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珏
摘要:纵观铜管乐学生的就业现状,多以从事某个演奏团体中演奏员或中小学器乐教师为主。演奏团体对合奏能力的要求很高,而中小学则要求精通多种乐器,并具备组织乐队和创编合奏作品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立足铜管重奏,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创编能力。
关键词:铜管重奏训练 教学 创编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2-0118-02
现如今,管乐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管乐人才。然而,放眼世界,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以铜管乐最为突出,通过对我国铜管乐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教学模式单一、与社会需求相背离是制约我国铜管乐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创新铜管教学,探索铜管教学新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铜管教学的创新首先应重视重奏训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和创编能力。
一、铜管重奏作品创编的基本形式与基本方法
铜管重奏作品创编一般分为原创作品与改编作品,原创作品难度较大,一时很难做到,所以,在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改编能力。铜管重奏作品的改编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在创编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形式采取相应的创编方法。
(一)将声部数量相同的作品改编成铜管重奏作品,在创编过程中直接根据高低声部对应依次进行移植即可。
(二)将声部较多的作品改编成声部较少的铜管重奏作品,在改编过程中需要先将原作品进行缩编,省略演奏重复音的声部,使其成为与铜管重奏声部相当的多声部音乐,再进行高低声部依次移植。
(三)将声部较少的作品改编成声部较多的铜管重奏作品,在创编过程中需要将其缺少的和弦音按照铜管重奏所需的声部进行适量填充,使其变成一个与铜管重奏声部相等的作品,再根据声部高低依次进行移植。
(四)将单声部旋律改编成铜管重奏作品,将单声部旋律改编成二重奏,比较活泼的作品,通常采取在主旋律声部下方三度按照所属和弦的和弦音编织一条与原作品节奏相当的和音副旋律;而对舒缓、柔和的抒情旋律进行改编时,通常将原作品旋律音所属各个和弦的低音组织起来,编织成一条低音旋律。
(五)将单声部旋律编配成多声部重奏,应先将原作品配以四部和声,再根据铜管重奏的声部适当添加和弦音,然后按照高低音声部顺序进行移植并予以适当的声部分配与音响色彩搭配。对于明快活泼、激昂有力的旋律,一般以单位拍为基础采取和弦断奏;而对于抒情柔和、舒缓优美的旋律则采取长音式的和声连接来编配。
二、培养创编能力的途径
(一)重视“听”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听”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创编兴趣。学生不仅可借助“听”原作品的音频,获得作品的整体音响效果,同时也能通过反复聆听,得出原作品各声部的大致走向与织体结构,并能通过自身感受进行一定的创新,最后通过“听”来检验创编成果。
(二)循序渐进、激励学生创编兴趣
在培养创编能力过程中,应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创编训练初期:应从简单移植切入,运用声部相等的作品进行移植创编尝试并进行实际演奏,让学生获取初步的创编自信,同时让学生感受同一作品采取不同方式演绎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逐渐培养学生的创编兴趣。
2.创编训练中期:训练学生改编与铜管重奏声部数量不同的作品的能力。可选择声部多于铜管重奏声部的作品,亦可选择声部少于铜管重奏声部的作品。
在此阶段创编训练中,前期应选择与铜管重奏声部相差不大的室内乐作品进行训练,后期则可选择与铜管重奏声部相差较大的合奏作品进行训练。
3.创编训练后期:进行将单声部作品编配成铜管重奏的实践训练,在此阶段初期应进行编配二重奏的训练,再由少到多、循序渐进扩大创编重奏的规模、丰富重奏的形式。
三、创编能力的提升与拓展
在学生基本具备创编能力后,应训练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发展来丰富作品。横向发展主要依靠旋律的发展来完成,纵向发展主要依靠声部的丰富、色彩的变化与形式的多样等方式来实现。
(一)横向的发展
将小型作品发展成篇幅较大的作品,其中旋律发展是作品横向发展的重要手段,旋律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重复:将乐句或乐段进行重复演奏,重复的方法有:使用反复记号进行重复,重复与被重复的内容完全一致;用重新谱写乐谱进行重复,可以进行变化重复,也可进行完全重复。
2.模进:将旋律在音高上依次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进行重复与模仿進行,一般用于音乐作品中的段落连接部分。
3.扩展:将音乐作品的旋律用放大一倍时值或几倍时值进行重复为旋律的横向扩展(也称为节奏扩展);扩大旋律中音与音之间的跨度距离,使音乐作品在音高纵向延伸为旋律的纵向扩展(也称为音程扩展)。
4.紧缩:与上文中的“扩展”完全相反。
5.变奏:在一个主题乐句或乐段的基础上,对原旋律在节奏、旋律等方面进行细微的改变。通常采用添加经过音、辅助音等方式丰富旋律进行变奏,也可通过添加和弦音或改变节奏型进行变奏。
6.再现:将音乐作品前部分素材在后部分再次重复出现,音乐作品后部分再次重复出现的素材与前部分陈述的素材完全一致为完满再现;后部分再次重复出现的素材有一定的变化,为变化再现。再现一般运用于乐曲的结尾部,也可与变奏相结合使用。
(二)声部的丰富
为使作品的和声、色彩等更丰富多样,在创编过程中应适当对旋律中被省略的和弦音进行填充,形成另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并在主旋律基础上添加和音旋律或复调旋律。
(三)色彩的变化
在创编训练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以下几个方法丰富作品色彩的能力:
1.旋律声部的交响性:在创编过程中应将主旋律以乐句或乐段为单位,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声部,所有声部进行接力式完成整个旋律的演奏,并进行高低音乐器交错分配,这样才能使作品的色彩更丰富。
2.各声部间相互呼应:各个声部在具有交响性的同时,还应做到相互呼应,呼应与交响性类似,在做声部呼应时,犹如两个声部在做对答式演奏。一般情况下,高音声部与低音声部相呼应。
3.色彩具有对比性:在创编过程中应巧妙运用高低音对比,力度对比、速度對比、情绪对比以及节奏对比等方式,使作品的内涵更丰富。
(四)风格和形式的多样性
在训练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创编不同风格和形式的作品,避免创编作品的单一性。要培养学生多风格多形式的创编能力,铜管重奏的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相同乐器的重奏:整个重奏只使用一种乐器,其优点为各个声部的声音更融合、和谐;缺点为音色较单一,色彩对比不明显。
2.不同乐器的重奏:在重奏中使用两种以上乐器。这类重奏的优点为色彩丰富、对比明显;其缺点为不同乐器声部之间的声音融合较难。
四、创编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创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集和声、配器和铜管乐器演奏于一体,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因此,在创编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加强和声理论的学习
和声理论是进行创编的理论基础,为旋律配和声是创编的第一步,要引导学生加强和声理论的学习。
(二)应全方位了解铜管重奏中常用的乐器
铜管乐器的种类有很多,必须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铜管重奏中常用乐器的种类、原理、调性、优缺点、音色效果、演奏特点,为乐器分配提供依据。
(三)应加强配器理论的学习
配器是创编过程的中心环节,配器决定作品音响效果的优劣、色彩的变化以及重奏的形式等方面。在配器过程中应当结合每个乐器的特点,扬长避短、相互配合,使创编作品在各个方面都能获得优质的效果。
五、结语
在铜管重奏训练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编能力是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改革,充分集中了铜管乐器演奏、和声学和配器学等知识的运用,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铜管乐人才拓展了一条新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总结与反思,挖掘培养学生创编能力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大炜.非专业类音乐院校应如何开设室内乐重奏课[J].音乐创作,2012.(02).
[2]周艳华.浅谈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2,(12).
[3]李斌.管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艺术教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