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志钢 李慧珍 邱 搏
(1,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组织营销研究中心 武汉 430072;3 国家开发银行湖北分行 武汉 430072)
●,V.,Vaškelaitis,V.,Pranckevi
企业同构问题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其应用
●寿志钢1李慧珍2邱 搏3
(1,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组织营销研究中心 武汉 430072;3 国家开发银行湖北分行 武汉 430072)
企业同构作为管理实践中的普遍现象,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现有文献分散且众说纷纭,无法为后续研究提供清晰的思路,也使企业无所适从,因而需要系统性归纳整理。本文全面梳理了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构建了企业同构问题的因果分析框架。作为企业同构领域首个整合分析框架,本文构建的工具不仅有助于识别同构领域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还能帮助研究者分析相关战略问题。为了展示该框架的工具性价值,本文还使用此框架识别了文献中的若干研究空缺,并试图解答了企业“求同还是存异”这一战略问题。
制度同构 竞争同构 合理性 竞争优势 分析框架
尽管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应通过差异化战略来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Barney,1991),却有不少学者发现,随着竞争的加剧,不同企业无论在内部组织架构还是在对外的战略行为等方面都会表现出同质化倾向。学界将这种同质化现象称为企业同构(firm isomorphism)。当前学者对企业同构这一普遍的管理现象给予了大量关注,但相关研究成果却相对分散且众说纷纭。例如,DiMaggio 和 Powell(1983)基于制度理论认为,企业同构是缘于模仿、强制和规范这三种制度压力,在寻求组织存在和战略行为的合理性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而Lieberman 和 Asaba (2006)则指出仅从制度视角解释企业同构过于单薄,还应从竞争战略视角来探究企业同构的前因,但是竞争同构的研究则非常匮乏,相关结论也散落在各学科分散的研究中,并没有形成体系。同时,对企业同构后果的研究则更为分散,不同研究往往基于不同理论视角对此提出了迥异的看法。有学者(如:Czinkota,2014)认为,同构对企业及社会具有积极影响,但也有学者(如:He,2016)指出企业同构所带来消极后果也不容忽视。这些矛盾的观点不仅妨碍了同构理论体系的建立,也让企业管理者无所适从。因此,散落于庞杂文献中的各类见解亟待系统归纳和梳理,以便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者提供更为清晰的研究思路,并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本研究首先综合了不同学派的观点,从制度和竞争两个视角系统梳理了企业同构的类型和相应的驱动因素;其次,本文还基于不同理论视角分别从行业和企业个体层面梳理了企业同构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上述两项工作帮助本文构建了一个阐明企业同构前因及后果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为了展示此框架的工具性价值,本文首先利用它识别了企业同构领域中若干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随后在所识别的三类问题中,聚焦于“企业战略选择应当求同还是存异”这一问题,运用该框架提供的理论逻辑试图对此问题进行了解答。
通过构建企业同构前因后果的分析框架,本文不仅阐释了制度同构和竞争同构的异同,还开创性地归纳了影响竞争同构的模仿、学习和标准压力,从而解释了二者形成机制的差异;而在产业和企业层面对同构后果系统性的归纳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明晰的分析逻辑。更为重要的是,整个分析框架不仅是对同构理论体系的构建,更能作为一种分析工具,为后续研究提供整合视角来识别与解答同构领域的研究问题,从而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发展。
图1 企业同构分析框架
现有文献从不同角度界定了同构的定义。Hawley(1968)首次提出了同构原理,他认为企业同构是环境制约的产物,环境多样性带来了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但面对相同环境的一组企业则会变得越来越相似。组织生态学派代表人物Hannan和Freeman(1977)则认为同构是组织种群为了更好适应外部环境而通过变异、选择、保留三个步骤进化而来的结果。Mizruchi 和 Fein(1999)认为制度同构是指组织为了获取在文化和政治权威眼中的合理性而故意创造组织结构和战略的相似性。在各种定义中,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是社会学派DiMaggio 和Powell(1983)的观点,他们认为同构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从过程来看,同构是促使面对同样环境条件的组织同其他组织趋同的强制性过程,从状态来看,同构是特定时间内处于相同环境下一组组织的相似性。
尽管不同学科对同构的概念存在争议,但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可以发现所有的定义都强调了一个重要特征: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构是组织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产物,脱离了外部环境压力则根本无法探讨组织同构这个问题。因而,根据企业所遵从的不同环境因素,可将企业同构分为制度同构和竞争同构两种类型。前者是在制度因素的压力下追求合理性而产生的企业同质化行为(DiMaggio & Powell,1983),遵循的是“制度压力—合理性”路径;后者是在竞争压力下追求利润、效率和竞争优势的同质化行为(Abrahamson & Rosenkopf,1993),遵循的是“竞争压力—竞争优势”路径。
