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位于清江与长江交汇处,是全国百强县市。湖北省宜都市农广校1981年建校,2002年成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现有专职教师13名,兼职教师68名,其中拥有高级职称15人。建有实训基地5个、田间学校14所。荣获“全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近年来,学校探索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创新服务,培养了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一、强化能力建设,构建培育体系
一是建立体系。建立“1+N+X”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1”为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题中心)。“X” 为田间学校,全市建立了14所产业突出,有培训场所的农民田间学校。“N”为实训基地,全市选择了5个有产业基础,有实训场所,有示范能力的实训基地并统一授牌。分产业、分区域把田间学校建到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运用流动教学直通车和田间学校,实现送教下乡、送教进村,深受农民欢迎。
二是政府支持。由于农广校工作积极主动,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有所作为,2015年市政府和市局投入50多万元,改善办公和教学条件。市农业局还整合科教项目资金,每年对所辖田间学校、实训基地通过星级评定以奖代补,五星级田间学校给予3万~5万元补助,优秀实训基地给予10万元补助。政府重视,市局支持,广校体系得到完善,能力得到提升。
三是任务带动。为了充分发挥田间学校作用,市农广校有计划地让田间学校承担教学任务,来带动田间学校的能力提升,用任务加码、教学加压的方式,充分调动合作社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田间学校的产业优势,方便农民产学结合,延伸了农广校教学活动。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成为一支最受欢迎的不可替代的专门培育机构。
二、强化师资建设,打造优秀团队
有了基础,还要有优秀团队。这样才能高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一是海选择优上岗。在全市定期举行百名教师大海选竞赛活动。从参赛师资中择优选聘,把懂技术、会讲课的双师型教师补充到师资库,同时把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的教师,从师资库中移出。
二是优化教学模块。分产业、分区域、分层次根据调研设计有宜都特色的教学模块。教学计划与产业发展对接,教學方式与农民需求对接。农事周期与培育阶段,教学模块必须达到“五个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考试与技能相结合,个案与示范相结合,实习与观摩相结合,教学与服务相结合。
三是健全考评制度。积极探索监督管理层层落实,考核评价多元互动的绩效考评新办法,如老师竞评、学员课评,部门联评、上级督评等制度。在培育上重效果,在管理上不违规。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和纪检考核内容,定期检查督导,严格考核兑现。
三、创新培育模式,做好创业帮扶
一是创新“十学”模式。近几年来,市广校充分发挥专门机构作用,在创优培育方式上积极探索。形成宜都“十学”模式:即教师导学,独立自学,结伴对学,小组群学,展示彰学,倾听互学,点评议学,案例析学,观摩访学,实训研学,推动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宜都模式成为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访学目的地。
二是做好跟进指导。利用师资库队伍,对参训学员跟进入户、结对帮扶,现场指导,政策支持,举办师生联谊,谈体会、谈需求、谈建议,创造浓厚的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氛围。大大提高农民参学热情。
三是搞好政策扶持。为了巩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发挥领导小组作用,争取市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出台政策予以重奖。如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30万元;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华老字号的,奖励10万元;获得湖北名牌产品、湖北著名商标、地理标志的,奖励5万元;获得“三品”认证的奖励1万~5万元;获得示范家庭农场的奖励10万元;市十佳新型职业农民奖励 0.5 万元等。
四、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需要政府主导、农业部牵头、部门联动、设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能力,加强认定管理,部门相互协同,创优帮扶机制。
二是强化广校能力建设。市广校应借鉴其他先进省市农广校经验,系统规划,出台标准,将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可替代的公益机构。
三是完善培育制度机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远景规划、经费投入、深度培养、跟踪服务、创业扶持、引领产业和示范带动。做好调研,编制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按照素质层次化定类型,产业多元化定专业,需求多样化定班级,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
宜都农广校在各级政府与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忘初心,在体系建设上不懈努力,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得到了政府满意,部门认可,农民欢迎。
(供稿单位: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宜都分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