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胜绪 李 婷 马自星
(1,2,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武汉 430064)
互补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熊胜绪1李 婷2马自星3
(1,2,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武汉 430064)
本文探讨了互补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结合,开发了互补知识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测量量表。对252个企业样本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互补知识各维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的影响。(2)互补技术知识和顾客知识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各维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经营管理知识只是显著地正向影响企业感知技术机会的能力和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对企业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的影响是不显著的。(3)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在互补知识与研究开发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但在互补知识与新技术产业化绩效间没有中介作用。(4)资源整合能力无论是在互补知识与研究开发绩效,还是在互补知识与新技术产业化绩效间都具有中介作用。(5)在互补技术知识影响研究开发绩效和互补知识影响新技术产业化绩效,以及顾客知识影响研究开发绩效和顾客知识影响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的过程中,组织变革能力都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互补知识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 创新绩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技术创新中最重要的资源*Nonaka,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41-37.。技术创新中的知识包括核心技术知识和互补知识,前者是某一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后者是在创新中与核心技术知识共同起作用的其他相关知识,它包括互补技术知识、顾客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三个维度。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基于动态能力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的是企业变革现有的创新资源,调整组织惯例与流程,推动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能力,它包括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和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三个维度*熊胜绪,崔海龙,杜俊义.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探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60(3):32-37.。
互补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目前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互补知识的积累能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例如,Butler(2000)研究发现,顾客需求知识与技术创新机会的识别呈正相关关系。Lehrer (2007)的研究表明,研发活动得到其他研究机构的互补知识能有效地提高研发效率。另一种观点认为,互补知识的积累不利于提高技术创新绩效。例如,Thomke和Kuemmerle(2002)发现,互补技术知识会在原有的技术体系内给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机会,这使企业不愿离开原有的技术领域去开展突破性创新。Rothaermel(2001)研究发现,如果一项技术创新会导致核心技术知识和互补技术知识的贬值,掌握这些技术知识的员工就会为防止其人力资本贬值而抵制这种创新的实施。
互补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目前还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按照互补资产决定动态能力的理论观点*Teece,D. J.,Pisano,G.,Shuen,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533.,互补知识无疑是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一个因素。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这个概念虽然较新,但它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例如,Antikainen等人(2010)提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会导致突破性创新,因为具有动态创新能力的企业有较强的知识吸收能力,有利于企业探索新的信息。2014年,徐宁等人实证研究发现,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中小上市公司,其公司绩效与成长性高于一般公司。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将互补知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上探讨各类互补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以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为中介,通过研究其中介作用,揭示互补知识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这一研究是对互补知识与技术创新绩效现有研究的一个补充,也是对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作用认识的一个深化。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包括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过程以及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因此,本文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分为研究开发绩效和产业化绩效两个维度。前者是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形成的成果,后者是新技术的产业化活动形成的成果。根据导论中阐述的观点,本文将互补知识分为互补技术知识、顾客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三个维度,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分为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和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三个维度。本文认为,互补知识的三个维度不仅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两个维度有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产生间接影响。
现代技术创新具有的跨学科性质使互补技术知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生物医药是传统化学知识和生物技术知识结合的产物,智能制造技术是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融合创新的产物。3D打印技术更是融合了电子、机械、材料技术的创新成果。
顾客知识是顾客的欲望、感知、经验、价值、情境信息以及顾客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否满足等需求信息。顾客知识是企业重要的资产,Sanchez等(1991)认为,顾客知识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将顾客知识应用到创新过程可以减少重复研究,并大大缩短寻找和开发新产品的时间,获得市场先占优势。1995年,Atuahene-Gima提出,顾客是产品的使用者,将顾客知识整合到创新过程中,可以降低创新的失败率。
