的渴望,本人用了一学期时间进行环保教育植入应用文写作课堂初步试验,结果有了更多的新发现。
【关键词】环保教育;植入课堂教学;情绪污染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40-02
试验动因:一种渴望,减少情绪污染
幽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能引起人们愉快的良好情绪;文化枯萎环境脏乱则容易导致人们厌烦愤怒的消极情绪。“情绪污染”是指在坏的情绪影响下,造成心情不畅的氛围。[1]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大多数人的疾病往往会从不良的情绪、失衡的心理中产生,情绪污染会导致许多疾病的产生。当今环境污染一方面换取的是经济增长,客观上会对促进幸福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而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又切实降低了人们生存环境的舒适程度,容易引发居民心理上的不满[2],环境污染是造成情绪污染降低人们幸福指数的重要原因之一。
起初是基于减少情绪污染的渴望,尝试环保教育植入应用文写作课堂,试验后有了更多的发现。
环保教育植入应用文写作课堂试验实施情况与分析
一、实施情况
(一)实施对象:笔者所教的六个班级
(二)实施时间:2014-2015年下学期
(三)实施策略:使用我校董事长黄玉林主编的《应用文写作》教材,选择讲解演讲稿、计划、建议书和倡议书文种时有计划地渗入环保教育。策划和组织演讲比赛。布置作业。设计期末考试试题。
说明:演讲比赛:采取各班自愿报名的方式,有14人报名演讲,实际上台演讲的有12名,实际到场学生有48名,在与学生沟通后选择了一个午休时间在教室里进行比赛。
许多研究者研究大学生学习风格常用问卷调查法,我认为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布置任务的方式最能被大多数学生接受,也最能真实反映试验的效果和结果。此次试验作业任务是:一次要求以环保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一次要求针对学校实训基地拟一份环保设想。期末试卷试题要求以环保为主题写一份建议书。
(四)实施结果
1.图示作业和试卷收集情况,将六个班分别命名为A、B、C、D、E、F班。
2.文字阐述:整个试验过程中减少情绪污染非常重要,它是保障试验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我的做法主要是:一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對学生,二是抓好课堂纪律,形成较好的氛围。因此能取得以下效果:
在演讲比赛上,气氛热烈,每一位选手上台时,台下观众都热烈鼓掌并大声地喊加油;全班大多数演讲稿作业和试卷书写比较工整。但是,大多数学生写的内容是从网上复制。演讲时,只有一位选手临场发挥,结合身边事,从地上捡起一大片纸屑谈自己对环保的理解和认识。另有一位选手仅仅谈一个问题:水的污染,比较深入地谈自己的思考。其他人的演讲稿作业都是包罗万象罗列人人皆知的环保建议或者倡议,比如:少开汽车,不用一次性筷子,少用塑料袋。
交上来的环保设想作业中有一小部分人写成观后感。不过大多数人还比较能够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设想。有一份作业内容分三部分,先分别列出自己眼中看到的实际情况中的优点和缺点,判断比较准确,再另起一行提出建议,针对性强,比较可行。可惜,不是我要求的作业内容。还有两份作业和它一模一样。试卷情形与作业情形基本一致,大多数字迹工整但内容是从网上复制,只有四位学生针对自己的宿舍楼写建议书,内容大同小异。
二、试验实施结果分析
(一)喜欢复制是高校学生一大特点。这种习惯大多数人认为不良风气。不过,也可能导致这样一个不错的结果:社会倡导的环保举措,学生普遍能做得到的,便能被许多人进行“复制”,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好习惯,比如随手关水龙头,高校是一个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他们的良好行为应该能为社会注入一种健康风气,从而影响大众行为。但是,学生普遍做不到的,便会成为摆设,比如:少用塑料袋等成为摆设久已,但这样的倡议还在继续。这对改变不良行为没有什么作用,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之风气。
(二)从众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政府、高校以及其他部门应当重视有效的环保举措的收集和研究工作。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收集答案。
(三)活动组织效果组织人营造的氛围情绪很重要。演讲比赛由我一人策划并主持;大多数班积极参与,只有F班班风懒散,学习委员工作也不积极,提醒了多次也没有收集作业交上来。
参考文献
[1]陈倩,防止情绪污染,科学时代[J],1995年,第6期,20.
[2]郑君君等,环境污染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7月,第68卷第4期,066-073.
[3]中共中央宣传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2015年,123.
[4]中共中央宣传部,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M],2013年,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