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洲
摘要:诗、乐教育是夏、殷贵族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周朝贵族教育的重要內容。先秦诗乐教育的目的意义有三:陶冶性情,提高个人修养,促进个体心性的和谐;节制情感,实现人伦关系的和谐;艺术化的表达情感,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先秦诗乐教育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先秦诗乐;教育理论;陶冶性情;人伦教化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9-0143-04
当代中国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但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学科体系、内容体系,主要是借鉴欧美现代教育制度。中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当反思传统和历史,重新考量当下学校教育的学科和内容体系。先秦诗乐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比较重要和特别的一个现象,本文将对它进行分析,探讨其理论体系构建和具体的功能机制,期望对当代中国教育有所启发。
一、先秦教育以乐教为主
远古蒙昧,文献阙如,其教育状况也不可知。今日可见最早的有关教育内容的记载当推《尚书》。《尚书·尧典》记载帝尧任命夔掌管音乐,教育贵族子弟:“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依《尧典》所述,夔这位中国最早的教育工作者所教授的内容包括诗、歌、声、律。其中声、律属于音乐艺术范畴,诗、歌属文学范畴。在传说中的三王时代,以及先秦的主要历史时期,诗歌和音乐这两种艺术形式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本文把它叫做“诗乐”,中国最早的贵族教育,就是以“诗乐”为主要内容的。
到了殷商,据《礼记》所载,殷人有专门的学校。《礼记·明堂位》说“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后人据此以为“瞽宗”是殷商重要教育机构。所谓“瞽”,是指盲人乐师;所谓宗,是指宗庙场所。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瞽宗”是盲人乐师教授贵族子弟音乐的地方。周代也有“瞽”,《周礼·春官》载周代音乐官员“大师”有属官叫做“瞽”,瞽的职责是“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掌《九德》、六诗之歌。”即吟诵诗歌讽谏君王;用口头诗歌的形式传承帝王世系。如果据此推断,那么殷商“瞽宗”所教授的内容,也是诗歌和音乐。
至于周代,周人有非常系统的学校教育,“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记《大戴礼记·保傅》说“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周朝贵族子弟的教育内容,有所谓“六艺”:《周礼·保氏》说:“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乐”是“六艺”之一,是周朝贵族生活的重要修养和技能。而《礼记·王制》也提到,周代的貴族教育内容是“诗书礼乐”:“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其中的“诗”即《诗经》,“乐”即音乐。诗、乐同样也是周朝重要的教育内容。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教育由“学在官府”一变而为“学在布衣”。孔丘居鲁讲学,他教育的宗旨是弘扬阐发“文武周公之道”,孔子讲学的内容也是周代贵族子弟一直以来修习的“诗、书、礼、乐”。据司马迁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尽管后来孔子及其弟子将《易》和《春秋》引入了儒家的经典体系,但孔子晚年才接触到《周易》,孔子临终才把《春秋》编完。所以诗、书、礼、乐仍是孔子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统观先秦之前的文学教育内容,诗歌和音乐是最主要的内容,而诗歌之所以成为教学内容,是因为它和音乐的密切关系。俞正燮曾言“通检三代以上书,乐之外,无所谓学。”
二、先秦乐教的目的在于构建和谐社会
先秦贵族教育把音乐和诗歌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是由周代的礼乐文化决定的。“礼乐”是周朝的治国方略。周人以礼乐治国,是为了建设和谐的社会秩序。礼和乐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音乐和诗歌是从如下三个层面发生作用,并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目的的。
(一)陶冶性情,提高修养和品格
音乐具有陶冶性情的作用。《尚书·尧典》中帝尧命令乐正夔教授贵族子弟音乐与诗歌,他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提高修养和品格:“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即通过诗歌的学习,做到正直而又温和,宽弘而又庄严,果断而无暴虐,庄简而不傲慢。这四种品行,包括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性格修养、气质修养、心性修养等各个方面。
