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典故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2017-12-20 16:10吕肃肃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牡丹亭

摘 要:本文以《牡丹亭》汪榕培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译者主体性在人名典故翻译中的发挥。《牡丹亭》中人名典故使用的特点有:人名典故在典故使用中占多数;人名典故多出现于人物对话中;人名典故连用情况较多。结合人名典故使用的特点和译者主体性,本文提出在翻译人名典故时,应从读者、阐释者和译文作者三个方面对人名典故进行分析,并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牡丹亭》 译者主体性 人名典故

一、引言

《牡丹亭》是我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最为得意的一部作品,沈德符曾评价道:“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汪榕培,2001:18)。《牡丹亭》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其文字优美,内涵丰富,修辞多样。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牡丹亭》有四个舞台演出版本在维也纳、巴黎、罗马、伦敦、旧金山相继上演,引起了西方观众的兴趣(汪榕培,2001:22)。《牡丹亭》中有100多个典故,典故翻译的优劣对传播这部作品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译者主体性与典故翻译

传统译论一直以“原著中心论”“作者中心论”等来严格要求译者恪守“隐形人”规则,消除自身在语言及文化转换方面的操作痕迹,忠实完整地传达原著所有信息(仲伟合、周静,2006)。在我国,译者的文化地位一直被边缘化,被视为两种语言的转换器。但事实上,译者是整个翻译活动的主导者,也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和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文化转向》以及斯皮瓦克、韦努蒂和尼南贾纳等人翻译成果的引进,翻译研究的视野扩大了,西方译学界开始关注翻译主体性的研究(侯林平、姜泗平,2006)。目前,译者主体性是中国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不少学者在专著中对译者主体性作了专门论述,如:吕俊、侯向群(2001),刘宓庆(2001),胡庚申(2004)。

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屠国元,2003),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核心是“翻译主体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许钧,2003),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2003)。译者的文化意识是发挥译者主体性进行翻译活动的前提,应与译者的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并列,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文化意识。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有阐释学视角(刘畅,2016;屠国元、朱献珑,2003)、顺应论视角(王颖频,2015)、生态翻译学视角(刘国兵,2011)和概念整合理论(金胜昔、林正军,2016)等。

前人对古诗词和小说中的典故翻译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如:顾正阳(2004)、廖杨佳(2013)和孙易君(2007)。仅有少数学者关注中国古代剧本中的典故英译,如:刘珊(2015)、黄采苹(2010)和杜丽娟(2012)。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如:欠额翻译(褚雅芸,2000、李莉,2006),译者的翻译取向(廖杨佳,2013)和功能对等理论(曹丽娟,2014)等对典故翻译策略做了一番深入探讨与研究,笔者试将其概括整理为直译或音译、直译加注释和意译三大策略。前人对典故英译的指导思想可总结为两种:第一,显化和隐化。不指特定人物时,典故翻译可以采取“显化”处理;典故体现诗人情感时则宜“隐化”处理,保留其形象(葛珊,2013)。第二,“诠释性化入”。典故翻译应当化隐为显,化繁为简,使解释的语言符合译诗的韵律和节奏(李瑞凌,2016)。但当采用显化和隐化思想指导典故翻译时,过多使用隐化会使译文不被目的语读者所理解;过多使用显化就会使译文不够地道。对所有典故都进行诠释性化入处理,则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译者主体性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识的发挥,为典故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更能够凸显典故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人名典故

(一)人名典故

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出处的词语”(李瑞凌,2013:116),是原作者为增加原文本的文学色彩从古代故事或古书中引用而来。典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形象,有着鲜明的民族和文化色彩。典故可分为事典与语典(袁世全,1999)。前者指典源有故事情节的典故,典源多为神话、历史故事等,后者指某人或某书首次创造或使用,后人相袭用的词句,典源多为文献或名作。典故按内容又可分为文化典故、历史典故和文学典故(刘珊,2015)。

本文涉及的人名典故是指文学作品中引用的指代人物的人名、官职或外号等,可指虚构或真实存在的人物,與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有关。人名典故的理解对读者的文学素养和背景知识有较高的要求,读者只有与特定的语境或情境相联系,才能理解典故内涵。

(二)《牡丹亭》典故的使用特点

1.《牡丹亭》100多个典故中大约有65个人名典故。这些人名典故涉及中国多个朝代,其中春秋与汉代的人名典故最多。这些人名典故所指代的人物所在年代距今较远,典故来源也较为生僻,许多汉语读者不一定理解,这为翻译增加了难度。

2.《牡丹亭》中的人名典故多出现在人物对话中。人名典故连用情况较多,往往以对偶形式出现,如“不闻弄玉吹箫去,又见嫦娥窃药来”。或者有三个连用的情况,如“小娘子画似崔徽,诗如苏蕙,行书逼真卫夫人”。人名典故中涉及的不仅有人名,还有官职或外号,如“歌的好。说与他,不是邮亭学士,不是阳羡书生,是本府太爷劝农。”