经营管理知识是管理者开拓和管理市场,选择或设计商业模式,组织与管理生产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许多学者强调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企业适应环境中的作用(Ambrosini,2009; Eisenhardt,2000; Tripsas and Gavetti,2000)。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知识不同,对市场的直觉和决策能力就不同。通常情况下,知识丰富的管理者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有更好的直觉,决策能力更强,也能更好地为新技术的商业化选择恰当的商业模式。这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的机率。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 互补知识的各维度对企业的研究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
假设1b:互补知识的各维度对企业的新技术产业化绩效有正向影响。
感知技术机会的能力形成于企业对顾客需求的了解和企业掌握的技术知识的多少。对顾客需求了解更多的企业,能更多地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一个在检测化学元素抵抗疾病的功能方面积累了更多知识的企业,就能发现更多的开发新产品的机会。拥有机械、电子、信息、自动控制、传感测试及软件编程等多种技术知识的企业,就能在数控(NC)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感知到更多的技术创新机会。经营管理知识丰富的企业不仅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有更好的直觉,而且能更好地构建鼓励人们寻找创新机会的体制与机制。
互补性知识是企业合作创新的前提。拥有各种互补知识的企业,更容易成为核心技术企业寻求的合作对象。无论是互补技术知识,还是顾客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一旦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它就具有整合核心技术知识和其他互补知识的作用。例如,通用电气并不是CT产品的核心技术的发明者,但它拥有的医疗产品设计方面的互补技术,对顾客需求的认知,以及在生产、人员培训、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经营管理知识是稀缺的战略性资源。依靠这些互补知识,它成功地整合了EMI公司的核心技术,使CT产品在通用电器生根、开花、结果。
组织的变革能力取决于经营管理企业的知识或技能*Ambrosini,V.,Bowman,C. What ar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are they a useful construc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0,11(1):29-49.。同时,市场经济中,组织的变革是由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的。互补技术知识和顾客知识多的企业,能更好地根据技术变革或市场变迁的要求适时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a:互补知识的各维度对企业感知技术机会的能力有正向影响。
假设2b:互补知识的各维度对企业整合创新资源的能力有正向影响。
假设2c:互补知识的各维度对企业适应环境的变革能力有正向影响。
技术机会感知能力强的企业能更好地响应技术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开发出市场需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及时将其产业化,获取其商业价值。经济全球化时代,最稀缺的不是创新资源,而是整合创新资源的能力。整合创新资源能力强的企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上整合创新资源,将好的创意变成有价值的新产品或新技术,也能从市场上获取有商业价值的技术成果,通过产业化占有这些新技术的价值。组织变革能力强的企业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更新技术创新的资源基础,改变落后的创新惯例与流程,提升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新技术的产业化绩效。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a: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各维度对研究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
假设3b: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各维度对新技术产业化绩效有正向影响。
能力的基础是知识,根据产业组织经济学提出的“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的理论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企业有什么样的创新绩效,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行为,而企业的创新行为是由企业的知识结构决定的。企业的知识结构不同,其感知技术机会、整合创新资源和变革企业组织的行为就不同,不同的行为体现出来的企业感知技术机会的能力,从企业内外整合创新资源的能力,以及根据创新的需要对组织做出合理变革的能力是不同的。这些能力的异同,会形成企业获取的创新机会和创新资源以及组织对创新的适应性的异同,从而会形成企业的研究开发成果和新技术产业化成果上的差异。基于这一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a: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在互补知识的各维度与企业研究开发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
假设4b: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在互补知识的各维度与企业研究开发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
假设4c: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在互补知识的各维度与企业研究开发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
假设4d: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在互补知识的各维度与新技术产业化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
假设4e: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在互补知识的各维度与新技术产业化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
假设4f: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在互补知识的各维度与新技术产业化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本研究提出互补知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变量关系图
对上述假设的检验是对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进行的。目前,中国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企业层面,技术创新都是重要的战略目标,知识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研究的企业包括各种规模、行业特点和产权结构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具有行业的核心技术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互补知识。近些年,这些企业也取得了明显的技术创新绩效。
问卷是通过广泛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开发的,采用的是李克特7级量表。问卷的第一稿是基于文献开发的。根据Sveiby(1997);赵静杰、张少杰(2005);陈晓红(2009);汤湘希、杨帆、田延平(2011)等人的理论观点,我们拟定了测量互补知识的14个题项。根据Teece(2007);林萍(2009);王菁娜、王亚江、韩静(2010);贺小刚、李新春、方海鹰(2006)等人的理论观点,拟定了测量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13个题项。针对这一稿问卷,我们向两个精通知识管理的专家咨询了互补知识题项内容的有效性,向两位精通技术创新管理的专家咨询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题项的有效性,向一位精通调查设计的教授咨询问卷总体结构的合理性。在根据专家意见修改之后,将调查问卷发送到部分目标企业,这些企业是随机挑选的,问卷发送对象是企业对知识管理或技术创新活动最熟悉的研发主管或主管技术创新的副总裁,并按照他们的意见对问卷做了进一步修改。数据的收集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的:一是面对面的调查收集。利用现场调查,访谈的机会收集数据。二是利用学校校友资源,通过E-mail向校友所在企业的研发主管和技术副总裁发放了问卷。三是通过问卷调查中介公司调查收集一部分问卷。
问卷调查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个阶段是预调研,向目标企业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5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分析,删除了因子载荷小于0.5的题项,其余的题项构成了本研究正式的调查问卷,题项见表1和表2。第二个阶段是正式调研。本次研究共发放了530份正式调查问卷,回收问卷308份,有效问卷252份,有效回收率为47.55%,剔除了56份填写信息不全或连续多题项填写相同答案的无效问卷。检验假设采用了252个企业样本。
