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发展的着力点探析

2017-12-20 11:08况荣华
文教资料 2017年25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

况荣华

摘 要: 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攻坚战需要审视新媒体赋予媒体行业的时代机遇,同时破解面临的挑战。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之下,科技期刊应构建发展的着力点,实现融合式创新发展。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生存状况,并在此基础上从实现全面数字化、打造期刊品牌、搭建技术平台等方面阐述了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构建发展着力点的应对措施,旨在切实推进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科技期刊 发展着力点

一、引言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调整了新的媒体行业格局,为传统纸媒载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挑战。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出版物,在新媒体的攻击之下,正面临新的发展挑战。特别是出版物数字化进程,要求科技期刊顺应时代发展,拓展传播载体,强化竞争优势,解决边缘化的发展困局。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多元化的发展形态,是近年来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依托新媒体平台,打造数字化期刊,搭建新的传播载体。微信公众平台、移动APP客户端等的新媒体应用转变了科技期刊的媒介环境,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因此,本文立足对科技期刊生存现状的研究,就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做了阐述。

二、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生存现状

新媒体赋予了媒体行业新的时代色彩,新的媒体环境、新的竞争格局让一直处于媒体优势地位的科技期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迎來了创新发展的机遇,但发展的新挑战让其深陷生存的困境之中。2016年,我国期刊总数达8068种,数量同步下降5.2%,总印数下降8.4%。在数量与总印数双重下降的现实面前,我国期刊经营正处于下滑状态,经营困境日益凸显。对于科技期刊而言,经营下滑态势同样十分明显。曾经拥有千万粉丝的《读者文摘》目前已破产,曾经风靡报刊亭的《计算机世界》于2014年悄然无声地消失于公众的视野中。传统叫好叫卖的科技期刊,正在新媒体时代,或是退出历史舞台,或是停止出版印刷,转战数字化期刊。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转型或发展,都表明传统新闻出版业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业绩下滑、增长乏力,报业持续出现倒闭潮,期刊无人问津等发展态势引人深思: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在笔者看来,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转型发展,首先要认清楚困境在哪里,短板在哪里,以寻求发展的着力点。

(一)下滑:读者数量下滑,显出“无人问津”的尴尬。

进入2010年之后,我国媒体行业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新媒体引领的新的媒体环境正改变传统媒体格局。自媒体的传播路径、指尖上的阅读模式适应了新的时代要求,让受众能够多渠道获得丰富的新闻信息。在新媒体的“三新:新平台、新载体、新方式”优势之下,科技期刊的竞争优势丧失,最直接的表现是读者数量下滑,曾经“高高在上”的科技期刊逐渐被边缘化,处于生存发展的困境时刻。早在2009年,一些核心科技期刊,就尝试与新媒体联姻,并推出了移动阅读平台、E-mail Alerts等新模式。如下表所示,是2016年科技期刊网站应用新媒体的情况。从中可以知道,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尚有待强化,新媒体应用占比低于50%,特别是移动阅读平台应进一步构建。

(二)盈亏:期刊盈利模式单一,滞后于新媒体时代。

目前,新媒体成了媒体上次航的主体,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正在新媒体时代逐渐弱化。对于科技期刊而言,平面广告、订阅是主要的盈利渠道。读者数量下滑、平面广告转战数字广告,盈利渠道的收窄,势必让科技期刊面临生存的压力。2016年,科技期刊总印数2500万册,下降6.4%,定金总额49.2亿元,下降2.5%。

(三)乏力:竞争优势弱化,竞争的乏力感十分严重。

毋庸置疑,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传统竞争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新的挑战又迎面扑来。缺乏竞争优势与载体平台的科技期刊,让人感受到其竞争的顿挫感。(1)科技期刊的成本高,用于印刷出版的费用占到39%,而对于数字化期刊而言,这笔开销显然可以不用支出;(2)传统平面广告的投放不再热衷于期刊,而将大量数字广告投放于新媒体平台。因此,成本高、盈利差等内在条件让科技期刊面临平台不足与经营乏力的双重压力。

三、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发展的着力点

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发展,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准确定位、全面数字化进程的建设过程。科技期刊有着自身的媒体优势,专业性、个性化定制等优势引导可以帮助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开辟新的发展道路。虽然目前科技期刊尚处于发展的瓶颈期,但构建好发展的着力点将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式发展中,形成科技期刊新的发展动力,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具体而言,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着力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升级:准确定位,实现全面数字化。

