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砂之器》看日本社会的立身出世

2017-12-20 21:04杨超
文教资料 2017年25期

杨超

摘 要: 《砂之器》是松本清张的代表作,讲述了出身社会底层的主人公和贺英良为日本近代形成的“立身出世”的观念所驱使,为了改变命运而以身试法,最终杀害了自己救命恩人的人生悲剧。小说借助立身出世折射了现代日本社会仍然是一个森严的阶层社会,深刻描写了草根阶层的主人公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不得不遭受的人性的腐蚀和良心的扭曲。

关键词: 松本清张 《砂之器》 立身出世

日本小说家松本清张(1909—1992)以其短篇小说《某〈小仓日记〉传》获得了1952年度第28届“芥川奖”这一日本文坛最高奖项,从此活跃于日本文坛,开始了专业作家的生涯。其后续作品《砂之器》、《点与线》、《零的焦点》也成为畅销小说,奠定了他作为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家的地位。除了推理小说外,他还发表了多部历史小说与反映日本政治与社会问题的小说。近十年来,以纪念松本清张去世二十周年与一百周年诞辰为发端,在日本又掀起了“松本清张热”,几乎每年都有多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并添加了日本当今社会的时代色彩,更是好评如潮。他的推理小说之所以受到普遍欢迎不单单是因为小说中使用了巧妙的推理技巧,更在于对小说主人公为实现出人头地的“立身出世”而抗争,不惜以身试法的悲剧性人生的深刻描绘。绫目广治评论说,松本清张对《砂之器》中的主人公和贺英良的悲剧性持有“共感”,至少是持有同情。时代在发生着巨变,但人的本性难移。松本清張虽然离世了,但其作品在向人们诉说着人生的哲理,对被欲望所俘获的人性警钟长鸣。

一、松本清张的代表作《砂之器》

读者阅读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感受经常是,与憎恨犯人的罪行相比同情犯人人生经历的感受更深刻。犯人确实罪不可赦,但是把他们引向犯罪的日本社会的诸多不公正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松本清张被誉为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第一人。《砂之器》(1960)在日本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堪称松本清张作品群里最有名的一部小说。早在1978年,摄制于1974年的日本电影《砂之器》就曾在中国上映。

小说《砂之器》故事梗概大致是这样的。日本石川县贫苦农民本浦千代吉因患上麻风病遭妻子抛弃,并被村人驱逐。无奈之下,本浦千代吉带着儿子本浦秀夫离乡乞讨。饥寒交迫之际被好心肠的当地巡警三木谦一收留。后来本浦千代吉去国立疗养院治病,本浦秀夫则由三木谦一夫妻收养。長大成人的本浦秀夫伪造户籍改名“和贺英良”,经过勤学苦读考入东京大学,成了年轻的音乐家,并攀附上前国务大臣之女。正当和贺英良风生水起,如沐春风时,已退休的巡警三木谦一认出了和贺英良就是本浦秀夫。三木谦一劝说和贺英良早日去见见在医院临死的父亲。但是,一心只有名利的和贺英良,不愿暴露自己的卑微身世,无情地杀害了救命恩人三木谦一。

正如原著所说:“孤独的孩子,在寂静的河边堆制沙器。在沙器初成之时,大雨不期而至。”出生卑微的日本草根青年和贺英良,从社会底层靠自我奋斗向上延展,几乎出人头地。但在阶层分明的日本社会,他又无法摆脱自己卑微出身的困扰。为了扫除自己立身出世的障碍不惜泯灭人性地杀死自己的恩人来保护自己的名利与地位,最终因杀人而从人生顶峰坠落入法网,这也暗示了日本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草根青年的“宿命”。类似于和贺英良的人物形象也出现在松本清张的其他小说中,同时期其他日本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相似的人物身影。例如,日本畅销小说作家白川道的小说《遥远的银河》中的主人公建筑界的新锐桐生晴之,他为了掩盖自己的低微身世竟然杀害了相依为命、青梅竹马的女友。

松本清张笔下的主人公多被设置为艺术家或实业家,他们出身卑微但为了摆脱命运的束缚在内心深处充满着立身出世的执念,就连松本清张的《落差》(1962)中的作为历史学家的主人公亦是如此。日本文学评论家平野谦评论说,松本清张小说的主人公们,特别是艺术家类型的主人公中,立身出世的观念并非是特殊的现象。伊藤整在评论文章《近代日本人思考的诸形式》中说:“日本近现代的艺术家们作为‘怪僻者、孤独者对艺术达到了迷信的程度,他们只有有意识地积极步入社会才会被认同,才能实现立身出世。这一原本孕育出日本近代政治家的立身出世的思想在文艺界扎下根来,进而由自负为纯粹艺术家的艺术至上主义的艺术家们把立身出世的思想表现出来,并且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二、日本社会的立身出世

