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淑梅
【摘要】环境问题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备受世界关注。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是培养其环保意识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展开探讨,提出几点实施建议,旨在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促进环保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环保教育 初中语文 教学活动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50-01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时刻践行环保理念,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与思想品质的目的。初中语文中的多篇课文都涉及到环境保护的内容,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向学生灌输环保知识,提升其环保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以下就笔者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所收获的点滴经验进行分享。
一、有效运用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渠道,教师应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时机,将环保教育巧妙地渗透其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环保观念,使其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并付诸实践。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并围绕环保的主题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向学生发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环保意识,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环保的队伍之中[1]。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教师还可以在写作训练中渗透环保教育,如向学生展示一些环保题材的漫画,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并在思考的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完成一些环保题材的小论文,从而实现写作训练与环保教育的双重效果。此外,课后练习也能融入环保教育,教师可以设计与课文相关的主题研究,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困难,将多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小组成员间也可以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阿里山纪行》这篇课文时,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对文中描绘阿里山风景美如画的语句展开分析,如“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使学生体会潭水的清澈,并向学生发问:“同学们见过这么清澈的潭水吗?”“这样才能让我们身边的水质都像文中描绘的这么清澈呢?”从而引出环保的主题,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将阿里山的潭水、天空、森林与身边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对比,从而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产生环保意识与危机意识,并倡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环保理念。
二、深度解读,从文本中挖掘环保素材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涉及到环保的课文,为此,教师应重视对其中的环保知识进行挖掘与解读。尤其针对环保专题的单元应进行充分讲解,挖掘文本中隐含的环保观念与意识。将含蓄抽象的表达转换为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从而是学生体会作者的用意,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对于隐性的环保内容教师应加强引导,注重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关注,提高其对生态环境的警惕性。
在学习“人与环境”这单元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借助该主题进行环保教育。以其中的一篇课文《都市精灵》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现代都市高楼林立,已很难在城市中看到鸟雀,现代文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对自然界的生灵予以保护,进而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精灵”入手,引入主题,例如向学生发问:“同学们在校园或小区里见过哪些精灵呢?它们的生活环境如何?”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即“人类社会在进步,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如何呢?”从而使学生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化学生的环保观念。与此同时,教师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我们同在一片天空下的鸟兽是城市的灵魂,都市因为它们的存在而有了长久的生命力。”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动物、尊重与爱护自然的意识。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作为语文教学的宗旨,素质教育既要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要重视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将内外教学相结合,更为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较丰富,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图书馆内的图书资源进行资料的收集,将报刊杂志中关于环保的美文进行收集,摘抄优美的段落语句;在班级内播放相关的环保教育视频,通过观看人物专访、经典环保案例等感受地球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环保工作的巨大贡献[2]。此外还可以展开环保征文比赛、主题演讲,环保广告设计等形式渗透环保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走访调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状况,了解人们对环保的态度。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合,最终将学生实践的成果制作成一本环保手册,以供学生进行阅读。
此外教师还应结合与环保相关的节日进行环保教育,如世界森林日、世界湿地日、植树节等。教师应积极地把握这些环境教育的时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从而丰富并充实节日内容,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人文品格[3]。
四、在朗读中渗透环保教育
作为语文学习的中要手段,朗读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与课文的情感共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收获环保知识,提升环保素养。在进行诗词朗诵时,学生能够体会诗歌中描绘的美好景象,通过古代的环境与现今的环境对比,进而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在诗人描绘的美好图景中感受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愉悦之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促使其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散文、诗歌等因富有音乐美与节奏感,深受初中阶段学生的喜爱。学生在阅读散文或诗歌时能够通过其优美的语言感受到其中描绘的情景,通过朗读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引发情感共鸣,体会文字中的自然情怀。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意识到为了让这样的壮观景象一直存在,必须要保护自然环境。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将诗词中展示的景象呈现给学生,广袤无垠的北国雪景,意境开阔,显示出诗人雄伟的气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化静为动,将连绵的丘陵与群山描绘得气势磅礴,富有动感。学生在朗读时能够在字里行间体会自然景观之美,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自然之美,并以实际行动来保护身边的环境。
五、结语
开展语文教学时应善于对环保内容进行挖掘,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将课文与环保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课文中认识自然,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将健康积极的环保理念根植在学生心中,为推进环保教育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占芬.谈环保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9):62.
[2]钟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中学时代,2014(06):133.
[3]严深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原则和途径[J].考试周刊,2014(62):42.
[4]黄素晶.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J].新课程学习(下),2013(0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