制度理论认为企业的目的不仅只是追求经济效益,还应当追求自身的合理性,即企业行为应在社会系统所构筑的规范及其定义的系统内是可理解的,被期望的及恰当的(Suchman,1995)。在经营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完成生产技术性工作,还需要通过恰当的象征性方式向环境外部成员展现自身合理的形象(Suchman,1995)。研究表明这种“合理的形象”对企业的外部支持、生存几率、资源获取、获利能力和持续增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aghunath,2008;Kennedey & Fiss,2008;Mezias& Schloderer,2016),因此企业愿意为了建立其合理性而屈从于制度压力,同政治权威、行业规范、社会文化价值理念保持一致,以显示企业符合规范和逻辑的形象(Ruef &Scott,1998;Zhang et al.,2015)。由此可见,在制度压力下追求合理性是企业制度同构的重要动机。
尽管制度同构强调企业追求合理性的动机,但企业存在更重要的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仅从合理性动机出发并不能完全解释企业的同构行为。在生产经营中,企业首先要追求的应是企业的经济绩效(Lieberman & Asaba,2006),该目标要求企业能妥善地应对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模仿、学习等同构性策略则是企业用以构筑竞争优势,在竞争中维持或提高其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Boglind et al.,2011;Spreen,2016)。因此,在竞争压力下,以追求竞争优势为目标的竞争性同构也普遍存在。
制度同构与竞争同构内涵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制度同构与竞争同构内涵比较
制度与竞争同构的动机存在显著差别,因而促使企业实施两类不同同构战略的前因并不相同。制度理论认为模仿、强制和规范三种制度压力是企业制度同构的前因(DiMaggio & Powell,1983;Zhao et al.,2017)。而竞争战略理论则发现模仿、学习和标准三种竞争压力是企业竞争同构的前因(Lieberman & Asaba,2006;Boglind et al.,2011;Shin et al.,2015)
3.1.1 模仿压力
DiMaggio和 Powell(1983)认为模仿性压力是企业在面对目标、技术、方法与结果关系的不确定性时而感知到的模仿其他企业的压力。当一个企业面临原因模糊和解决方案不清晰的问题时,企业自主探索方案的成本会高于通过模仿获得解决方案的费用(Liu & Ma,2016),因此企业会选择模仿。不确定性程度越高,企业目标越模糊,模仿性压力越大,企业同构程度也越高(Heugens & Lander,2009)。在模仿性同构的过程中,企业倾向于模仿那些成功或具有合理性的企业(DiMaggio & Powell,1983)。新企业往往会从现有企业中挑选模板进行参考,而模板企业的多样性较低,从而导致了企业的同质化(DiMaggio & Powell,1983)。
3.1.2 强制压力
强制同构压力是指由企业所依赖的其他组织或所处环境的社会文化期望所施加的压力,具体表现在共同的法律环境、政府强制规定、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权威关系、资源供给方所施加的压力等诸多方面(Pfeffer & Salancik,1978;Brookes &Altinay,2017;Teo et al.,2003)。强制性同构压力主要源于政府影响和资源依赖两大因素:政府影响通过政府命令强制企业执行标准化运营程序或采用特定规则结构(Cahaya et al.,2015);资源依赖则指该企业依赖其所处环境中成员获取关键资源的程度(Pfeffer & Salancik,1978),资源依赖导致企业不得不服从其所依赖组织的威胁。政府影响和资源依赖越强,企业所面临的强制性压力越大,企业同构程度则越高(Heugens & Lander,2009)。
3.1.3 规范压力
规范性压力是指企业所面临的遵从专业机构、行业标准与常规等专业化行业规范的压力。影响规范性压力主要有专业化教育和专业化网络两大因素:专业化教育形成的规范压力源于正式教育(如大学教育、专业培训制度等)而建立的共同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职业经理人及其员工会形成相同的组织规范;专业化网络则是指跨组织专家网络的传播和流动(DiMaggio & Powell,1983),如行业协会在形成和传播行业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两种机制形成了大量具有相似性的人员,他们在不同企业占据相似位置,他们的增长、流动和网络形成了行业规范,并给行业内的企业带来遵从规范的压力(Tan et al.,2013)。
3.2.1 模仿压力
竞争性模仿压力是指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竞争地位而感知到的模仿竞争对手的压力。在不确定性低的环境中,企业出于竞争动机同样采取模仿行为(Lieberman & Asaba,2006)。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地位、降低行业的竞争强度或避免丧失竞争优势,企业往往会选择紧跟竞争对手的行动。Abrahamson和Rosenkopf(1993)同样也发现了模仿性压力同时会导致企业的制度同构和竞争同构。
环境不确定性是判断模仿性压力源于制度还是源于竞争的指标(Lieberman & Asaba,2006)。当环境不确定性低时,企业往往都有一个清晰的目的,也能准确地判断模仿所造成的结果,因此不太可能发生盲目的制度性模仿同构,而是出现目的明确的竞争性模仿同构。而环境不确定性高时,企业既能发生制度性模仿同构,也可能是为了避免丢失竞争优势而采取竞争性模仿同构行为。
3.2.2 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是指企业为了提高自身效率和效果而感知到的学习需求压力(Boglind et al.,2011)。标杆管理是企业通过学习行业内最佳管理实践来改进自身以提高绩效并保持竞争力的常用方法,而对行业内最佳实践的标杆学习必然会导致企业间战略趋同。聚合理论(convergence theory)认为学习会使得管理者采用相同的高效管理实践。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企业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流程以保持竞争力,因此尽管在初期各企业管理实践并不相同,但通过学习,企业管理会逐渐改变并最终与最佳的管理实践聚合(Form,1979)。