(1)因变量。技术创新绩效是因变量,包括研究开发绩效与新技术产业化绩效。本文分别用“和同行其他企业相比,本企业所开发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数量较多”测量研究开发绩效,用“和同行其他企业相比,本企业新产品的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较大”测量新技术的产业化绩效。
(2)自变量。互补知识是自变量,在预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12个题项的量表,如表1所示。测量维度包括互补技术知识、顾客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
表1互补知识量表(N=252)
(3)中介变量。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中介变量,在预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11个题项的量表,表2所示。包括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和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三个维度。
表2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量表(N=252)
(4)控制变量。因为技术创新绩效还要受企业规模、企业的核心技术知识、行业类型和企业产权性质的影响,因此本文将这四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对控制变量的赋值情况为:①企业规模。本文用1、2、3、4、5依次表示50人以下、51~100人、101~500人、501~1000人、1000以上;②企业核心技术知识。本文用1、2、3、4、5依次表示很弱、较弱、一般、较强、很强;③行业类型。用1-11依次代表电子电气、化工、机械、交通运输、能源、汽车、软件与通信、新材料、冶金、医药、其他行业。④产权性质。用1、2、3、4、5、6依次代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三资-内资控股、三资-外资控股、其他企业。
本文运用SPSS19.0对互补知识量表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结果显示,每个构念的Cronbach’sα值均大于0.60,表明两个量表都有较好的信度。由于问卷是根据深度的文献回顾和现场访谈设计的,其构念的内容效度是理想的。运用SPASS19.0统计软件计算发现,互补知识量表的KMO值为0.889,大于0.800;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890.888,自由度66,统计显著概率P值为0.000<0.001,达到显著水平,适合做因子分析。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三个因子的公共贡献率57.63%,大于40%。因子载荷如表1所示,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这表明互补知识量表通过构建效度检验。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量表的KMO值为0.914,大于0.900;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1213.071,自由度78,统计显著概率P值为0.000<0.001,达到显著水平,适合做因子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提取出三个因子的公共贡献率55.446%,大于40%。因子载荷如表2所示,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这表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量表具有较好的构建效度。
表3显示了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各变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本研究假设初步得到支持。
表3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N=252)
注:***表示p≤0.001的水平(双侧)上显著。
回归结果分别显示在表4和表5中。表4中的模型1是研究开发绩效与四个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模型2是加入了互补知识的各维度变量的回归结果,其中,R2=0.408,F=35.604,p=0.000<0.001,回归方程显著,R2变动为0.258,模型的整体解释力上升。这表明,互补知识各维度对研究开发绩效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假设1a成立。
表4 互补知识与企业的研究开发绩效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N=252)
注:*表示p≤0.05的水平(双侧)上显著;**表示p≤0.01的水平(双侧)上显著;***表示p≤0.001的水平(双侧)上显著,下同。
表5 互补知识与企业的新技术产业化绩效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N=252)
表5是互补知识与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的回归结果。模型1是产业化绩效与四个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模型2中加入了互补技术知识、顾客知识、经营管理知识三个变量,R2=0.403,F=35.604,p=0.000<0.001,回归方程显著,其中R2变动为0.254,模型2比模型1的整体解释力上升。这表明互补知识对新技术产业化绩效也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的,假设1b成立。
互补知识的三个维度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的多元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回归模型显示,互补知识的各维度对企业感知技术机会的能力和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都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假设2a、假设2b得到验证,但对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而言,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是“互补技术知识”和“顾客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影响在置信水平0.05上是不显著的,这表明假设2c只是部分成立。
表6 互补知识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N=252)
以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为自变量,技术创新绩效的两个维度分别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N=252)
回归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对研究开发绩效都有显著影响,假设3a得到验证。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适应环境的变革能力对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的影响在0.000置信水平上显著,而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对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假设3b只是部分成立。
(1)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互补知识与研究开发绩效间的中介效应。表8中,模型1是研究开发绩效与四个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模型2加入了互补技术知识、顾客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中介变量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结果显示,R2=0.445,F=32.335,回归方程显著。其中R2变动为0.295,模型的整体解释力上升,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在0.000置信水平上显著,互补技术知识、顾客知识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起完全中介,经营管理知识对研发绩效的影响在置信水平0.05上显著;β=0.174<0.236,说明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在此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假设4a成立。模型3中,加入互补技术知识、顾客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中介变量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回归结果显示,R2=0.456,F=34.155,回归方程显著,其中R2变动为0.306,模型的整体解释力上升,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在0.000置信水平上显著,互补技术知识、顾客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假设4b成立。
