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适用原则

2017-12-19 16:46王慧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

【摘要】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古诗英译很难实现完全对等。除原诗格律、押韵、平仄和修辞等因素外,还要考虑译诗受众的读诗和审美习惯,翻译应力求做到传神达意,实现意境的传递和思想情感的交流。

【关键词】古典诗词;适用原则;意境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24-02

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优美的诗词向读者传递着诗意和美感,丰富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古典诗词的翻译。由于文化差异,原文和译文很难实现完全对等。许渊冲认为古诗英译时需要采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中国翻译家们提出的优化论、再创论等比西方的对等论更适用。由于诗词的意境是通过词语的使用附着上去的,它们会使读者联想起相关的画面,所以诗词具有独特的意境和韵味,用英文的对等词可能很难再现情境,不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一、古典诗词英译的适用原则

那么如何将中国古典诗词转换成英文从而实现文化和思想的交流呢?首先要求译者完全读懂原诗词,了解中国古代诗词体例,律诗的基本格律,诗词的押韵、平仄和修辞等。诗词是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抒发内心情感,译者需要联系诗人创作的背景来分析诗词的思想感情,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意境是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创造出来的,是形与神的和谐统一,好的诗词往往能体现“情因景生,景以情合,情景交融”的特点。译者赏析诗词时要从意象出发来体会意境,不要拘泥于一字一句的解释,而应该用想象和联想去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以求达到理解和鉴赏诗词的目的。

读懂原诗词领会了其特有的意境后,译者需要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将原语转换成译语。中国翻译史上许多译者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念,近代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对中国文学翻译及理论影响巨大。其他翻译家也提出了新的看法或标准,如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三原则,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镜说”。在古典诗词翻译方面,许渊冲及其译文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通过大量诗歌翻译实践提出了“意美、音美、形美”的翻译标准。许渊冲指出西方译文更注重形式对等,达意而不传情;中国文学翻译却要求既传情又达意,所以好的文学翻译需要满足三点“达意、传情、感动”。

二、经典古诗词英译实例

评价古诗英译需要分析译文是否再现了原文的意象和意境,是否再现了中国诗词独特的格律和押韵,是否忠实于原诗词,同时也要分析译者翻译时所运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林语堂认为中国诗歌往往渲染了情感,诗人通过一些具象的描写来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他提出了达意传神的翻译美学理论,以忠实、通顺和美为翻译标准,认为诗词翻译需要内容和风格并重,意境的传递应排在诗歌翻译的首位。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岭南时作词《西江月·梅花》,悼念随他到偏远之地却不幸故去的侍妾,借咏梅寄托哀思和情感。诗词原文: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林语堂的译文:Bones of jade,flesh of snow,/ May thy ethereal spirit stand unafraid,/ Though the dark mist and the swamp wind blow./ May the sea sprites attend thee,/ The paroquets and cockatoos befriend thee./ Thy white face doth powder spurn; / Vermilion must yet from the lips learn./ Flesh of snow,bones of jade,/ Dream thy dreams,peerless one,/ Not for this world thou art made.

这首词中的玉骨、冰姿、海仙、绿毛幺凤、素面、唇红这些意象中英文基本对等;那愁瘴雾、自有仙风、探芳丛、倒挂、翻嫌粉涴,洗妆不褪等动作则舍直译而取意译,以求译文受众能够理解作者的意图,因为如果直译可能导致西方读者无法领会原诗的意境,而意境一直被林语堂视作翻译诗歌时需要首先考虑的事情。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诗词的最后两行完全舍弃了原诗的意象,仅仅保留了原诗的意境,这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诗歌翻译无法完全对等,让人遗憾的地方。原诗的格律和押韵英译时也无法保留,林译采用了英文诗歌中的“三行连锁韵”,押韵格式为aba,bcb,另外插入两组二行诗,使译文更为英文读者所接受和喜爱。

许渊冲翻译诗歌时主张以诗译诗,通过浅化、深化、等化等方法,在意似、音似、形似的基础上,追求意美、音美、形美,使译文读者能够知之、好之、乐之。以许译李白的《静夜思》为例,诗歌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许渊冲的译文:Abed,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I fou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译和原诗在形式上比较相似,都是4行诗,为了更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许渊冲采用8音节、4音步抑扬格来翻译原来的五言诗,押韵格式为abab,实现了形似和音似。在形似和音似的基础上,许译基本上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做到了意似。从静夜思这首诗的翻译上能够看出许渊冲对三美的追求和实践。

三、结语

要把中國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文,首先需要分析原诗词的形式和神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词主旨。经典的汉语古诗词往往能够情景交融和形神合一,在将中文转换成英文的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缺失。古诗英译如果能兼顾形音意三方面固然上佳,但实际操作中困难不小,译者在取舍时应当将意境的传递放到第一位。

参考文献

[1]程永生.意美、音美和形美―许渊冲诗词翻译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黄宁夏.林语堂诗学观与诗词翻译策略[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6).

[3]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作者简介:王慧(1973-),女,四川威远人,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意境
春色满园
“唱”出来的作文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