学习并不同于模仿,二者存在一定的区别。竞争性模仿同构是指企业基于竞争对手的行为做出的跟随性反应,以避免丢失自身的竞争地位或维持行业的共谋。它是一种被动的针尖对麦芒的策略性行为。而学习同构则是指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绩效而对行业内优秀的企业加以分析并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战略性行为。
3.2.3 标准压力
标准压力是指企业为了产品兼容而服从行业标准的压力(Shin et al.,2015)。具备网络效应的产品一般都存在着行业标准,此类行业标准保证了产品之间的兼容性,从而能扩大行业的网络效应(Cohen-Meidan,2007)。具备网络效应的市场是一种买方规模经济,从而网络规模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Besen & Farrell,1994)。与行业标准不兼容的产品不能加入现有网络中,因此无法给消费者带来价值,从而不被选择。不少研究表明当具备很大的网络规模时,劣势产品甚至能够打败优势产品(Kats & Shapiro,1986)。因此,为了赢得消费者,生产网络效应产品的企业必须服从行业标准,从而造成企业同构。
标准压力不同于规范压力,二者存在一定的区别。规范属于制度层面的因素,企业服从行业规范是出于对合理性的追求。而标准属于竞争层面的因素,企业服从标准是出于对市场效益的追求,为了赢得市场,企业不得不通过服从行业标准来实现产品兼容以加入现有网络。
企业同构的后果在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原因是不同文献在分析企业同构后果时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鉴于企业同构不仅会给同构企业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整个产业,下文分别在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对同构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梳理,并对相关研究所使用的理论逻辑进行介绍。
4.1.1 企业层面
当前文献主要基于制度理论、创新理论、产业竞争理论和前景理论,分析了同构在企业层面上可能存在的积极影响。
(1)提高企业内部效率。基于制度理论,学者从制度化模板的优越性和合理性角度出发,认为同构能提高企业的内部效率。首先,被制度化的模板通常代表着比现存的其他选择更好的商业方式,该模板之所以能推广是因为它能提高效率或保证质量(Westphal et al.,1997)。其次,由于资源提供者倾向于向被社会广泛认可的、采用“理性”战略的企业提供资源,同构企业更容易以优惠条款获取资源(Baum & Oliver,1991;Fisher et al.,2016)。再次,同构企业的行业地位能因具备合理性而提升,从而更能吸引高质量的联盟伙伴,减少搜寻合作伙伴的成本,并能更有效地利用联盟伙伴的资源(Washinton & Zajac,2005)。最后,同构化程度高的企业更能吸引专业化人才,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Dineen & Allen,2016)。同构企业在资源获取、合作联盟及人力资源上的优势都有助于企业内部效率的提升。
(2)提高缔约优势。制度理论还认为合理性是一种资源,能够增强企业缔约优势。合理性可以通过同外部“合理”的企业联盟而获得或得以增强(Raghunath et al.,2008)。为了迎合外部制度环境,“不合理”的企业可能会甘愿与“合理”的企业签订次优合约以建立合理性(Lin & Darnall,2015)。因此,具有合理性的企业能在缔约的过程中获得优势。相反,合理性欠缺的企业受制于劣势合约,在制定有效决策及绩效提升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因而面临着更高的失败风险(Yang et al.,2014)。
(3)降低研发费用和风险。创新理论从创新成本与风险的角度出发,认为同构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研发费用和风险。创新是企业竞争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它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建立独特竞争优势。然而,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也面临较高的成本和风险(Li & Hu,2015),一旦创新失败,可能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而通过模仿和采用行业内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成果,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和规避研发失败的风险。
(4)维持竞争对等性,降低竞争强度。基于产业竞争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现有文献认为同构能帮助企业维持其竞争对等性,降低竞争强度(如Garciapont et al,2002;Giachetti et al.,2015)。差异化和同质化战略均是企业应对竞争的方式,但差异化战略通常困难重重,且容易遭到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报复,因此,企业更常采用同质化战略以维持其竞争地位(Lieberman & Asaba,2006)。多市场接触(Multi-market contact)理论认为企业在一个市场上的差异化行为会遭到竞争者在其他市场上的报复,因此企业会相互克制,从而钝化市场竞争,增强共谋程度(Ciliberto & Williams,2014)。这种隐性合谋能够降低行业整体的竞争强度,减轻企业竞争压力。