(三)《牡丹亭》人名典故的作用

《牡丹亭》中的人名典故多出现在人物对话中,用来表达观点和愿望,描述、评价人或物。

1.人名典故的使用能简明扼要地表达说话人的观点和愿望。如《牡丹亭》中杜丽娘之父杜宝写信给李全劝说他归顺宋朝,引用了“陆贾”和“庄蹻”两个人名典故。前者以口才出众传世,后者的后代归顺朝廷,杜宝仅用了六个字“凭陆贾,说庄蹻”,表达了他劝降招安之意,言简意赅,内涵丰富。endprint

2.人名典故的使用能形象地描述评价人或物。柳梦梅在拾到女主角杜丽娘的自画像时赞扬她“画似崔徽,诗如苏蕙,行书逼真卫夫人”。句中的这三位女子分别在画、诗和书法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柳梦梅把杜丽娘和她们相比,赞扬她才貌兼备。

四、《牡丹亭》人名典故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译者主体性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译者需要表现出三种文学身份的能力,即读者、阐释者和作者(文学再创造者)(查明建、田雨,2003)。

(一)作为读者的主体性

译者在作品理解阶段,需调动其文学审美能力,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品达到视域融合,从而更好地完成文本構建。

(1)彭殇真一壑,吊贺每同堂。(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译文:Long life,short life,a grave contains them all;

For weal,for woe,the guests meet in the selfsame hall.

例(1)是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在杜丽娘死后向杜丽娘父亲杜宝所说的话,意在人无论长寿或者短命都有一死,希望杜宝别太伤心。彭殇中的“彭”是指彭祖。彭祖在历史上有着多重身份,分别是烹饪鼻祖、气功祖师、房中始祖和长寿始祖。译者在读者阶段根据文章语境从前面的“先结构”中选择了“长寿始祖”这一含义进行翻译。“殇”指“幼年夭亡”。译者选择用“Long life,short life”来表达“彭殇”二字,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核心意义。

(二)作为阐释者的主体性

译者充分理解作品后,需发挥其文学鉴赏和批评能力,对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进行阐释,同时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汪榕培(2001:41)在翻译《牡丹亭》时提出了“传神达意”的目标,主张翻译唱词和诗句时,在不影响英语读者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持作者原有的意象。因此在处理各种文化内涵丰富的人名典故时,他选择提取人名典故中符合原文语境的重点信息并使用简单英语进行翻译,方便西方读者阅读,这就是译者在尊重原著内容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译者主体性。

(2)承尊觑,何时何日来看这女颜回?(汤显祖《牡丹亭·诊祟》)

译文:You try to cure me but in vain;

When will you come to see me again?

例(2)是杜丽娘因游园寻梦病倒后,其父杜宝唤其师陈最良来为她诊脉时,杜丽娘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既表达了对恩师来看望自己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命不久矣”的悲痛之情。该句中的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极富学问、素以德行著称,但不幸英年早逝。杜丽娘用“女颜回”形象地表达了自己有才却短命的处境。对此典故,译者如果选择直译其名,容易妨碍译文读者对原句意义的理解;如果选择意译,容易让读者感觉杜丽娘自视甚高,与原文表达的人物形象不符合,也失去了典故所呈现出来的含蓄美。因此,译者汪榕培在阐释阶段省略该典故,仅用“me”来表达原文中女颜回所起的人称指代作用。

(3)不枉了银娘玉姐只做个纺砖儿,谢女班姬女校书。(汤显祖《牡丹亭·训女》)

译文:In this way,she will not only know how to spin,

But also be an intelligent virgin.

例(3)中,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希望女儿成为一个既会女红,又有才学的大家闺秀,于是决定为杜丽娘请一个家庭教师。在这句话中共有“谢女”和“班姬”两个典故。“谢女”指的是晋代有名的才女谢道韫;“班姬”指的是汉代史学家班固的妹妹班昭,也是有名的才女;而“女校书”则是才女的统称。三个词凸显了父亲对女儿的殷切期望。译者在这三个名词中提取了“才女”这个重要信息。根据上下文可以发现杜丽娘是一个待嫁少女,所以翻译时把“才女”与“待嫁少女”这两个信息相结合译成了“an intelligent virgin”,还用“not only...but also”句型表现了两个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三)作为译文作者的主体性

译者在充分理解阐释原作之后,以作者身份构建译本时,需要注重如何再现原作的思想信息、审美信息和语言风格特征,完成整个翻译过程。

(4)凭陆贾,说庄蹻。颙望麾慈即鉴昭。(汤显祖《牡丹亭·围释》)

译文:As I try to persuade you

To stop the strife,

Please take my words in full belief.

