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窗的美学意义探寻

2017-12-19 15:34蒋晚霞
大观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古诗词

摘要:窗不仅是通风采光的建筑构件,而且富有观景抒情的审美性,成为诗词中高频率描绘的重要意象,其中蕴藏着传统的文化审美观念。实用性的窗与精神性的诗词结合,由通风采光到赏景抒情、由物质到精神,并逐步达到从建筑构件向审美价值的升华,窗由此成为具有美学价值的意象。本文将以古代诗词为视点,去探察窗的美学意义和其富有的文化内涵。从窗自身的形态美、意境美等方面分析窗所富有的审美内涵与价值,跨越窗的物理层面,探寻其更深层的外延空间。

关键词:窗;古诗词;文化内涵;美学意义

窗户是建筑的眼睛,窗在建筑立面上形成了审美的视点,通过功能与审美的结合,给人和谐的视觉感受。每扇窗都恰似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正讲述着不同的故事。诗人们则用善于发现的双眼,捕捉到窗的独特美,并为我们开启了丰富多彩的窗世界。

“欲过清明烟雨细。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欧阳修 《蝶恋花》);

“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柳宗元《赠江华长老》);

“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李白《寄远十一首》其八)。

诗词里的窗景如同一幅幅佳画,窗外有清明的烟雨、飘舞的落红、竹林的清风、寂静的明月——花香浮动,虫鸟低鸣。但相较于图作而言,窗画却是立体的,是活色生香的。以窗框景,虽是展现出景物的一小角,而窗格间的空隙透漏出时隐时现的景色,半遮半掩之间,恰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之美。小小的窗户提供着独特的视点,又体现了以小见大、惹人遐想的审美趣味。胡晓明《月印万川》的书中写到:“倘若没有小窗,那么,湖水、瀑流、日照、高树都不过是一些孤立的风景元素,彼此之间缺乏一种有机的生命联系。”自然界中的远山、湖水、树木等,在窗的剪裁下融为有机的整体,突破窗内空间的限制,融入窗外自然空间的美学趣味。窗提供这样一个视点,将内外的风景联系起来,人与外部空间有隔有通,窗内的主人和窗外的景色,已浑然一体了,这正体现出了内外通透的美学。也是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精神的展现。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体,而窗则成为人与自然共感的通道,使人与天地获得了心灵对话。

让诗人们如痴如醉的并不是窗的本体意义,而是透窗而过的风、光影和大自然的美,窗使诗人发现和开启这些美,并体悟其中蕴涵的生命哲思。诗人凭窗远眺,看到广阔的宇宙、壮丽的山水。杜甫望到“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窗含之景(《绝句》),诗人在斗窗之间,俯览天地万物,感受自然韵律,展现了以小见大的文化精神。在这些含义隽永的诗词背后,是诗人对窗空间美学的思索,并以独特的视角为窗注人了文化内涵。

窗的审美意义除了在空间方面有所体现,还体现在窗和周围的环境组合成了不同的抒情场景:“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窗前还摇曳着梅花的疏影,恰如一缕缕剪不断的乡愁;诗人借窗,思念家乡、亲友,把窗已经上升到一个具有“家园”“故乡”“情感”等多层象征的艺术境界;“灵凤山前花片飞,读书窗下碧云栖。”(林宪《丹丘书怀》)呈现出诗人于窗下读书的闲适情趣。窗里上演着一幕幕鲜活的人生场景,诗人将其提炼为诗化美学的境界。窗之美,不仅体现在它已物化为一种审美符号,且升华为慰藉心灵的文化意境。

从上述的分析能够体会出窗具有多重的美感:

一、形态美

随着建筑水平的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窗的种类逐渐增多,装饰日趋精美。窗上雕刻精巧绮丽的花纹,还伴随帘、纱等轻盈柔美的装饰物,通过象形、借喻等手法,创造出各式图案:花虫鸟鱼、夏荷秋菊、神话仙人,世间美景皆可表现于窗上。窗的图案分布也体现着韵律之美,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排列方式,统一之中又蕴藏着变化。窗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传达出美好的祝福与愿景。于小小的方寸之中,折射出大千世界。窗的美启迪诗人们去挖掘窗的审美价值,将自身的心理体验投射于窗,实现了从物质到精神的转换。

二、意境美

春夏秋冬、阴晴圆缺,都与窗不可分割,共同组成了鲜活的自然世界。人们即使在室内,也能听闻山林间的虫鸣与花香,感受到自然界的悄然变化。若走出窗外,行走于大自然中,即使不用眼观耳闻,用心感受也能顿悟天地间处处有窗的奥妙,天地间的窗超越单纯的物理空间,迎来的却是更广阔的精神天地。诗词中的窗,让审美主体与对象间既能情景交融,又能保持恰当的距离,体现着窗丰富的层次美。古人借窗表达自身的情感寄托,窗也成为人们观景怡情不可或缺的审美方式。

三、音效美

窗即使關闭,却阻隔不了声音的传递。“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白居易《夜雨》),雨打芭蕉,以动衬静,静寂中有生机流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诗人将人世沧桑都融进雨声中,而声音也诉说着窗内人的悲愁。雨声何曾有过变化呢?变化的不过是诗人内心的情感。窗传递出的声音,已经转化为人们对自然的诗化感受,对人生的思想感悟。

四、情趣美

诗人常在窗前种植带有文化内涵的植物,譬如:梅、兰、竹、菊、芭蕉等,欣赏这些花草的色泽美、香味美,体现着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趣味、生活方式和欣赏美的眼光,亦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的写照。“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人回想起与友人在窗下剪烛的情形,成为漂泊他乡时慰藉心灵的一抹温暖。“玉露初零秋夜永,幽香直入小窗纱。”(蔡伸《浣溪沙》)月光洒进窗内,微风送来阵阵花香,有柔和朦胧的美感。这些美感产生,诗意的获得,都是透过这一方优美的窗。诗词中这一扇扇或开或闭的窗,精美、幽静、又意味深长。

窗里窗外,寄托着诗人的悲欢离合。当诗人将自己情感注入窗中,便创造出多重审美意义和富有文化意蕴的窗形象。一扇小小的窗赋予我们各种美的感受,蕴含着不同的审美价值和传统文化。人们透过窗感受外面的世界,探索与自然的联系,达到情感与自然的水乳交融。中国传统文化提炼出了窗意象,窗也折射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窗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丰富和记录着我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宗白华.大光云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蒋晚霞(1993-),女,汉族,四川省南充市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空间与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猜诗词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