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质量分解分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7-12-19 09:10徐强芦汉磊赵庆涛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3期
关键词:实施构建

徐强+芦汉磊+赵庆涛

摘要:2015年以来,工具队以采油厂开展的“转型发展创效益、立足岗位比作为”活动为载体,立足服务生产单位,工作重点前移,调整工作思路,对管理流程再分析,对后勤保障的效率再挖潜,重点抓好物资保障工作的“快、准、灵”,积极推进节约挖潜和创收工作,力争做到物料供应安全、及时,同时紧紧围绕如何实现责任目标落实,创新实施了具有工具队特色的分解分级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了设备、质量、HSE管理和员工综合素质,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升了服务保障能力。

关键词:质量分解;分级体系;构建;实施

一、对分解目标进行整合划分,实施分级控制

1.1完善巡回检查点,制定岗位HSE点检卡

以库房为单位节点,结合以往上级部门检查及日常检查内容,将包括设备、现场、人员、岗位等涉及的检查项目进行分解分级,整理出针对各班组的岗位HSE点检卡。根据班组特色及岗位运行方式等进行巡查,对检查的安全措施、执行人都有了具体规定。

1.2班组长、安全员跟踪检查和巡视

针对以往周期性巡检中存在的人员思想上麻痹、巡视次数达不到要求、走过场的现象。工具队在要求班组每天开工前按照HSE点检卡内容进行检查的基础上,每周组织班组、安全员进行跟踪检查,在检查中相互监督、相互学习。例如: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操作环节是否安全、各隐患的的检查及整改意见等。

1.3设置隐患点

为了在巡检中更有針对性,由队干部在每次检查前,设置虚拟隐患点,只要在巡视过程中认真仔细就能发现问题,该做法对巡检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完善户籍档案管理,实现质量分解分级管理

“户籍档案”管理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而是一个常做常新的工作。它主要是以目标考核管理模式为基础,针对工具管理、修复、质检、回收、发放等各节点进行分解分级,所建立的精细管理模式,我们坚持把 “精、准、细、严”的理念和措施贯穿于“户籍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覆盖到管理的每个细节,延伸到管理的每个点,探索实施了以“抓好每个细节、控好每个点、管好每件工具”为主的精细管理。“户籍档案”管理其具体的管理目标为提高井下工具动态调剂效率,实现状态的跟踪和生命周期的监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2.1完善入库节点,优化源头档案。

源头建档就是在工具入厂时建立入库信息数据库,详细记录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

入库节点流程:工具质检——工具核查——质检室建档

首先,工具质检主要包括产品进货质量检验、修复的检验、库存的质量管理、质量资料的收集与管理、服务质量管理、事故处理、回收和工具跟踪等。为了优化质量管理工作,使质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入库质量,继续实现 “零质量投诉、零质量事故、零质量赔偿”质量管理工作目标,提高我们服务质量,我们根据岗位考核目标做到了一下几个方面。

对入库的工具,质检员进行统一验收,做到了“三查一检”,即:查产品型号、查产品厂标、查产品数量、检验产品质量”,对型号不对、无厂标或厂标不清、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做出整改或退物处理。并做好了入库前登记、入库质量检验登记、抽检登记、不合格品等各类台帐的登记工作。重视了外观检测,对进料工具的厂标、合格证、护丝帽、表面处理等情况,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对需要工具测量的环节,做到了“脑勤、手勤、脚勤”。例如,用扣规进行丝扣检测、用塞尺进行缝隙检测,有效保证了修复工具的合格率。

在建立源头档案中,健全完善了各种资料台账,认真进行了现场核实工作并做好原始记录,保证了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对重点产品的质量检验实行了质检跟踪,质检过程由质检负责人组织质检员统一进行,严格按检验规程进行检验,记录检验原始数据,并做到了及时填写质检报告。无特殊情况,能够做到质检结束后将当天的质检资料填写好。质检报告的填写也基本做到规范、清楚、准确、详实。

在质量把关环节,做到按照规范如实出具检测报告,严格按照标准抽检比例抽检,做到了不合格产品禁止入库出库,风险隐患能够及时识别整改,做好了日常应急演练。质检员在质量检验工作中基本做到了“严细认真、客观公正”。检验时严格执行产品的技术标准,对可检项目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作到了不错检、不漏检。

其次,在核查过程中根据进料单认真核对计划,对无计划以及料单与计划、实物名称、规格、数量不符的不予接受。对于入库工具记明进料日期、数量、厂家及联系方式,为接下来的工具跟踪追溯提供依据。对无计划等生产急用料,更加重视相关原始资料的保管和信息沟通,并做好记录。分管队长对相关工具的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进行了检查、备份。对班组报表、台帐进行监督管理,月度检查。

最后,作为优化源头档案的最后环节,质检室进行最后的核查梳理,确保工具录入及时准确,确保程序中各工具的收发存与库房一致。对每件工具的资料进行核对,确保工具“户口”无错误。对每件已经质检完的工具质检报告进行核对,确保质检报告如实填写。对已经质检完的工具,上传资料入网,确保“户口”的完整性。对质检环节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汇报,并且进行沟通,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2.2完善工具保管及回访节点,优化过程跟踪

过程跟踪就是利用发放交接签字、电话质量回访等方式,实现工具的过程跟踪。在源头档案建立后,我们就可以按照相应的“工具户口”进行归档、分类、发放、跟踪等工作。为此,制定了该节点的考核目标。

2.3完善修复工具“户籍档案”管理的优化考核机制

作业施工中,由于井内腐蚀介质及其它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井下工具不同的疲劳寿命。大多数的井下工具可以循环使用,一件旧工具“起死回生”,就相当于减少一件新工具的投放,可以为采油厂减少作业成本。三、推行TPM全员管理,实现设备分解分级管理

我们在设备使用方面,从把握设备管理与过程监控的协调性入手,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根据设备分级管理理论,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将其应用在设备管理中,主要从设备分级管理知识培训、设备及现场彻底整顿、设备分级承包、设备点检制度实施、设备预维修机制实施等几个方面进行。

3.1优化操作岗位人员管理,实施设备分级承包管理。

首先,在人员管理上,组织人员培训,制定设备分级管理推进计划。通过组织全体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学习分级设备管理知识使职工了解其内容,打破“我操作,你维修”的思维习惯。

其次,结合岗位不同层次、技能高低和职责范围,建立技师和高级工承包A类设备、中级工承包B类设备、初级工及以下承包C类设备的责任承包体系。

3.2优化设备目视化管理,推行设备点检机制。

点检机制是以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由于设备具有种类繁杂、设备结构复杂、操作人员技术等级不等、岗位不是永久固定等特点,导致每个操作人员无法对生产线所有设备完全了解,导致完全维护保养好设备不易实现。为了解决以上“短板”,制定设备点检标准。建立起维护保养周期分级的责任管理体系,通过设备故障记录统计对每台设备深入剖析,对设备每个构成件的维护保养进行量化规定,并将设备需要受控的点做成视板,在视板上标明受控点的正常运转参数、需要检查的内容、检查的意义和可能的危害。同时严格要求在岗操作人员每天对照点检标准进行维护保养、对关键点进行确认,只要这几个点受控制了,设备就不会影响生产,就不可能酿成大事故。

参考文献:

[1]叶庆欣.作业质量可视化控制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理论导刊,2012(S1):102-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施构建
品三口而知味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