立身出世是近代日本人特别是日本有志青年人的梦想,他们祈求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步入上流社会获得社会的尊重和地位与财富,并成了一种时代精神。这种思想最早出现在政治领域,但随着日本引入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及社会文化的全面西化,立身处世的概念很快渗透到文艺界,并一直深深地影响到当今时代的日本社会。通过立身出世融入更高阶层乃至上流社会成为日本人特别是年轻人的人生梦想。在近现代日本的艺术家的身上不难发现立身出世的思想。《砂之器》中,青年音乐家和贺英良的立身出世志向被鲜明地刻画出来。他难以从困窘中摆脱出来,索性孤注一掷,走向了人生的悬崖。他的悲剧性唤起了读者的共鸣。文学家也借助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例如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出发点的二叶亭四迷的长篇小说《浮云》与森鸥外的《舞姬》。如果说《浮云》是不立身出世就不会有爱情的故事的话,那么《舞姬》就是选择立身出世还是选择爱情的故事。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为立身出世而寝食难安的青年人。立身出世对于年轻人来说成了强迫性的人生目标。太宰治小说中的主人公乃至他自身也是如此。比如他早期的短篇小说《记忆》的少年主人公就胸怀必须成为了不起的人的执念,这一人物形象被认为是太宰治本人的化身。太宰治一直到自杀都没有从立身出世的理想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日本近现代的艺术家和文学家采取了反俗的姿态,其实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立身出世的信念挥之不去的缘故。

松本清张小说中的主人公除了立身出世的野心外还有对色的追求,但主要还是沉浸在立身出世的欲念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他们为了实现立身出世而歇斯底里,为了掩盖过去与出身,以至于“顺理成章”地走向犯罪的道路。可以说《砂之器》中的主人公和贺英良就是他们的代表人物。endprint

三、不断固化的日本阶层社会

松本清张的小说深深地触动了众多读者,除了小说追求推理技巧的趣味性与揭露官僚政治的社会罪恶外,主要在于通过犯罪对众多年轻人立身出世的人生挣扎的描写,揭露了日本近现代资本主义下的社会不平等。

和贺英良的人生悲剧在日本社会中绝非个例。社会向和贺英良这样的草根阶层提供的发展机会是微乎其微的。日本在1868年的明治维新后进入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但日本社会很大程度上仍保留了严格的阶层制度,生活中的差别化也无处不在。和贺英良不但痛苦于自己的出身,而且他父亲所患的麻风病在战后初期的日本会受到社会严重的歧视和偏见。当恩人三木谦一不期而至出現在和贺英良面前时,他顿感父亲麻风病情的曝光会对自己的地位构成极大的威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和贺英良在走向犯罪之前经过自己的努力由一介草民攀登到日本上流社会成了音乐界的新星,这本身在日本社会就足以称得上是个奇迹了。

日本社会学家竹内洋1999年在《学历贵族的荣光与挫折》中论述到,日本进入现代社会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反而比日本近代变得越来越小了,时至今日日本还是一个不断固化的阶层社会或者说差异社会。中流以上的人出生于中流以上的阶层,由底层步入中流或中流以上的阶层的例子是很少的,当然也有像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1918—1993)那样出身于日本一般家庭而走上日本政治中枢的成功者。田中角荣至今仍被日本人称为“今太阁”,身后还受到日本人的推崇,这正说明了日本社会把田中角荣的成功认为是一个奇迹,在日本社会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突破阶层障碍实现立身出世是极其困难的。

当然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再有运气眷顾的话,或许能实现或部分实现立身出世,但努力付之东流的不甘会诱发犯罪。比如和贺英良奋发图强之始就篡改户籍构成了犯罪,进而为了掩盖这一罪行以至于杀死了自己的恩人。

正如前述,日本从步入近代以后就形成了内含各种差别的阶层社会,松本清张的诸多小说都出现了不甘命运立身出世而不惜走向犯罪道路的人物形象。他们在“良心”与“地位”的艰苦挣扎中,最终选择了堕落的道路,深刻揭示了金钱、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和良心的扭曲,剖析了现代社会的人性悲剧。当今日本社会被称之为“一亿总中流”的时代,得益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最底层人们的生活得以改善,贫困现象下沉于表面。但近十年来松本清张小说被影视化的风潮愈演愈烈,松本清张小说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松本清张的作品对当今日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竹内洋.立身出世主義[M].东京:世界思想社,2005.

[2]竹内洋.学歴貴族の栄光と挫折[M].东京:中央公论新社,1999.

[3]绫目广治.松本清張《砂の器》[M].广岛:广岛大学出版社,2001.

[4]细谷正充.松本清張を読む[M].东京:データベース社,2005.

[5]伊藤整.近代日本人の発想の諸形式[M].东京:岩波文库社,19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