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月仙
(山西省寿阳县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454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BAP的影响
韩月仙
(山西省寿阳县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45400)
中西医结合;类风湿关节炎;TNF-α;BAP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发于中青年,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2],可明显影响患者预后。目前,类风湿关节炎以药物治疗为主[3-4],但不同的药物配合取得的临床疗效有明显差别。笔者对6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寿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男34例,女32例;年龄28~71岁,平均(46.3±5.9)岁;病程2~17年,平均(7.5±2.0)年。观察组男35例,女31例;年龄27~72岁,平均(46.4±6.7)岁;病程2~18年,平均(7.3±1.9)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符合《内科学》诊断标准[5],经临床表征、实验室检测确诊,研究取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排除标准:合并器质性疾病、精神性疾病以及无法配合治疗者。
对照组应用西医疗法。醋酸泼尼松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123)口服,每次10 mg,每周1次;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57)口服,每次0.25 g,每日2次;甲氨蝶呤(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282)静脉注射,每次10 mg,每周1次。共治疗3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疗法。①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和经络理论行蜇刺。先采用蜜蜂尾部蜇针皮试,0.1倍蜂针量,初始剂量为1针量,每日1次,每日增加半针量,直至15针量,连续治疗60 d为1个疗程。休息7 d,再行治疗第2个疗程,休息10 d,再行治疗第3个疗程。②冻干蜂王浆胶囊(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7574)口服,每次0.25 g,每日2次,口服至症状改善。③根据患者不同证型配伍中药,辅以ZZF生物透皮剂(洛阳新坐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黔/贵械备20150019号)局部热敷,每日1次,连续治疗15 d。④给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74)口服,每次20 mg,每日2次,连续治疗3 d;再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3020279),首次肌内注射1 mL,次日增量到2 mL,每次2 mL,每日1次,连续治疗5 d,再更换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连续用药3个月。
治疗前后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检测,记录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等。
1.疗效标准[6]。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正常,实验室指标复常。有效:临床症状缓解,关节功能活动改善,实验室指标趋于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未见缓解,关节功能活动无改善,实验室指标异常。总有效=显效+有效。
2.结果
(1)治疗前后血清TNF-α、BAP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BAP均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TNF-α、BAP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BAP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类风湿关节炎可视为一种慢性综合征,表现为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患病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呈现进行性破坏,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导致残疾。研究认为[7-8]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与环境、细菌、病毒、遗传、性激素、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
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但不良反应较多,患者治疗依从性低,影响治疗效果[9-10]。中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由风、寒、湿邪气侵入人体所致,治疗可采用镇痛类植物中药或虫粉类药材治疗。采用蜂针、蜂王浆、蜂蜡疗法、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注射液)序贯治疗,可固本培元、祛风除湿、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营养骨质,发挥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障碍。
在类风湿关节炎进展过程中,血清TNF-α、BAP发挥着重要作用。TNF-α是由局部病变组织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分泌的,可进入外周血,其水平反映疾病严重程度。BAP是反映骨转换和骨形成的特异性指标,是由生长旺盛的骨骼成骨细胞合成分泌,其水平可直接反映机体骨质疏松状况,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的评价指标,临床价值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适用于临床。
[1]史晓飞,付建斌.应重视类风湿关节炎流行病学伴发疾病致残率及就医行为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7):433-436.
[2]陈丽君,高辉,许荐军,等.调节性B细胞与类风湿关节炎[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10):704-706
[3]刘宝,曾晓霞.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1):841-844.
[4]池里群,周彬,高文远,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5):2851-2858.
[5]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6]安香珍,杨红霞,邢燕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 TNF-α及 BAP 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2):2431-2433.
[7]魏蕾,姜林娣.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9):1548-1551.
[8]亓艳,张克,宋晓英.基因、环境和氧化应激在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及疾病过程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16,22(12):2296-2299.
[9]蒋利平.西医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5):107-108.
[10]阿依努尔·斯德克,高翠荣.西医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4,44(7):128-130.
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