那么为什么音乐和诗歌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呢?这是因为诗是人的内心情志的表达,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激发,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喜、怒、哀、乐,忧、伤、怨、怒。这些情感郁结于心中,需要倾诉、表达出来。如果没有任何的节制,这些情感倾诉出来是无秩序的、纷繁芜杂的,是杂乱无章,不和谐的“声”。这时候就需要“律”的作用了。“律”,其本义是“截竹为管谓之律”,也就是用来确定音节高低的竹管。“律”的引申意义就是声音有旋律、有节奏、有规律。音乐的作用在于把人的混乱无秩序的情感变得有节奏、有规律,和谐有序。
乐教以陶冶性情为目的,性情的最佳状态在于“致中和”。《周礼大司乐》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周朝掌管音乐的最高长官大司乐,用乐德来教育贵族子弟,教育的内容是“中、和”。什么是“中、和”呢?“中”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存在状态方式,是一种“无过之,亦无不及”的理想程度。《尚书大禹谟》说“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处理好天下国家的大事,最高的法则就是:虔敬地恪守和坚持“中”的态度和方式。“和”是目标,“和”是人的情感与情绪的恬静、安详与平和,是人与自然、社会融洽谐和相处的状态。《中庸》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说的就是这种和谐融洽的理想状态。endprint
《诗经》中的音乐,孔子褒扬二南,赞赏《关雎》,为什么呢?因为“《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关雎》音乐的尾章高潮和鸣,广阔宏大,充盈听众的耳目,是如此的雍容祥和。孔子批评“郑卫之音”认为“郑声淫”,应该“放郑声,远佞人”(《论语卫灵公》)。又为什么呢?“淫”,过分之意。“郑声淫”指的是郑卫的音乐急管繁弦、靡靡之音,鼓动人的耳目,扰乱人的内心,是不合于“中正平和”的个人修养目标的。
周人乐教的目的,也就是教育贵族子弟用“中和”的原则和方法去修养自己的性情,性情得其中和之正,他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为了陶冶情操的,是为了修养心性的。
(二)人伦教化
孟子论夏商周三代学校教育的目的与宗旨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何谓人伦?孟子又说,所谓人伦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是最基本的五种人际关系。“明人伦”即是要使得这些人际关系明确、明了、恰当、和谐。这是先秦教育的最高理想。
造成人伦不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的无穷欲望,《礼记乐记》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作伪之心,有淫泱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智者作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
人性本善,但是人性容易受到外物的诱惑。如果人不能反躬自省,那么欲望就会无节制的膨胀,就会泯灭天理,做出一切假、丑、恶的事情来,其直接的后果就是破坏人伦秩序:“悖逆作伪”、“淫泱作乱。”使整个社会丧失和谐美好。在春秋“礼崩乐坏”的500年历史上,受到不断膨胀的权利欲望及个人私欲的蛊惑,发生了无数的“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夫妻反目,兄弟倪于萧墙,朋友背信弃义的人伦悲剧。
既然罪恶的根源在于人心不加节制的情感和欲望,那么节制情感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怎样节制情感呢?儒家认为音乐和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人不能无乐,乐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能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儒家认为音乐和诗歌可以节制人的情感,其内在的机理是这样的:
首先,儒家肯定音乐是人的情感的外在表现:“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乐和声”(《尚书尧典》)“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
第二,儒家认为情感是可以用音乐进行引导的。无形的情感表达出来成为有形的音乐,有形的音乐如果不加以引导,一定会发生混乱。所以要实现对情感的正确引导,感动人的善心。
第三,儒家的具体引导手段是通过很多音乐的细节来发生作用的:音律的曲折和直接;曲调的繁复和简单;乐曲的丰满和骨感;节奏的缓急快慢。
第四,经过引导之后,最终实现移风易俗的社会政治功能和人伦教化功能:“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音乐可以通过调节、节制人的情感,来调节人伦社会关系,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同样,音乐也是社会治乱的直接表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韩非子》记载说师涓在濮水得到了商纣王乐师师延所做的乐歌,著名音乐家师旷说这是“亡国之音”就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例。
(三)表达情感,和谐人际交往
《论语季氏》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这段记载说明了孔子对《诗经》的重视,以为非学诗,不能表达。为什么一定要学诗之后才能说话呢?孔子的考量主要有两个:
