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玮
生活教育背景下“八会”学习习惯的探索与实践
汪 玮
2016年起,威海市长征小学便将“八会学习习惯养成”确立为重点课题,举全校之力研究落实。说起“学习习惯”,并不是很有新意的工作,长征小学为什么要在这不具创新优势的项目上花大气力呢?下面就从思考与行动两方面加以介绍。
我校的特色是“生活教育”,几年来,我们一直在生活课程、生活课堂、生活实践等领域探索,努力让师生享受当下的校园生活,并可持续性地“迈好长征每一步,幸福生活一辈子”,进而完成对每个生命个体“人”的塑造。因为教育目标指向“人”,所以,教育的过程也必须关注“人”,要“以人为本”。
最初,我们一直致力于课堂模式的建构,经过一轮轮探索,确立了以“我”为核心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我”指的是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让课堂成为生命成长的地方。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主体意识较差,学习被动,思维不够活跃,离理想的生命课堂有明显差距。这使我们认识到如果始终聚焦于模式的建构,很容易在课堂教学的第一层境界循环,难以上升到关注人本的第二层境界,也很难拥有高品质的、生命力彰显的课堂。
究竟着力点在哪里?方向在哪里?我们反复研讨,把目光投向了区域层面多次提出的“学习习惯”。我们认为学生的活力未能激发,其重要原因是习惯养成这一基础打得不牢,导致学习注意力分散,自主发展意识薄弱,课堂效果自然不理想。只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生学会学习,方能激发“我”的活力,从而为生本课堂扫清障碍。
确定方向后,第二个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培养哪些习惯?具体着力点在哪里?我们认真研究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及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发放调查问卷,达成共识:“学习习惯”这一概念,应是多层面的,它既包括传统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也包括新课程理念下的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如善于质疑、学会思考、合作探究等。结合我校学生亟须解决的问题,我们确立了重点指向课堂学习的“八会习惯”,即“会倾听、会思考、会表达、会质疑、会欣赏、会合作、会总结、会应用”。
“八会习惯”以学习品质、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为三大维度,与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相呼应,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行动路径。它所要养成的不是零碎的杂乱的习惯,而是以习惯为路径,明确指向学习生活的幸福完整,指向一个人的人格塑造。通过“八会”的融合,让师生的学习生活从被学科割裂变得完整,践行“八会”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完整的学习生活。
落地,落实,就需要向下沉潜,把习惯养成落脚的地方夯实。我们紧紧围绕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方面,深挖精研,狠抓落实。
我们调研了“习惯不良的原因”,发现师生均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制定了《“八会”习惯训练要点指导纲要》,从“教”与“学”两方面引领。“教”的层面,指导习惯培养的方法,避免了教师的茫然无措;“学”的层面,明确了习惯养成的基础指标,并梯次化制定了低、中、高年级的阶段目标。在《“八会”习惯训练要点指导纲要》基础上,各学科再根据学科特点对总目标进行微调,明确学科目标;教师又在学校目标与学科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情再进行微调。目标的层层细化、精准定位,使双边研究更加有的放矢。
最初我们的计划是一月一习惯,一年内完成“八会”习惯的有序推进。但实践证明这是不科学的。2016年上半年,我们围绕“会倾听”“会思考”“会表达”三大习惯进行了研究。半年后发现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会倾听”“会思考”“会表达”又是所有习惯的基础,是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下半年是照原计划继续推进以求“完整圆满”,还是放缓脚步在原有基础上再研究、再实践?我们选择了后者。针对第一轮的问题,第二轮强化了校本培训,加大了检查评价力度,并积极创造成果展示机会。事实证明,经过两轮的稳扎稳打,学生习惯在螺旋反复中得到了有效培养。我们也总结出了这样一点经验:要想让习惯真正落地,必须根据科学规律、难易程度统筹安排,使习惯养成科学衔接、详略得当。
以“八会习惯”为主线,学生、教师、教研组、教师发展学校站点、学校五级联动,形成同心圆效应。
学生层面,“迈”好六步。工作之初,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行为,许多学生处于“被动培养”的状态,缺乏前进的内驱力,尤其中高年级问题突出。于是,我们推出了习惯养成“六步法”。第一步,澄清价值,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习惯养成的意义,使其内心产生动力;第二步,设定目标,以座右铭形式树立目标,如争当“习惯优秀学子”;第三步,制定计划,如“每节课至少发言一次,完整、响亮”,指向明确;第四步,有效执行,坚持按计划进行,做好自我记录;第五步,相应奖惩,自设一些小奖励或惩罚,进行自我肯定或训诫;第六步,悦纳坚持,提供机会让学生夸奖自己,鼓励长期保持。“习惯养成六步法”最初由教师引导,现在许多孩子已做得很好。
