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之父”

2017-12-18 21:35王丛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赫尔巴特教育学心理学

王丛

赫尔巴特(1776-1841),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一、赫尔巴特的生平

1776年5月4日,赫尔巴特生于德国奥尔登堡的一个司法官家庭。幼年的时候得益于母亲和家庭教师的共同教育。

1794年,赫尔巴特进入耶拿大学,期间他研究康德、费希特、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等人的著作和学说,这对他以后的思想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他的统觉理论就是在莱布尼茨的微觉统觉说、康德的统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797年初,他还没有修完大学课程,就应聘去瑞士做了贵族冯·斯泰格尔的家庭教师,教育他的三个孩子,到1799年。这两年左右的教育实践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在赫尔巴特的生命中却极为重要:他培养了对教育的兴趣,积累了宝贵的教育经验,尤为重要的是,在此期间还与瑞士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相识,参观了裴氏在布格多夫的教育实验,受到他教育思想的很大影响。1800年到1802年,赫尔巴特主要在不来梅宣传和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

1802年,赫尔巴特在哥丁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且留校任教,到1809年。期间,他先后撰写了《裴斯泰洛齐教学方法之批评》等研究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著作,并开始提出了自己的“科学教育学”的基本学说,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写出了他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普通教育学》。

1809年,赫尔巴特应聘担任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与教育学教授,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教育问题,先后写出《心理学论文集》《心理学教科书》等著作,他还创立了教育研究所,并设立附属的实验学校,训练教师,指导教学,来运用、验证他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这样明确地、有意识地建立实验基地来运用、验证研究成果的做法,是赫尔巴特的创举,虽然在他之前,裴斯泰洛齐也有过类似的做法。赫尔巴特也因此进一步充实了他的教育理论,使其更趋完整,从而有了他的《教育学讲授纲要》《普通教育学纲要》等教育学著作的问世。

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极为丰富,很多方面都有开创性的意义。

(一)使教育學成为具有科学性的学科

赫尔巴特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在他看来,教育学要具有科学性,而要让教育学具有科学性,就要以哲学和心理学作基础。他说:“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除了哲学和心理学,伦理学在他教育科学的构建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普通教育学》的主要内容有三个大的方面:教育的目的、教学、道德教育。教育的目的以哲学为基础,教学理论以心理学为基础,道德教育以伦理学为基础。也因此,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他本人则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现代教育学之父”。

这三大基础中,以心理学更为重要,他说:“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应当说是心理学首先记述了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在这方面,他做到了相当精细的地步,把心理学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著有《论数学应用于心理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二)提出了两元的教育目的论

人既是社会的成员,又是一个个体,这就是人的属性的两重性,由人的两重性决定。人们对教育的目的的认识,也有两个角度:

一个是社会需求的角度,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懂得并遵守社会规范。亦即,通过教育使一个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在中国,教育的这个目的,被诠释为“明人伦”。在西方,如柏拉图,就认为教育是建立和巩固“理想国”的工具,而教育的目的要适应政治目的,要培养哲学家和军人;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民主政治所需要的公民;夸美纽斯则似乎说得更为恰切:“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前一个“人”,就是自然人,后一个“人”,则是社会人。

一个是个体发展的角度,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如: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儿童的本性,使其身心得到充分地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的天赋才能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发展,成为有智慧的有德行的、身体健康、能劳动的人;怀特海则在他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这两个角度有密切的联系: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其实也是人的自我发展;而人的自我发展,也有助于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角色定位。

但是,二者之间也有区别,主要是侧重点不同。过分地强调社会需求,可能会压抑某些人个性的发展,如我国上世纪,一度要求社会成员要做一块“砖”、一枚“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就拧在哪里,显然忽视了个体的兴趣愿望,从而给个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过分强调个体的发展,也有可能造成个体愿望和社会需求的背离:社会上的一些岗位可能没有人去做,而一些个体的个人愿望又无法成为现实。

在赫尔巴特之前,教育家对教育的目的的阐述,往往是单一的:或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或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赫尔巴特与他的前辈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提出了两元的教育目的论,把两个角度都兼顾到了。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有两种,他说:“学生未来目的的范围……可以分为:一种纯粹可能的目的领域,一种完全与此区分开来的必要的目的领域。”

所谓可能的目的,是个人在某项职业范围,亦即某种社会需求内活动的目的,这种目的是近期的。

所谓必要的目的,也称为道德的目的,这是长远的,也是最高的目的。赫尔巴特所谓的道德,与我们理解的道德似有很大的不同,与兴趣、性格有密切的联系。他的《普通教育学》第一编“教育的目的”,第二章“真正的教育”第二个问题,论述的就是“兴趣的多方面性——道德性格的力量”,在第七个问题“略论真正教育的措施”中,赫尔巴特说:“人们首先应通过扩展了的兴趣来改变个性……然后才可以设想个性有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律发生应变的可能……”因此,我们有理由说,赫尔巴特所谓的“道德的目的”,至少包括我们所说的发展个性的教育目的。endprint

