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2017-12-20 21:53祝玲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互联网+互联网

祝玲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科技的增长,“互联网+”理念在传统企业领域的应用,本质上就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而这必然改变传统企业的生产模式、运营模式和业务形态,对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要求也相应改变。财务部门是企业组织中的核心部门之一,在“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首当其冲。本文针对我国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阐明产业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提出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具体方向,并最终给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引导“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步入合理化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产业融合;财务管理

引言

信息技术呈现着快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正是其表现之一。企业在互联网实现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和发展挑战,要对此进行分析。企业在当期发展中,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运行质量,这样才可以在激烈行业发展中占据一定份额。而企业运行中最重要的是财务管理,只有实现优质的财务管理,才会让企业更好的掌握市场运行情况,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决策。为此,企业要创新财务管理的模式,使其更加具有科學性,让企业可以在市场运行中占据优势位置。所以,企业在互联网+该种发展背景下,要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探究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的途径,以保障企业可以实现更加科学的财务运行。

1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独特财务特征

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的首要特征是技术产品、数据信息、创新模式等新兴资产的数额远高于人、财、物等传统资产存量。第一,从财务结构上看,资产负债率比较低,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非常高。第二,从资产结构上看,一般为轻资产企业,固定资产占比低,主要是电脑、办公设备。第三,从收入结构上看,额小量大。单笔交易的金额是微小的,但用户数量是巨大的,总的交易单数为“海量”。第四,从成本费用结构上看,轻成本、重费用。主营业务成本较低,销售费用(广告及市场推广费用)和人力成本相对较高。第五,企业的“收入结构”决定了盈利模式,“成本结构”决定了平台延展性。

2“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2.1建设财务管理的大数据平台

互联网+下的企业发展规律,在传统的企业生产中是与主体市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互联网会+的环境下,会整合优化多种多样的市场信息让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企业的功能就会更加丰富多样而且企业组织的就会扁平化,减少了行政管理层次,优化冗余人员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建立一个更精简的组织机构,在以往传统的企业财务部门在行政部的干预下,财务管理会与多种部门紧密联系,方便工作的开展,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传统的的企业结构就会被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就要建立一套有效的互联体系,建设财务管理的大数据平台,就是最直接高效的方案,建立大数据平台,财务管理就可以直接在平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这样就减少了财务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这样的布局就大大的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率,在互联网+环境下,只要任何一个部门将数据上传到数据平台,财务部就可以在大数据平台下找到想要的资源,这样财务部门就可以在直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2.2创新财务工作方式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经济运行模式,也改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固定办公室要转变为互联网上的虚拟办公室,使财务工作方式实现网上办公、移动办公。这样,财务管理者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办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实时查询到全公司的资金信息和分支机构财务状况,在线监督客户及供应商的资金往来情况,实时监督往来款余额。企业集团内外以及与银行、税务、保险、海关等社会资源之间的业务往来,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将会大大加快各种报表的处理速度,这也是工作方式创新的根本目的。

2.3加强内部管理控制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也要做好内部管理和监管控制。以往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靠手工进行完成的,而当前信息化的处理方式也使得舞弊方式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以往的监督管理手段,已经不能很好地对于新时期的信息化环境中的财务工作行为进行监管控制。企业应从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角度入手,做好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管理机制策略进行推进落实。

2.4加速财务管理的非结构转型

在传统财务管理领域,“结构性”是衡量财务工作的重要标准,会计人员的工作通常会按照统一的模式展开,如业务统计、会计报表等,按照这种模式获得的财务数据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符合互联网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经济形态。前文中交代,“互联网+”的实现基础是数据,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财务工作方式,相应地也应该打破僵化的财务管理标准,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灵活性。例如,财务管理在满足算“经济账”的同时,也要关注“产业账”,广泛深入到与企业产业融合相关领域的数据收集层面,打破“结构性”的记账,建立“非结构性”的数据统计,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内部,建立相关产业的数据评估体系,并将其体现在财务报表方面。

2.5完善财务管理的数据化流程

财务数据是企业市场决策的依据,在传统企业中,由于会计人员无法及时获得与企业相关的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给决策层,造成财务数据价值下降。诚然,这与传统财务管理工作处理方法、固定流程相关,当前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数据渠道和数据处理形式的瓶颈。在“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工作已经实现了信息化操作模式,会计人员可以从多种渠道、便捷快速地得到信息资源,并通过财务软件快速处理,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实时性。基于此,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加强数据化流程优化工作,将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和人员流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彼此的步调一致性。

2.6开发财务管理的智能化系统

从传统财务管理角度出发,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主要依赖于过往经验,例如某一物料过去几年的市场价格变化,人力市场过去几年的供需数据等。由于这些数据都是静态的,导致分析结果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不能将当前外部市场条件和环境干扰兼顾在内。在肯定“互联网+”的大数据特征同时,企业应该根据财务部门需求建立相应的智能化系统,以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市场预测功能,满足对市场多元化主体的分析需求。从“预测”角度出发,发挥财务管理智能系统的最大价值,实现财务预算、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监督等功能。根据互联网经济的特点,开发财务管理智能化系统,并利用大数据平台展开数据挖掘、分析、整理,能够将历史数据和近期数据密切结合,并充分考虑突发性因素。财务管理工作中,只需要将数据操作内容整理为财务预算报告,并绘制相关的财务管理流程即可。同时,智能化系统可以实时更新数据,在执行预算监督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可以及时调整,提高财务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结语

综上研究得知,企业在市场运行中,要想占据有利的发展位置,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管理质量,让企业的各项管理能满足市场发展呈现的需求。目前,互联网+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应该对此进行关注。企业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财务管理的运行模式进行创新,让其能够实现更科学的开展,促使企业能够实现更多利润增加的目标。企业可以实施动态形式的财务管理控制模式,实现集成化财务管理模的运作,同时重视开展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提升财务工作的创新性。此外,企业应该引进和培养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开展财务核算和运行决策一体化的职能管理,增加财务工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罗淇.引入非财务指标的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汤谷良,张守文.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财务研究,2015(1):59-64.

[3]赵连灯.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3):81-82.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互联网+互联网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