由于经营管理知识对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影响不显著,检验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的中介效应时删除经营管理知识变量。模型4中,加入互补技术知识、顾客知识时,R2=0.386,F=47.308,回归方程显著。模型5中,加入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R2=0.425,F=38.900,回归方程显著,模型的整体解释力上升,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在0.000置信水平上显著。互补技术知识对研发绩效的影响在0.001置信水平上显著,β=0.226<0.345,这表明,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在此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顾客知识对研发绩效的影响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β=0.153<0.229,这部明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在此过程中也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假设4c成立。
表8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互补知识与研究开发绩效间的中介效应分析(N=252)
(2)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互补知识与新技术产业化绩效间的中介效应。由于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对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说明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在互补知识资产与新技术产业化绩效中无中介作用,假设4d不成立。在此无需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表9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互补知识与新技术产业化绩效间的中介效应(N=252)
表9显示,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互补技术知识、顾客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中介变量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这时的R2=0. 416,F=27.806,回归方程显著。其中R2变动为0.267,模型的整体解释力上升,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互补技术知识对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的影响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β=0.147<0.202,这表明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在此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顾客知识对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起完全中介作用。经营管理知识对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的影响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β=0.185<0.240,表明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在此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假设4e得到验证。
由于经营管理知识对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的影响不显著,检验中介效应的过程中,删除经营管理知识变量。模型3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互补技术知识和顾客知识,R2=0.380,F=45.592,回归方程显著。模型4是在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了中介变量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结果显示,R2=0.407,F=35.409,回归方程显著,模型的整体解释力上升,中介变量适应环境的变革能力在0.001置信水平上显著,互补技术知识对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的影响在0.001置信水平上显著,β=0.218<0.319,这表明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在此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顾客知识对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的影响在0.01置信水平上显著,β=0.186<0.250,说明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在此过程中也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假设4f得到验证。
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互补知识各维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影响。(2)互补技术知识和顾客知识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但经营管理知识只是显著地影响企业感知技术机会的能力和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对企业适应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这一发现说明,现代企业组织管理方式是受技术导向和顾客导向的,经营管理知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只有当企业的各种技术知识和顾客知识决定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需要组织做相应的变革时,组织变革才会发生。(3)技术机会的感知能力在互补知识与研究开发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但在互补知识与新技术产业化绩效间没有中介作用。(4)资源整合能力无论是在互补知识与研究开发绩效,还是在互补知识与新技术产业化绩效间都具有中介作用。(5)组织变革能力在互补技术知识和顾客知识与研究开发绩效和新技术产业化绩效间都有部分中介作用。
上述结论具有以下实践意义:(1) 互补知识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取得良好的创新绩效,就不仅要重视核心技术知识的积累,而且要重视互补知识的建设和积累。(2)不同创新导向的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的中介作用是不同的。对于研究开发为创新导向的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都很重要。对于以新技术产业化作为创新导向的企业,最重要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和组织变革能力。(3)经营管理知识对组织变革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它对企业感知技术机会的能力和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的影响是明显的。因此,要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知识的建设和积累也是必要的。
互补知识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的测量工具都还在探索之中,本文使用的量表是笔者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对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确定的。受掌握的文献资料的局限,对量表的测量题项的设计可能不够全面。同时,本研究的样本主要来自我国中部地区的企业,这样的样本可能有利于提高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但也可能会降低研究的外部效度。随着互补知识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深入,进一步检视和完善测量量表的题项,并从更多的地区获取样本,从而完善现有的量表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互补知识相同的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未必完全相同。在互补知识向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转化中,组织学习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受篇幅的局限,本研究没有考察组织学习的调节作用。将组织学习引入研究模型,进一步揭示互补知识向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转化的机理是未来研究的另一个方向。
[1]陈晓红,李喜华,曹裕.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4).