(5)降低企业风险。基于前景理论的研究表明同构有助于企业降低风险。企业感知到的竞争劣势的威胁远大于企业感知到的同等竞争优势的价值,因此企业会避免失去竞争优势。在同构的过程中,随着同构企业的增多,企业有可能面临不进行同构的最坏情况——远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企业宁愿保持平均绩效也不愿承受掉入最坏情况之中的风险,因此同构是企业避免失去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Kahneman & Tversky,1979)。Abrahamson & Rosenkopf(1993)则发现在创新扩散的过程中,前期创新采用者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率,但后期创新采用者只是迫于制度和竞争浪潮压力,害怕失去合理性和竞争优势。面对失去合理性和竞争优势的风险时,企业只能跟随创新浪潮采用新技术。
4.1.2 产业层面
对同构在产业层面造成的积极影响,现有文献主要运用的是经济学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和网络外部性理论。
(2)增强网络效应。基于网络外部性理论,研究认为同构能够增强产业的网络效应。当同构企业提供相同或相似的能够产生网络效应产品时,行业标准得以产生演进,产品兼容问题得以解决,从而提升了企业所生产产品的共同价值,市场变得更有效率(Wu et al.,2016)。更进一步来看,同构带来的网络效应也能推动产业发展。陈建军(2004)在对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的研究表明较高程度的产业同构能形成稳定的产业水平分工及一体化模式,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4.2.1 企业层面
现有文献主要基于制度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和企业家理论,分析了同构对企业层面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
(1)模板不契合增加企业负担。制度理论基于模板耦合性问题,指出同构可能增加企业负担。在同构时,企业倾向于选择“合理”的模板进行模仿(Spreen,2016),但这种合理性信号可能存在误导性,缺乏实际参考价值。企业的发展受到自身资源和吸收能力(Cohen & Levinthal,1990)的限制,因此,企业应用外部模板的能力并不一致。如果盲目模仿外部模板,则可能导致自身能力与模板不匹配的问题,从而不但无法解决企业问题,反而会增加企业负担(Basu et al.,1999)。
(2)带来机会成本。基于机会成本理论,研究认为企业为了提高合理性所采取的行为或者进行的特定投资可能带来机会成本。如果同构所需要的资源在其他地方更具有投资价值,那么追求同构则会导致企业投资的失当,造成企业绩效降低(Bretto & Baden-Fuller,2006)。
(3)降低企业的创新精神。基于企业家理论,学者认为同构会降低企业的创新精神。在同构过程中,对于被模仿者而言,大量的模仿者导致企业创新收益被稀释,但创新成本并没有被分摊,因此将抑制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而对于模仿者而言,模板向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行为资源,使得企业不需要花大精力与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收益,从而导致企业的惰性,抑制企业的创新精神(Lieberman & Montgomery,1988)。
4.2.2 产业层面
对同构在产业层面造成的消极影响,现有文献主要运用的是产业集群理论和博弈论。
(1)从众行为引发资源浪费。基于羊群效应,研究指出同构产生的从众行为会引发资源浪费。随着同构过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采取类似的行为,甚至会产生羊群行为(Palley,1995)。然而,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这种羊群行为会导致重复投资或过度投资所造成的投机泡沫和资源浪费(He,2016)。夏兴园、李洪斌(1998)在研究我国产业结构时,指出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这种同构是一种规模不经济的重复布局,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2)造成产业能力陷阱。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认为同构可能造成产业能力陷阱。在同构过程中,如果被模仿的模板企业本身并不是很好的模板,而同构将使得产业内的企业均按照此不科学或次优的方向发展。此时,企业同构会造成产业能力陷阱,导致整个产业发展落后于其应有的水平(Pritchett et al.,2013)。
(3)降低社会系统的适应能力,增加产业集体风险。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产业风险视角,研究表明同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多样性,使得众多企业成为一个行动一致的整体,从而增加整个产业的集体风险。多样性的降低会导致行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降低,造成行业僵化,从而增加整个行业的集体风险(Schneiberg & Soule,2005)。
(4)诱发合谋。基于博弈论,研究认为同构易于诱发合谋。相似性会使得企业之间的交易变得简单畅通,从而会诱发合谋。博弈论认为企业通常通过采取相似的行为来限制竞争强度,维持隐性合谋(Chowdhury&Crede,2015)。行业内企业间的合谋不但会降低行业整体的增长潜力,还会导致消费者福利的受损。
基于对现有文献的系统回顾和提炼整合,本文从企业同构动机出发构建了制度和竞争同构的前因后果模型。由于提供了企业同构动机、前因及后果三条分析逻辑,该模型可作为一种理论分析工具用于识别有价值的研究领域,甚至对所识别的研究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下文首先利用此分析框架识别了三项值得探讨的研究问题,随后借助本模型所提供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逻辑,对企业“求同还是存异”这一战略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
5.1.1 竞争同构和制度同构的实证研究
