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桥
许多青年教师都渴望成为名师,却找不准走向名师的路径,更不知晓其路径上的关隘;许多学校都想培养出几个名师,以此提高学校的声望并推进学校的发展,但在管理过程中却常常不得要领,流于形式。为此,结合我专业成长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教师,并与学校管理者分享。
成为名师须过三关,即上出好课,写出好文章,带出好学生。
比如几年前,教育局领导要求我借县城中学的班级,为全县语文老师上一节作文公开课,以此推动全县的作文教研。这里的教师们特别推崇课堂,他们“不想只听头头是道的理论”“要见干货——有情有味的公开课”。这次,上好一节展示我作文教学思想的课,就是横在我面前的又一个重要关隘。课前不久,我才知道公开课主题内容是写参观游记。在教学设计时,我结合自己游记写作教学的积累,迅速决定以“巧寻角度写游记”为主枝,借《钱塘湖春行》一首诗为载体,传授写作知识。先是给《钱塘湖春行》重新换一个标题,并趣说这一首诗。如用“明丽钱塘湖”为标题,以此说一说这首诗里含有多少种色彩;以“早春钱塘湖”为标题,去找到相关的早春词语;以“春游钱塘湖”为标题,去找出诗人的行走路径。然后,再以不同的标题把这首诗改成记叙文。再后来,让学生去探讨同一首诗改写成了不同文章的原因,进而让学生明白角度不同,观察点就有异,其行文的路径也不相同,写出的文章就有所差异的道理。在那天的公开课上,我以“______的沱湖”半命题作文,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家乡沱湖美景的感受,并写成文章。这样,一篇篇角度迥异个性鲜明的文章就在这个班的学生手中产生了。
这次,仿佛我又轻松过了“上好课”这一关,殊不知这是出于我多少年的准备!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研究课堂,先是学习余映潮等名师的精品课,后又广泛拓展,学习于漪、蔡澄清、宁鸿彬等名师的教学法,最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路子。参评正高级教师时,只有极短备课时间,我依旧能上好课。更为幸运的是,所涉及的考评课《记承天寺夜游》,被我认真研讨深入研磨并形成教学案例在杂志上发表过,因而遇到这课时感到得心应手。
可见教研文章的写作,对于要成为名师的老师来说,很重要。有这样一位年轻教师,课上得很好,屢屡获得省市级大奖,可在省级学科名师评选中却落选了。究其原因,是教研文章关没能通过。他的教研文章写作一直是弱项,论文的数量少且质量不高。
名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好学生,还要亲手带出一大批年轻教师,以及通过媒体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经验向外界传播。这就要求名师必须写好教研文章。名师研究的领域不同,教育教学的方法也有异,这就形成了名师们的不同个性。而这种自成一体的个性,就需要名师通过一系列文章展现出来。这些年来,我撰写了一百多篇教科研文章,并著有图书两本,分别是《教育写作例谈》《夏老师作文大点评》,也慢慢地显示出自己的风格——以写作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研究。我也因此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每每有教研活动时,大家都称我为名师。
一位教师对我说,他想参评正高级教师。当他把自己的材料呈现在大方之家面前时,那位大家告诉他:“你的材料有些弱,学生的成绩不突出。”在一次教研沙龙中,一位市教科所所长这样强调学生对老师的重要性:“只要能指导学生屡屡发表文章,就足以说明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这话可以看出,学生成绩关是成为名师的又一道关口。因为,教育的指向是学生,教育教研成果的高低要以能否提高学生的水平来衡量。换句话说,学生成绩就是一把尺子,能直接测量出教师的教育理念的真伪及教学水平的高低。
一次我到一个学校讲学,校长在介绍我时,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请夏老师来,我曾有些犹豫。因为他来自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学校,用流行的话来说,没有来头。但他却能在那个只有200多人的小学校里,指导学生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作品300余篇,让一批又一批学生成为小作家,足以证明他的水平。于是我铁了心请他。”
在这三个关口中,上好课最为重要。课上不好,教学成绩也好不了;即使偶然出现好成绩,也肯定是通过增加学生负担逼出来的;上课关与教研文章写作关也是密切关联的,一方面只有深入研究课堂才能上好课,另一方面上出好课自然为教育研究和写作提供有价值的素材,为写出更为深刻透彻的文章奠定基础。◆(作者单位:安徽省五河县临北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