[2]贺小刚,李新春,方海鹰.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22(3).
[3]林萍.动态能力的测量及作用:来自中国企业的经验数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4).
[4]汤湘希,杨帆,田延平.企业知识资产价值贡献测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5]王菁娜,王亚江,韩静.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发展与维度测量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6).
[6]熊胜绪,崔海龙,杜俊义.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探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60(3).
[7]徐宁,徐鹏,吴创.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建构及其价值创造效应——来自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8).
[8]赵静杰,张少杰.知识资本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情报科学,2005,23(9).
[9]Ambrosini,V.,Bowman,C. What ar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are they a useful construc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Reviews, 2009,11(1).
[10] Atuahene-Gima,K.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on new product performance:A contingency approach[J].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1995,12(4).
[11] Butler,S. Customer relationships: changing the game: CRM in the e-world [J].JournalofBusinessStrategy, 2000,21(2).
[12] Eisenhardt,K. M.,Martin,J. A.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21(10-11).
[13] Lehrer,M. Organizing knowledge spillovers when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are interdependent: German biotechnology polic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TheJournalofTechnologyTransfer,2007,32(3).
[14]Mäkipää,M.,Antikainen,M.,Ahonen,M. Motivating and supporting collaboration in open innovation[J].EuropeanJournalofInnovationManagement, 2010,13(1).
[15] Nonaka,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Science,1994,5(1).
[16] Rothaermel,F. T. Incumbent’s advantage through exploiting complementary assets via interfirm cooperation[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1,22(6-7).
[17] Sanchez,R.,Mahoney,J. T. Modularity,flexibility,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product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 1996,17(S2).
[18] Sveiby,K. E.Theneworganizationalwealth:Managingandmeasuringknowledge-basedassets[M].Oaklard: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1997.
[19] Teece,D. J.,Pisano,G.,Shuen,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18(07).
[20] Teece,D. J. 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7,28(13).
[21] Thomke,S.,Kuemmerle,W. Asset accumulation,interdependence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Evidence from pharmaceutical drug discovery[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 2002,23(7).
[22]Tripsas,M.,Gavetti,G. Capabilities,cognition,and inertia: Evidence from digital imaging[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 2000,20(10).
AStudyoftheImpactsofComplementaryKnowledgeonCorporateTechnologicalInnovationPerformance——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ynamic Capability
Xiong Shengxu1Li Ting2Ma Zixing3
(1,2,3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College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430064)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on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ynamic capability.By means of combin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earch methods,we developed the measurement scales of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and dynamic capability of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from 252 enterprises show: (1) all dimensions of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2) Complementary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customer knowledge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all dimensions of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ynamic capability. But the management knowledge onl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erceived capability of technical opportunity and resources integration capability,and its impact on organizational change capability is not significant. (3) The perceived capability of technical opportunity has a mediating effect in the impact of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on R&D performances,but has no mediating effect in the impact of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on performance of industrialized new technology. (4)The capability of resources integration has a mediating effect both in the impact of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on R&D performance and the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on performance of industrialized new technology. (5)The organizational change capability has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in the impact of complementary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customer knowledge on R&D performance and performance of industrialized new technology.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Dynamic cap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5BGL036)阶段性成果。
熊胜绪,E-mailfirm2007@126.com。
C93-0
A
专业主编:陈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