从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出,现有关于区分竞争同构和制度同构的研究还只停留在概念层面。一方面,理论界缺乏对不同同构的前因分析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学者们对不同同构行为后果的研究也相对笼统,没有区分两种同构结果的差异。尽管均是行业内企业的同质化行为,但不同动机下的同构行为导致的后果也会有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后续学者应当使用实证的方式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5.1.2 跨行业同构行为的研究
从上述文献梳理中还可以看出,现有文献普遍聚焦于研究行业内的同构现象,而没有在跨行业的层面上对企业战略同构进行横向研究。事实上,同构的压力不仅仅源于本行业内,还有可能来源于其他行业。因此,企业的同质化行为不仅表现在行业内部,也有可能发生在不同行业之间。例如:20世纪9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TQM)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就是发生在跨行业层面上的(Kanji,1990);在我国当前的医药行业,尽管消费者仍然习惯于在实体店购买药品,受其他行业电子商务业务的影响,国内很多医药企业仍然在亏损的情况努力发展电商渠道(中国网,2014)。那么,这些跨行业同构的前因和后果以及其中的作用机理又会有何不同呢?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问题。
5.1.3 战略选择的两难:求同还是存异
由本模型导出的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企业的战略选择中,应追求差异化还是应实施同构战略。从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到,企业同构不仅能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合理性,还能直接通过提升竞争优势来增强其经济效益。然而,相关研究亦明确指出了同质化战略可能为企业带来的弊端,如:降低企业的创新精神、存在模板不契合的风险和机会成本等。与此同时,管理学中的一些经典理论也对企业同构的有效性提出了非议。例如:资源基础理论更强调差异化战略的作用,认为差异化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代理学派则认为,企业在面对制度压力时,不是只能服从制度压力选择同构,还可以进行制度创业(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为行业产生新的制度标准(Washington & Ventresca,2004)。那么企业在战略决策时,到底是应该求同还是存异呢?现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至今没有给出回答。
从模型中可以发现众多理论基于不同立场对企业同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但依然不能解答“企业应该求同还是存异”的问题。其中很大原因在于这些理论在分析时忽略了企业自身的权变因素。同构战略对不同的企业影响并不相同,因此对“求同存异”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从企业特征出发引入适当的边界条件。通过对当前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现有研究很少站在网络理论的视角来研究企业同构问题。然而,影响企业同构的重要因素来自于外部环境(外部竞争压力和/或外部制度压力),当前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显然是一个网络社会。因而,企业的网络嵌入特征很可能是影响企业同构或差异化战略效果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网络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的经济活动是镶嵌在社会网络关系之中的,该理论发展到今天,开发出很多用于分析企业外部网络环境的工具。因而,本文认为使用这一理论来分析企业的同构问题不仅是合适的(Krenn,2016),而且对发展企业同构理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因此,本研究将引入网络嵌入的两个维度——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Granovetter,1992),并继续借助本文提出的分析框架中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逻辑,试图解答企业在求同存异这一战略选择中的边界条件。
5.2.1 结构嵌入与战略选择
结构嵌入关注的是企业在网络结构中所处的网络位置,主要通过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进行衡量。一般来说,企业网络中心度越高、所占据的结构洞越多,表明企业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越重要,反之,则越边缘(Zaheer & Bell,2005)。结构嵌入会影响企业同构或差异化的战略选择。
从制度同构来看,本文提出的模型清晰地指出企业同构的一个重要动机是寻求合理性。中心企业一般都处于行业的领导地位,本身就具备较高的合理性,因而无需通过刻意的同构行为来达到目的;并且由于中心企业拥有大量资源,使其挑战现有制度环境,创建新的制度逻辑成为了可能。因而,中心企业往往无需通过同构来寻求合理性,而是通过制度创新来避免合理性的丧失(Lawrence & Suddaby,2006)。从制度同构的前因来看,在面对模仿压力时,边缘企业倾向于模仿“合理”的中心企业,而中心企业本身已是被模仿的对象,因而并没有模仿压力;强制压力来源于企业对外部的资源依赖,中心企业由于资源获取渠道的多元性(Zaheer & Bell,2005),相较于边缘企业对特定外部实体的依赖性更低,因而受强制同构压力的影响更小;中心企业由于更能吸引专业化的人才(Dineen & Allen,2016),一般也都是行业规范的引领者,因而相较于边缘企业,其规范同构压力更小。反之,边缘企业面临的模仿、强制和规范压力都更高,因而更可能采取同构战略。