赫尔巴特的两元教育目的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新课改以来,有些专家片面强调教育促进个性发展的目的,而忽略了社会需求方面的目的,从而产生了一些负面的作用,突出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受教育者的责任意识淡薄。

赫尔巴特强调,教育科学要以实践哲学为基础,这也同样是值得当下的中国教育借鉴的。这一点放到下面讲学生管理时再说。

(三)提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为近代课程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赫尔巴特认为人具有多方面的兴趣,而课程,应该根据人的兴趣来设置。

他首先把人的兴趣分为两大类:自然的和社会的。他又把每大类的兴趣细化为三种,每种兴趣后设置与兴趣相适应的课程。

属于自然的兴趣有:

经验的兴趣,亦即关于认识事物“是什么”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为物理、化学、地理等。

思辨的兴趣,亦即思考事物“为什么”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为数学、逻辑学、文法等。

审美的兴趣,亦即对事物美丑善恶进行评价的兴趣,與之相适应的学科是文学、唱歌、图画等。

属于社会的兴趣有:

同情的兴趣,亦即关于人类交际知识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是外国语(包括古典语和现代语)和本国语。

社会的兴趣,亦即关于民族和社会知识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是历史、政治、法律等。

宗教的兴趣,关于研究人与上帝关系的兴趣,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是神学。

就这样,根据其“多方面兴趣”的理论,赫尔巴特提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这套课程体系后来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即使是现代的课程体系,也还深受其影响。

为了能把赫尔巴特的课程体系表述得更为清晰一些,我们列表如下:

设置课程,不是根据社会需要而是根据兴趣,这绝对是赫尔巴特的一个创举。这个创举的深远意义还远远没有被人理解。譬如,既然可以根据兴趣设置课程,那么,可不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其实施教育呢?果能如此,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学矛盾,师生矛盾都会消弭于无形。当然,这是需要讨论的,因为这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相悖,且操作起来也颇有难度。

(四)构建了“四阶段”的教学模式

“模式”也叫“模型”“范式”,是较为稳定的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类推之,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较为稳定的结构和程序。

教学模式的萌芽是很早的,公元一世纪的昆体良,就曾提出三个递进的学习阶段:模仿—理论—练习,类似后世的归纳法或说是例规式的教学方法,这可说是教学模式的滥觞。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提出了教学四环节:观察—记忆—理解—练习。

赫尔巴特很重视教学模式的构建,他在《普通教育学》第二编第四章“教学”的第二个问题“教学的步骤”中,引用了荷马的诗句:“什么是我首先选取的,什么是其次,什么是最后”作为题记,并强调说“什么是必须相继地,并一个通过另一个地发生的;什么是必须同时地,并各借助本身的以及原始的力量发生的。这些问题关系到一切工作,一切计划……”

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与前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建立在与哲学、心理学密切相关的“统觉论”的基础上的。

所以,要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统觉”。

“统觉”这个概念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来的,赫尔巴特将其应用到他的教育学上来。他把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要素称为观念,当人们注意一个新事物,并使其占据意识中心时,便产生单个观念,单个观念与原有的观念结合,便形成观念体系,这就是统觉。而观念体系则被称为“统觉团”。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利用学生原有的旧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从而获得新观念的过程。这个意思,按近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说法,便是学习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以文解文,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单个观念,即今之所谓知识点;观念体系亦即统觉团,即今之所谓知识网络。

正是在统觉的基础上,赫尔巴特构建了他的教学模式。

首先,根据赫尔巴特的主张,统觉过程大致有三个环节:感官刺激产生单个观念,新旧观念分析联合,形成观念体系即统觉团。

这个过程具体到教学,就形成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四个阶段:

1.明了——明确新的知识(亦即单个观念);

2.联想——新知识跟旧知识,亦即新旧观念联系起来;

3.系统——作出概括结论,亦即形成观念体系即统觉团;

4.方法——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实验、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后来,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勒尔和赖因又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概念就更为明晰。与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比较,“预备、提示”对应“明了”,“联想”二者相同,“总结”对应“系统”,“应用”对应“方法”。

赫尔巴特构建的教学模式,因其有哲学与心理学的基础,反映了教学的一般规律,所以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的一些教学模式,大都受赫尔巴特的影响(实际上是受教学规律的制约)。如曾一度在我国占据统治地位的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与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模式,特别是与其升级版“五段教学法”极为相似:“组织教学”对应“预备”,“复习旧课”对应“提示”,“讲授新课”对应“联想”,“巩固新课”对应“总结”,“布置作业”对应“应用”。现在有人全盘否定凯洛夫的“五环节”,似有偏颇。即使是新兴的一些教学模式,也是如此。如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程序是: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自学”对应“明了”,“讨论、启发”对应“联想”,“总结”对应“系统”,“练习巩固”对应“方法”。

(未完待续)endprint

猜你喜欢
赫尔巴特教育学心理学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康德的统觉理论及其价值一文补正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教育学是什么科学
赫尔巴特:教育科学之父
感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