教师层面,“逼”中求进。工作之初,靠任务驱动,“逼”教师动起来。一是建立了博客群,每位教师在博客中设立“八会习惯”专栏,月初制定习惯计划,月中撰写习惯札记,4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不少于4篇,老教师不少于2篇,月底总结。并将教师博客链接在家校平台上,形成家校合力;教师之间也互相浏览、点评,取长补短;分管领导及时跟进查阅与反馈。可以说,每篇札记的背后都是教师绞尽脑汁的“想”和脚踏实地的“做”。二是开放课堂。每周至少安排三节录播教师开放课,教师至少听一节课,填写“习惯定点观测表”,在评价他人课堂的同时自我反思。这样的“写”和“听”,倒逼着每位教师扎下心去“想”、去“做”。现在,随着日益显现的养成成效,教师也逐渐由最初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作为”,学校也由“逼”到“放”,在札记撰写数量等方面逐步放宽,引导将习惯工作转化为教学自觉。
教研组层面“研”出智慧。习惯养成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发挥教研组力量。一是积极开展教研。每周三是固定教研日,平时各组分散教研,月末由分管领导组织集中教研。如何提高教研实效?我们不希望教研是形式主义走过场,是所谓资料积累的工具,我们希望它很轻松、很愉悦,能真正让教师汲取到智慧与力量。于是,“家常论坛”的教研模式应运而生。不用提前备稿、备课件,弱化资料积累,由一人实实在在地提出习惯养成困惑,其他人为其支招,像拉家常一样,你一个点子,我一个点子,汇集成点子超市,自由选择;或是你一个主意,我踩着你的肩膀更上一层、他受我的启发再登一层,在智慧碰撞中摞出了“金点子”。“家常论坛”深受教师的喜欢,挖掘出了很多优秀教师习以为常但青年教师如获至宝的“金点子”,也碰撞出了许多集体智慧的火花,成了习惯养成的助力器、加油站。二是认真组织习惯测评。每月的语、数、英科单元检测题中,融入本月习惯检测内容,通过做题将习惯养成显性化。检测后进行单项分析,查找不足,制定对策。
教师发展学校层面,“合”而为一。“教师发展学校”是我校打造的教师培训项目。以“会生活,懂生活教育”为教师发展目标,下设“精神家园”“生活课堂”等必修课、“艺术殿堂”“健康快车”等选修课、“起飞地平线”“科研在线”等提升课,各站点负责人均为一线教师,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引导智慧快乐地工作,清新优雅地生活。虽然各站点不同,但习惯养成的目标一致、方向一致。“精神家园”站点月初在校园群推荐与当月习惯主题相符的优秀篇目,并组织教师走进“心斋”,通过阅读汲取习惯养成智慧。“生活课堂”站点月初安排名师上示范引领课,领跑“八会”习惯养成;月末组织“课堂观察团”十位教师,分成五组走进全校29个班听课,填写课堂观测表,用实效和数据说话,给各班习惯位次排队,同步进行习惯常态课达标,划分三等。“科研在线”站点将周一定为“金点子共享日”,组织教师及时提炼经验做法,在飞信群里智慧共享;月末汇集成“金点子集锦”。“阳光地带”站点组织开展班主任驻班活动,听科任教师常态课,站在“第三方”角度冷静观察班级习惯现状。
学校层面,“把”住方向。学校在月初和月底发放家长、学生调查问卷,对比分析习惯的原始状态和完成情况,了解一个月的习惯变化。每月第一个周召开全体教师会,总结上月习惯的进展与成效,布置当月习惯养成重点,并由教学领导、骨干教师进行引领培训。通过这样承上启下的总结与反馈,及时调控工作的得与失。
五级联动模式的背后,不是工作的随意堆砌与累加,而是串起了“调、培、上、听、思、研、推、评”的科学合理的纵向研究,使习惯养成落地有声。
从学生、班级、教师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重在“激励”。制定了“荣誉超市”评比办法,设立“习惯优秀学子”的一级荣誉称号,激励学生争取至高荣誉。
对班级的评价重在“督促”。每月根据课堂观察团的位次排名,与“习惯银行”评价挂钩,给各班颁发60、45、30元不同等级的校币。既是激励,更是督促。对排名最后一名的班级,学校与教师一起深入分析,并增加开放课次数,促其快速进步。
对教师的评价重在“即时”。开放课后坚持趁热打铁,一课一评价,一课一指导。除了评价教师行为,更通过学生的习惯表现透视其日常教学的得失,促使教师在心悦诚服的同时反思、改进。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师生的成长、课堂的变化。教师“以生为本”的意识逐渐形成,教学行为不断优化,2016年的优质课评比等活动中成绩突出。学生的成长更是令人欣喜,课堂动静相宜,静的是倾听与规矩,动的是思维与表达。在16年的习惯展示及区、市优质课活动中,学生的习惯表现赢得了家长、教师、领导的一致高度评价。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足:
习惯养成稍一松懈,极易回弹,需要工作的持续跟进;部分教师的习惯培养意识和策略仍有欠缺,课堂活力需进一步激发;部分学生的习惯仍不理想,有待大力提高。
不足之处也正是发展点,下一步我们打算形成习惯养成常规,每年一循环,使“八会习惯”真正融入师生教育生活中;在此基础上确立学科重点习惯展开研究,形成“常规推进”与“重点研究”相结合的双研模式。强化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走出去,观摩名校课堂,找差距,促提高。
“教育不是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而是要给学生带得走的美好”。我们的上述探索就是希望能以习惯倒逼素养的落实,以外在结果倒推内涵培育,把内在的、难以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从而塑造良好的人格,创造幸福完整的人生。尽管成绩还很渺小,但我们愿继续努力,幸福学生当下的学习生活,点亮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
山东威海市长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