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教育方法对初中班级管理的探讨

2017-12-19 10:49邓加蜜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班级管理初中

邓加蜜

【摘要】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情感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情感教育,接着分析了初中班级管理的基本现状,最后提出了初中班级管理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策略,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初中班级管理的整体成效。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03-01

近年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开展的势头十分迅猛,对于初中班级管理亦是如此。在传统的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始终把自己摆在一个权威者的位置之上,不可撼动。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之间始终隔着一条鸿沟,沟通交流的机会可谓是少之又少。在新形势下,情感教育方法成为了教育界的“新宠”,如何将情感教育法运用到初中班级管理中成为了每个业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概述

情感是一个人最本真的情绪流露,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态度认知和体验,人类的情感类型包罗万象,爱、憎恨、愤怒、欢喜等都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在教育领域中,将情感要素融入教学过程中,整个的教学都会变得与众不同。因此,情感教育主要指的是教师按照事先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展积极且富有情感的各项教育活动。通过情感的融入,学生的学习体验变得日渐丰满立体,进而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审美情趣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相对提升。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应试成绩之外,还应该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人生信念等进行重点关注。对于学生中表现积极的地方给予最热切的鼓励,而对于学生中不良的行为则应该给予严厉的纠正。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情感教育,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密和良性,情感教育的价值得以全面体现和彰显。

二、初中班级管理的基本现状分析

(一)初中班主任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高低不一

纵观现如今的初中班级管理,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欠缺是制约班级管理取得良好成效的瓶颈之一。不少的初中班主任并非专业科班出身,其都是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形势或者是机遇所致而开始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这部分班主任将班级管理看的十分简单,认为只要“管好”学生,学生“不犯事”即可。很显然,这种班级管理的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与现实的班级管理需求格格不入,亟待更新。此外,还有部分的初中班主任是专业的师范院校毕业,对于班级管理也颇有一套。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班级管理的模式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固定不变僵化守旧的方式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这也是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面临的一大主要问题。

(二)初中学生叛逆情绪激增,班级管理阻力明显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叛逆情绪初露端倪,这无疑成为了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一大主要障碍。叛逆是每一个人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阵痛期,无法避免也无法跨越。不少的班主任教师不能正确的看待学生的叛逆情绪,对学生采取高压式的管理模式。学生表现上好像对于班主任言听计从,但是私下的反叛情绪却变得更加强烈。这种“饮鸩止渴”式的班级管理方式无疑是最不明智的一种选择。

(三)家长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不甚配合

在我国,应试教育思想理念根深蒂固,家长更是深谙此道。因此,不少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常常抱怨家长不配合,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家长在家庭中长期向学生灌输“唯分数论”的理念,认为只要孩子应试成绩好,其他的道德品行等都不用放在心上。在家长错误理念的“鼓吹”之下,学生对于班主任开展的班级管理工作嗤之以鼻,把班主任的教导当成“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

三、初中班級管理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在班级管理中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与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不同,情感教育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之下,班主任应该学会逐步“放下身段”,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只有真心真意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学生才能打开心扉,将自己的所感所想与班主任进行分享。与小学生相比,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此时在情感教育方法使用的过程中突出“以生为本”至关重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和支持学生是情感教育方法的“四把钥匙”。

特别是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而言,情感教育方法的渗透和使用更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之下,后进生长期处于一个压抑的情绪状态之下,对于班主任的教诲“油盐不进”,班主任十分头疼。而在管理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之后,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在班主任教师春风化雨般的温暖教诲之下,学生体会到被尊重和被理解的力量,整个的班级管理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全新状态。

(二)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情感影响力

初中学生对于教师的崇拜和模仿虽然不及小学生,但是教师的个人影响力依然不容忽视,班主任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为和人格魅力。首先,班主任应该随时秉着为人师表的教育理念,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树立良好且具有正能量的榜样作用。同时,班主任教师正确的“三观”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班主任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其次,班主任应该在教学之余进行广泛的阅读,大量的阅读涉猎能够让教师的思想变得更加开阔,实施的情感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班主任与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

班级管理是一个需要多管齐下方能最终完成的系统工作。特别是在实施情感教育方法的过程中,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与沟通至关重要。家长作为学生的法定监护人,对于学生的了解比谁都要深刻的多。班主任应该建立与家长进行沟通的顺畅渠道,并将学生在校内的各种表现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通过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情感教育方法的使用往往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妙效果。利用当今互联网的便利,班主任可以建立一个与家长进行沟通的QQ群或者是微信群。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与班主任的信息交流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进行监督,建群之初,班主任应该明确群规,不予许家长的“越轨行为”,而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方法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每一个班主任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权利与责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步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通过情感教育方法的引导,学生的“三观”正确,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健康成长,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衣喜玲.从情感教育方法管理谈初中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J].中国培训,2016,(06):235.

[2]高丽,郭娟.情感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6,(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班级管理初中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