例(4)中的句子出自杜丽娘之父杜宝写给李全的书信,信中劝说投靠金人的李全归顺宋朝。句子引用了陆贾和庄蹻两个人名典故,前者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以辩才著称,受汉武帝和文帝派遣劝说赵佗王归属汉朝;后者是战国时楚庄王的后裔,曾自立为王,其后代归顺汉朝。杜宝期望以西汉陆贾那样的口才说服李全,李全也能像庄蹻后代一样归顺朝廷。这句话中的两个典故较生僻,所以译者根据原文本语境把人称换为第一人称,用简单直白的动词“persuade”表达了剧中典故的内涵,而后文紧跟的“To stop the strife”则是压了“s”的头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同时也表达了这两个典故合用产生的意义,没有造成语义缺失。译者在此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仅用十个简单的英文单词就表达了两个含义丰富的人名典故,可谓功力深厚。这种对语言的再创造也与原文的形式和音美相符合。

(5)小娘子画似崔徽,诗如苏蕙,行书逼真卫夫人。(汤显祖《牡丹亭·玩真》)

译文:This fair lady is good at painting,poetry and calligraphy.endprint

例(5)是戏剧中男主角柳梦梅在拾到女主角杜丽娘的自画像时给杜丽娘的评价。他用了三个人名典故来赞扬杜丽娘的美貌和才华。崔徽乃是唐代歌妓,与情人分别后,托人寄画给情人曰:“崔徽一旦不及画中人,且为郎死。”后人就多用崔徽指美丽多情或者擅画的女子;苏蕙,自幼聪颖,是魏晋三大才女之一,织出了一副回文锦《璇玑图》,共840字,纵横反复都可成诗句;卫夫人,东晋著名女书法家,师承道士钟繇,尤善楷书,据传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原文中仅用短短一句话就生动地表达了柳梦梅对杜丽娘多才多艺的钦慕。如在台词中提到三位才女的名字会让观众对柳梦梅的感情归向产生误解,所以译者根据原文语境提取三个典故中的重点信息:画、诗和书法,直截了當地表明了杜丽娘的多才多艺。译者考虑到人名过多可能会引发误解,于是改变句式,把原文本的比较句改成了判断句。译者还把“小娘子”译为“This fair lady”,用“fair”一词凸显柳梦梅对杜丽娘的喜爱与钦慕之情。

五、结语

《牡丹亭》使用人名典故较多,且多出现在对话中,对舞台表演和观众理解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人名典故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自觉充分地发挥译者主体性。汪榕培先生翻译《牡丹亭》时处理人名典故的方法值得后来者借鉴:先在读者、阐释者和译文作者三个阶段对人名典故进行分析,然后提取典故中符合原文语境的重点信息进行阐释,这样不仅可以保留原文内容,也保留了原文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参考文献:

[1]曹丽娟.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典故翻译对比[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8):63-65.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22-24.

[3]陈静.唐宋诗词中典故英译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褚雅芸.也谈典故翻译中的欠额补偿——兼与乐金声先生商榷[J].中国翻译,2000,(4):64-67.

[5]杜丽娟.试论文学典故的翻译策略——读汪榕培英译《牡丹亭》[J].琼州学院学报, 2012,(8):86-87.

[6]葛珊,徐坤.从认知角度看中国古典诗词中典故翻译的显化与隐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2):133-135.

[7]顾正阳.古诗词中典故的翻译[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1):46-51.

[8]侯林平,姜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00-104.

[9]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0]黄采苹.目的论视角下《牡丹亭》典故英译的对比[J].科教文汇,2010,(25):127-128.

[11]金胜昔,林正军.译者主体性建构的概念整合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1):116-121.

[12]李莉.从欠额翻译看《长恨歌》的典故翻译[J].科技经济市场,2006,(1):7-8.

[13]李瑞凌.出神入化了无痕——汪榕培翻译诗歌典故策略管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1):116-120.

[14]廖杨佳.唐诗英译中典故翻译策略试析[J].科技信息,2013,(24):188,190.

[15]刘畅.阐释学理论视野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J].上海翻译,2016,(4):15-20.

[16]刘国兵.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1,(3):97-100.

[17]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18]刘珊.从互文性角度看《西厢记》中典故的英译[J].名作欣赏,2015,(18):61-62.

[19]吕俊,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0]孙易君.从图式理论看《红楼梦》典故翻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95-97.

[21]汤显祖.牡丹亭[M].郭梅校注.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22]汤显祖.牡丹亭[M].汪榕培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23]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8-14.

[24]汪榕培.《诗经》的英译——写在“大中华文库”版《诗经》即将出版之际[J].中国翻译, 2007,(6):34.

[25]王颖频.动态顺应: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J].上海翻译,2015,(4):76-79.

[26]夏征农,陈至立.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7]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6-11.

[28]袁世全.关于典故词典的十大关系[J].合肥: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2):59-64.

[29]仲伟合,周静.译者的极限与底线——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42-46.

(吕肃肃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牡丹亭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汤显祖的《牡丹亭》戏曲刊本插图的图像学研究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牡丹亭》人文主义精神浅析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待从头,盛情说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