从竞争同构来看,企业同构的另一个动机是在竞争压力下谋求竞争优势。中心企业比边缘企业拥有更多元且异质的信息渠道和合作机会,信息源的多样化、对不同信息的组合及同多方企业的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差异化(Zaheer & Bell,2005;刘雪锋等,2015)。因此,面对竞争压力时,中心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差异化战略谋求竞争优势,竞争同构动机相对较低;反之,边缘企业由于缺乏差异化能力,其竞争同构动机则会更高。从竞争同构的前因来看,由于中心企业和边缘企业存在创新能力的差异,中心企业的策略行为会给边缘企业带来模仿压力,但边缘企业的行为给中心企业带来的模仿压力则小得多,因为模仿并不是中心企业竞争的唯一途径;学习压力来源于同行业内优秀标杆企业的差距,中心企业在一般属于行业标杆,是边缘企业进行标杆学习的对象,因此学习压力相较边缘企业更低;标准构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它需要企业拥有广泛的关系网络,建立战略联盟,并同政府密切沟通(Marc,2004),因此对企业所处网络位置要求极高。中心企业相较于边缘企业占据了更好的网络位置,因而更易于构建标准。
从同构后果来看,中心企业已经在资源获取、合作联盟、人才吸引、缔约等方面占据优势,通过同构带来的积极效应并不明显,且刻意寻求同构还可能降低中心企业的差异化能力,带来机会成本;相反,边缘企业可以通过同构获得合理性并维持相对竞争地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命题1:中心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差异化战略,而边缘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同构战略。
5.2.2 关系嵌入与战略选择
关系嵌入侧重于网络中企业间直接联系的二元关系,通常以关系强度来衡量,通过关系时间、情感强度、亲密程度、互惠程度四个维度将关系嵌入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Granovetter,1992)。关系嵌入同样对企业差异化或同构战略产生影响。
强关系通常包含关系双方较高的情感契约及交互投入,这必然会提高双方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Zaheer et al.,2000)。从制度同构的前因可以看出,这种依赖性会提高企业的强制同构压力,使其趋于和所依赖的企业同构;同时,强关系网络通常在团体内部存在企业共同遵守的制度规范及规则安排(Lavie,2007),给企业造成规范压力;此外,处于强关系网络中的企业间交流更为密切频繁,会增强行业规范在企业间的流动,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制度同构。相反,处于弱关系网络中的企业对彼此依赖程度较低,需共同遵守的制度规范更少,专业化的行业交流也没有强关系下的企业密切,因而其强制压力和规范压力更小,从而制度同构倾向相对较低。
从竞争同构的前因来看,导致竞争同构的学习压力会影响不同网络中企业的战略选择。强关系由于信任及稳定程度更高,因而能传递更多复杂的隐性知识,这种隐性知识相较于一般性知识在企业学习中更为重要(刘雪锋等,2015),学习效果的提升会显著地增强竞争性同构对企业业绩的积极作用从而增强同构战略对企业的吸引力。相反,在弱关系的网络中,由于隐性知识的传递存在障碍,通过学习来实现竞争性同构并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略,因而会削弱企业实施同构战略的意愿。
从同构后果来看,强关系网络中的企业通过同构能有效地维持同其他企业的紧密联系,促进企业间的长期稳定合作,提高企业效率,并帮助企业维持自身的竞争地位;而差异化战略则可能导致企业间关系的破裂,招致报复,使企业绩效受损。而弱关系网络中的企业能通过差异化战略应对市场竞争,同构策略反而可能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降低企业差异化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命题2:处于强关系网络中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同构战略,而弱关系网络中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差异化战略。
本文通过对企业同构文献的系统性梳理,构建了制度与竞争同构的因果分析框架。随后运用该分析框架识别了三项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借助框架提供的分析逻辑探讨了企业在“求同存异”上的战略选择问题。本文的理论贡献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章不仅阐释了制度同构和竞争同构的异同,总结了制度同构的模仿、强制和规范压力,还开创性地在众多散乱的文献中归纳出了影响竞争同构的模仿、学习和标准压力,从而深刻解释了二者形成机制的差异;其次,本文基于不同理论视角在产业及企业层面归纳了同构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解释了不同研究看似冲突的观点背后的逻辑,给后续研究提供了更为明晰的理论基础;再次,本文构建的分析框架不仅是对同构理论体系的构建,更能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用于识别和解答企业同构领域的研究问题,推动企业同构的理论发展;最后,为了展示该分析框架的工具性价值,本文借助该分析框架的逻辑引入网络视角并进行分析,为企业解答“求同存异”方面的战略选择问题打开了一扇窗户。不仅如此,本文也有助于管理者在选择同构或差异化战略时理性思考,趋利避害,提高企业绩效。
通过综述,本文发现企业同构领域还有不少值得学者关注的研究方向:首先,现有文献缺乏对制度同构和竞争同构前因后果差异的实证研究,后续学者可以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其次,跨行业企业同构在管理实践中亦普遍存在,却少有学者对该问题进行探索,因此在跨行业层面上对企业同构展开研究可能给同构理论带来新的突破。最后,本文仅从网络视角分析了企业战略“求同存异”问题,后续学者可以探索更多的边界条件,对这一极其重要的问题做更深入的探讨。
[1]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 (2).
[2]刘雪锋,徐芳宁,揭上锋. 网络嵌入性与知识获取及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15 (3).
[3]夏兴园,李洪斌.对转轨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的理论思考[J].经济评论,1998 (6).
