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一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高密市局对全系统执法力量进行整合,优化监管资源,集中优势监管力量向食品安全风险高的学校食堂和技术要求高的食品生产企业倾斜,创新监管措施,实行专业监管,有效保障了重点领域的食品安全。
系统整合后,食品安全监管任务面广、工作量大,而专业执法人员缺乏,执法交叉、力量分散、执法力量明显不足的矛盾突出,针对这些问题高密市局加强专业化监管队伍建设。一是集中优势力量,提升执法专业化水平。按照“术业有专攻,监管有专职”的原则,集中优势力量,突出监管重点,分别成立学校食堂和食品生产企业监管中队。二是实行领导“包靠”责任制,提高执法办案能力。安排1名正科级、1名副科级领导负责两个监管中队,2名副大队长各自“包靠”1个中队,提高了中队执法能力。三是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升日常监管能力。优先安排专业水平高、办案能力强、年轻有为的干部职工充实到两个专业执法监管中队。
针对学校食堂、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工作特点,该局进行专题研究,实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水平。
在学校食堂推行“四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和“5321”内部管理模式。“四位一体”就是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教育部门组织管理责任、食品监管部门监管责任, 共同搭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保护屏障。“5321”内部管理模式中,“5”是指常组织、常整顿、常整洁、常规范、常自律管理法,“3”是指对使用的食用油、调味料、食品添加剂三类食品进行公示,“2”是指家长代表和学校负责人轮流陪吃,“1”是指提倡配备一套快检设备。
在食品生产企业中率先实施量化星级管理。运用风险管理原理,设计食品质量安全评估体系,从科学、客观、公正的角度对食品生产企业作出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以量化的数据准确反映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风险程度,并据此对企业进行星级评定。根据量化星级评定情况确定监督检查频次,星级以上企业原则上一年不少于1次,未获得星级企业原则上一年不少于2次。
加强部门联动,形成专业化监管合力。一是在学校食堂专业化监管过程中,重点加强与教育部门的配合与联动。学校食堂监管中队与教育局艺体卫科密切联系,共同研究制定食堂安全保障措施。联合下发文件,把食品安全列入学校的年度考核,定期进行联合检查;通过联合组织季度检查,评出典型示范学校,召开所有学校食堂分管领导、食品管理员的反馈会,示范学校代表介绍经验;联合落实“问题整改销号制度”,针对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分类逐项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合理分项,编号登记,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整改到位,建立“销号台账”,做到整改一个、核销一个;联合组织学校间的观摩活动,带动共同提高。二是在食品生产企业专业化监管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组织的作用,开展行业调查、风险排查等活动,加强与商务部门、公安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专项整治等活动,凝聚食品安全监管合力,积极推动监管资源向生产监管集聚,着力提升食品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
集中优势力量推行专业监管,实现学校食堂监管工作新突破。一是提前介入,提高监管主动性。积极主动地与镇街党委政府和教育局沟通,全程参与到学校食堂建设的图纸审查、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和投入使用中,积极做好预防性监督工作,让建设方少走弯路,减少资金浪费,确保加工场所的流程布局、硬件设施设备一步到位。二是推行“明厨亮灶”工程,监管途径实现新突破。在厨房各个加工车间安装摄像监控装置,在餐厅安装大显示器,厨房硬件设施和加工过程对外展示。同时,视频传输到高密市局电子化监管平台,并由专人负责远程监控。目前,已在所有高中食堂和城区初中食堂开展“明厨亮灶”工程和远程监控模式,其他学校将逐步推行,有效解决了人员、装备条件不足与监管企业面广量大之间的矛盾。三是快检进学校,技术监测覆盖面实现新突破。与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学校食堂建设快速检测室的通知》,要求在全市中小学建立快检室,并制定了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网络系统、人员选配、制度规范建设标准。目前,6家高中食堂、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快检室和18家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快检室已设立完毕,并投入使用。
“管扶查”并举,食品生产企业专业监管实现新突破。一是信用档案管理规范实现新突破。机构改革伊始,高密市局对全市81家生产企业建立了完整的纸质档案和电子信用档案。二是学习培训实现新突破。食品生产监管中队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帮扶,坚持每周针对每个品种组织一次学习研讨会,针对具体品种的工艺、关键控制点、常见的风险隐患进行学习和讨论,把新修订的法律规章制度以及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集中研究讨论并组织考试,迅速提高了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执法办案实现新突破。对全市81家食品生产企业,每家企业每年至少进行2次现场检查。2016年共立案30起,已结案30起,罚款数额达35万元。着重查处大案要案,通过外出协查,请求公安机关、电视台配合等方式,对2家生产企业和1家由投诉追溯到的流通企业进行了严厉处罚,对食品生产环节的违法犯罪行为起了极大的震慑作用,维护了食品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生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