首先,音乐与诗歌是一种真诚无伪的表达方式。《毛诗序》论诗的起源和性质的时候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是人的内心情志的真诚表达,人类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发而产生“情”“志”,此种情志会不自主地付诸言语声音,言语不足以表达此种情绪,宣泄此种情感,所以要感慨嗟叹,所以要放声歌唱,所以要手舞足蹈。按照这样的诗歌发生肌理,诗即是志,即是人的内心情感的真实外显。《礼记乐记》也说“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其次,诗是一种高級的语言艺术,是中国先秦时期带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言说方式或者话语交流方式。
《毛诗大序》将诗的言说表达方式总结为六种,即所谓的“六艺”:风、赋、比、兴、雅、颂。后世多以风雅颂为《诗经》分类法,以赋比兴为《诗经》修辞法。这是一种误解,《毛序》所说的“六艺”其实是“用诗法”。
所谓风,是指要向某人传达某种价值判断,却不做明白的叙说,而是标举其他看似无直接关系,却又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事物。《毛诗》说《周南》《召南》是文王之化行于南国。《关雎》《葛覃》《卷耳》并无教化、规劝的言语,但是它所传达出的“发乎于情,止乎其礼”的婚姻爱情观是能够被读者所获知的。所谓“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赋,是指直接陈述某事,不隐晦其善恶。如《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直叙许穆夫人听闻自己的祖国卫国被犬戎所灭,兼程归国,吊唁他的兄长卫懿公。其中并无褒贬情绪。endprint
比,是指要批评某一事物,却不直接批评,而是用其他相似的事物来比拟。如《邶风新台》“燕婉之求,得此戚施。”意思是诗歌中的女主人公本意要捕一条大鱼,却捕到了一只蟾蜍,以此讽刺年老貌丑的卫宣公迎娶了自己的儿媳宣姜的丑事。
兴,是指要赞美某一事物,却不直接赞美,而是用其他相似的事物来比拟。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说忠贞配偶的雎鸠鸟,以此来兴起君子和淑女的爱情。
雅,表彰某一件事,认为它可以作为后世正确的表率。如《大雅公刘》叙周部族历史上的著名首领公刘率领周部族迁徙到豳地,并开疆拓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事迹,笃公刘足以为后世表率。
颂,赞美颂扬某一件事。如《周颂清庙》即歌颂周文王,《周颂噫嘻》则歌颂周成王。
中国人具有丰富而敏锐的情感,在微妙的人际交往中,如何既能够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又能照顾到对方的情绪,维护和谐的话语场,一个办法就是熟练而灵活地应用《诗经》中的语言技巧。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用《诗经》来教育他的弟子们,强调诗要“经世致用”。指出《诗》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媒介和手段。学习者能够背诵诗经三百篇之后,还要在社会生活中灵活应用它。
以先秦史籍统计,士大夫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引诗、赋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行为。其中,《国语》引诗31条;《左传》引诗217条。试举两个《诗经》在春秋时期实际应用的例子,以见其具体情境。
第一个是士大夫出使他国,行聘赋诗。《左传》襄公八年载:晋范宣子出使鲁国,赋《召南摽有梅》一首。诗曰:“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堅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此诗以落梅喻女子,比喻女子年华老去。范宣子此行目的是,催促盟国鲁国发兵,共同讨伐郑国和楚国。他借诗言事,借诗歌女子年华老去之意,代指战争情势紧急,但又没有将催促不满之意指实,表达委屈含蓄婉转,非常得体。
第二个是士大夫出使他国,祈援赋诗。鲁定公四年,楚申包胥乞秦师,秦哀公为赋《无衣》。據左传记载,楚平王残暴不君,杀害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逃到吴国,帅兵攻打楚国,几乎灭掉了楚国。此时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去请求救兵,“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人口七日。”秦哀公被申包胥感动,为赋《无衣》,派兵复楚。《秦风无衣》歌词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这里秦哀公借《秦风无衣》这首诗表达了将要派兵救援楚国,与楚国同仇敌忾的决心。同样也很巧妙。
综上,通过对先秦儒家乐教与诗教的深入考察分析,我们认为先秦儒家的文学教育主要有三个维度:第一,关于个人的,人格修养,以修炼中正平和的心性性情为目的。第二,关于社会的,人伦教化,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目的。第三,人际沟通技巧的,以培养良好的社会语言表达技巧为目的。
这三个维度体现了儒家根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尽管中国已经走出传统,儒家已经走下圣坛,但儒学仍然是中国最根深蒂固的文化土壤,先秦的儒家诗乐教育理论在今日的中国依然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马妍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