[4]医药电商井喷发展,药企自建平台多出现亏损[EB/OL].中国网,2014.http://finance.china.com.cn/industry/medicine/yyyw/20140915/2674946.shtml
[5]Abrahamson,E.,Rosenkopf,L. Institutional and competitive bandwagons: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s a tool to explore innovation diffusion[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 1993(3).
[6]Barney,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ofManagement, 1991(1).
[7]Barreto,I.,Baden-Fuller C. To conform or to perform? Mimetic behaviour,Legitimacy-based groups and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6(7).
[8]Basu,O. N.,Dirsmith,M. W.,Gupta,P. P. The coupling of the symbolic and the technical in an institutionalized context: The negotiated order of the GAO’s audit reporting process[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99(4).
[9]Baum,J. A. C.,Oliver,C. Institutional linkages and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1(2).
[10]Besen,S. M.,Farrell,J. Choosing how to compete: Strategies and tactics in standardization[J].The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1994(2).
[11]Boglind,A.,HällstÉN,F.,Thilander,P. HR transformation and shared services: Adoption and adaptation in swedish organisations[J].PersonnelReview,2011(5).
[12]Brookes,M.,Altinay,L.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somorphism in franchise networks[J].InternationalJournalofHospitalityManagement,2017(4).
[13]Cahaya,F. R.,Porter,S.,Tower,G.,et al. The Indonesian government’s coercive pressure on labour disclosures: Conflicting interests or government ambivalence?[J].SustainabilityAccounting,ManagementandPolicyJournal,2015(4).
[14]Chen,M. J.,Macmillan,I. C. Nonresponse and delayed response to competitive moves: The roles of competitor dependence and action irreversibility[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92(3).
[15]Chowdhury,S. M.,Crede,C. Post-cartel tacit collusion: Determinants,Consequences,and prevention[D].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Centre for Competition Policy Working Paper,2015.
[16]Ciliberto,F.,Williams,J. W. Does multimarket contact facilitate tacit collusion? Inference on conduct parameters in the airline industry[J].TheRANDJournalofEconomics,2014(4).
[17]Cohen-Meidan,M. The effects of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on competition: An event study of the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in the US cable modem market[J].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007(10).
[18]Cohen,W. M.,Levinthal,D. 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0(1).
[19]Deephouse,D. L. To be different,or to be the same? It’s a question (and theory) of strategic balance[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9(2).
[21]Dimaggio,P.,Powell,W. 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an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83(2).
[22]Dineen,B. R.,Allen,D. G. Third party employment branding: Human capital in flows and outflows following “best places to work” certifications[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16(1).
[23]Fisher,G.,Kotha,S.,Lahiri,A. Changing with the times: An integrated view of identity,Legitimacy,and new venture life cycles[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16(3).
[24]Form,W. Comparative industrial sociology and 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J].AnnualReviewofSociology,1979(5).
[25]Garciapont,C.,Nohria,N. Local versus global mimetism: The dynamics of alliance formation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2 (4).
[26]Giachetti,C.,Lampel,J.,Pira,S. L. Red queen competitive imitation in the UK mobile phone industry[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15(1).
[27]Granovetter,M. S.,Swedberg,R. (Eds.).Thesociologyofeconomiclife[M]. Boulder,CO: Westview Press,1992.
[28]Hannan,M. T.,Freeman,J. 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77(5).
[29]Hawley,A. Human Ecology .In: Sills,D.L.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thesocialsciences[M]. New York: Macmillan,1968.
[30]He,D. “Herdbehavior”inthecommercialbankcreditmarket[M].Financial Security in China. Springer Singapore,2016(7).
[31]Heugens,P. PMAR,Michel W. Lander. Structure! agency!(and other quarrels): A meta-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9,52(1).
[32]Kahneman,D.,Tversky,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JournalofTheEconometricSociety,1979(2).
[33]Kanji,G. K.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J].TotalQualityManagement,1990 (1).
[34]Katz,M. L.,Shapiro,C. Network externalities,Competition,and compatibility[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5(3).
[35]Kennedy,M. T.,Fiss,P. C. Institutionalization,Framing,and diffusion: The logic of TQM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decisions among US hospitals[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9(5).
[36]Klemperer,P. Equilibrium product lines: Competing head-to-head may be less competitive[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2(4).
[37]Kosuge,R.,Takahashi,N. The survival of market orientation through artificial selection[J].AnnalsofBusinessAdministrativeScience,2016 (6).
[38]Krenn,M.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grative institutional theory perspective[J].ManagementResearchReview,2016 (11).
[39]Lavie,D. Alliance portfolios and firm performance: A study of value creation and appropriation in the US software industry[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7(12).
[40]Lawrence,T. B.,Suddaby,R.Institutionsandinstitutionalwork[M]. The SAGE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Studies,2006.
[41]Lieberman,M. B.,Asaba,S. Why do firms imitate each other?[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6(2).
[42]Lieberman,M. B.,Montgomery,D. B. First-mover advantage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88(1).