科技期刊正处于转型发展的特殊期,如何准确定位,实现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关键在于紧扣时代发展步伐,全面推进数字化进程。科技期刊具有专业性属性,这是媒体的优势。为此,科技期刊要认清受众群体,能够在精准定位中提高服务质量,处于竞争的主动地位。在数字出版时代,科技期刊应实现全面数字化,并以受众为主体,构建更加现代化的专业服务内容,让科技期刊准确地进行市场推广,构建新的发展动力。首先,科技期刊应建立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在内容数字化的同时,依托新媒体平台实现资源分类、检索功能的便捷化,为受众提供更好的期刊服务;其次,指尖上的新闻阅读已成为现代人订阅期刊的重要方式。科技期刊在数字出版的同时,应与移动平台联合,通过手机移动端的构建,实现更加全方位的数字化建设。如科技期刊微信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更加互动式的传播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加大宣传影像力度,统计分析用户的阅读及分享情况,为期刊内容编辑、受众准确导向提供可靠依据。

(二)打造品牌:提升期刊质量,打造期刊品牌。endprint

在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中,科技期刊的好与坏需要用户说了算。这就决定了用户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在转型发展中所需构建的品牌主体。科技期刊数字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点击率、支付率成了数字化出版的两大关键因子。点击率的多少,取决于期刊内容能否吸引受众。点击率上去了,期刊的衍生产品、广告及发行同步发生改变,优质的期刊水准依旧是科技期刊“安身立命”的关键所在。科技期刊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局面需要从“广告、衍生产品”等领域突围,稳固期刊发展的基本环境。无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在新媒体格局之中,科技期刊都应注重内容品质的提升,这是期刊赖以生存的着力点。新媒体视域下科技期刊应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品牌化科技期刊,这是扩大影响力、提高内容质量的重要保障。(1)期刊的竞争日益加剧,提升科技期刊的社会价值,发挥好品牌文化效应,是获得社会认可的有效途径。科技期刊一方面要塑造定位品牌文化,在文化的延伸中提高期刊的服务水平,让“个性化服务+品牌文化”支撑期刊在媒体市场中准确站位;(2)科技期刊要夯实专业属性优势,提高期刊内容的质量。在期刊数字化的进程中,内容的选择及编辑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注重期刊内容编辑工作能够立足期刊定位,为受众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

(三)构建平台:与新媒体融合,搭建技术平台。

截止到2016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亿,移动网民6.8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体占网民比重的90.6%。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充分说明新媒体在受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科技期刊在读者下滑的压力面前,应该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打开受众市场,让科技期刊更好地走进受众的工作生活。新媒体平台具有咨询、社交及通讯等功能,便捷化的传播方式能够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新的载体平台。为此,一要加快建立期刊网络出版应用系统,拓展期刊编辑、阅读系统,为科技期刊创建更加开放式、一体化的网络出版平台。从投稿、审稿、编辑到出版发行,再到读者阅读,都在智能化的网络平台中实现。如微信公众平台的搭建;云传播、云推送等创设,都是实现科技期刊现代化传播格局的构建;二要推进科技期刊编辑的自动化系统建设,提供期刊资源集成共享服务;三要联合社会化媒體,如头条、百科及豆瓣等媒体平台,加大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力度;四要推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建设,关键在于构建公众交流平台。通过新媒体,实现科技期刊与公众的互动交流,让微信平台、官方微博成为科技期刊传播的新阵地。

四、结语

打造品牌期刊,扩大社会影响力,是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媒体给科技期刊带来发展的机遇,要求科技期刊应审视当前发展形势,能够立足自身优势,依托新媒体应用,构建发展的着力点。在笔者看来,科技期刊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全面升级,在准确定位中实现全面数字化;在品牌期刊的构建中,提高期刊质量;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中,搭建技术平台,拓展科技期刊的传播载体。

参考文献:

[1]蒋彩云.传统纸媒融合新媒体转型图存尝试路径研究[J].大陆桥视野,2015(03).

[2]蔡文戈.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5(12).

[3]马树声.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13(16).

[4]王炎龙.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运营形态及新模式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08).

[5]石婧,段春波,周白瑜.科技期刊应用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力评价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实践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