[43]Lin,H.,Darnall,N. Strategic alliance 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J].JournalofBusinessEthics,2015(3).
[44]Liu,Q.,Ma,H. 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and innovation: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s WTO accession. Working paper,2016.
[45]Luo,J. L.,Hu,Z. H. Risk paradigm and risk evaluation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technology innovation[J].EconomicModelling,2015(44).
[46]Martínez-Ferrero,J.,García-Sánchez,I. M. Coercive,Normative and mimetic isomorphism as determinants of the voluntary assurance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s[J].InternationalBusinessReview,2017(1).
[47]Mezias,S. J.,Schloderer,F.Achievingminimalconsensusfornewindustries:Bringingisomorphismbackin[M]. London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16.
[48]Mizruchi,M. S.,Fein,L. C.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A study of the uses of coercive,Mimetic,and normative isomorphism[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9 (4).
[49]Palley,T. I. Safety in numbers: A model of managerial herd behavior[J].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Organization,1995(3).
[50]Preffer,J.,Salancik,G.Theexternalcontroloforganizations:Aresourcedependenceperspective[M]. New York: Harper & Row,1978.
[51]Pritchett,L.,Woolcock,M.,Andrews,M. Looking like a state:Techniques of persistent failure in state capability for implementation[J].The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2013(1).
[52]Rao,R. S.,Chandy,R. K,Prabhu,J. C. The fruits of legitimacy: Why some new ventures gain more from innovation than others[J].JournalofMarketing,2008(4).
[53]Ruef,M.,Scott,W. R. 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Hospital survival in changing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8(4).
[54]Schneiberg,M.,Soule,S. A. Institutionalization as a contested,Multilevel process[J].SocialMovementsandOrganizationTheory,2005(4).
[55]Shin,D. H.,Kim,H.,Hwang,J. Standardization revisited: A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 on standards and innovation[J].ComputerStandards&Interfaces,2015(38).
[56]Spreen,T. L. Does benchmarking encourage improvement or convergence? Evaluating north Carolina’s fiscal analysis tool[C]//2016 Fall Conference: The Role of Research in Making Government More Effective. Appam,2016.
[57]Stam,W.,Arzlanian,S.,Elfring,T. Social capital of entrepreneurs and small firm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of contextual and methodological moderator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14(1).
[58]Suchman,M. C. Managing legitimacy: 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5(3).
[59]Tan,J.,Shao,Y.,Li,W. To be different,or to be the same?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isomorphism in the cluster[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13(1).
[60]Teo,H. H.,Wei,K. K.,Benbasat,I. Predicting intention to adopt interorganizational linkages: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J].MISQuarterly,2003(1).
[61]Washington,M.,Ventresca,M. J. How organizations change: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support mechanisms in the incorpo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visibility strategies,1874-1995[J].OrganizationScience,2004(1).
[62]Washington,M.,Zajac,E. J. Status evolution an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evidence[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5(2).
[63]Westphal,J. D.,Gulati,R.,Shortell,S. M. Customization or conformity? An institutional and network perspective on the content and consequences of TQM adoption[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7(2).
[64]Wu,J.,Li,H.,Lin,Z.,et al. Competition in wearable device market: The effect of network externality and product compatibility[J].ElectronicCommerceResearch,2017(3).
[65]Yang,H.,Zheng,Y.,Zhao,X. Exploration or exploitation? Small firms’ alliance strategies with large firm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4(1).
[66]Zaheer,A.,Bell,G. G. Benefiting from network position: Firm capabilities,Structural holes,and performance[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5 (9).
[67]Zaheer,A.,Gulati,R.,Nohria,N. Strategic network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 (3).
[68]Zhang,J.,Jiang,Y.,Shabbir,R.,et al. How perceived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impact market orient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J].AsiaPacificJournalofMarketingandLogistics,2015(2).
[69]Zhao,E. Y.,Fisher,G.,Lounsbury,M.,et al. Optimal distinctiveness: Broadeni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7(1).
FrameworkofFirmIsomorphism:ALiteratureReview
Shou Zhigang1Li Huizhen2Qiu Bo3
(1,2.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 Research
Center for Organizational Marketing of Wuhan University,Wuhan,430072;3. China Development Bank Hubei Branch,Wuhan,430072)
A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management practice,firm isomorphism has been studied a lot. However,relevant studies are very scattered and have conflicting views,which not only hinders the future research but also confuses enterprise managers. So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field. In this article,we provid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firm isomorphism by reviewing existing research literatures pertaining to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institutional and competitive isomorphism. In addition,we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our framework by using it to identify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analyze firm isomorphism and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As the first integrative model of firm isomorphism,it contributes to isomorphism theory by providing a tool for identifying and analyzing valuable research questions.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Competitive isomorphism; Legitimacy;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alytical framework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2128)资助。本文亦为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寿志钢,E-mailmkshou@whu.edu.cn。
F270
A
专业主编:曾伏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