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学校的内涵发展凸显学校的办学品质,着重体现的是学校的软实力,有别于学校人数规模的增长和学校硬件设施条件的改善。在对上海浦东新区几所学校的学习考察过程中,除了一些现代化的硬件设施让我们羡慕之外,他们的办学理念、人员素养、课程建设、管理文化等内涵发展更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课程建设——练好内功的基础
课程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元素,开齐开足国家法定课程不容商量,但要使学生身心健康、兴趣广泛,综合素养得到提高,还必须依靠校本课程来补充。校本课程活动的设计、功效和体系能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准。而在这方面,我们与考察的几所学校存在较大的差距。
围绕“核心素养”的解读,学校应该从人文、立德、体育、艺术、科学、实践等方面挖掘资源,包括教师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建立自身的校本课程特色,完善校本课程体系。社会持续发展需要怎样的人才?个体有质量的生活需要哪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这才是学校教育要思考的和课程建设的依据。
学校课程建设要立足现实,不追求大而全,重在常态化,重在实践,重在坚持!既要扎实搞好常规课堂教学,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课程的开发、整合、实施主要依托教师,因此强化课程意识也要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
多元评价——实践教育改革的宗旨
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促進全面发展”直接的落脚点。我们考察的学校都有《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每个学生一本,其中包含了各科目成绩的等级,还有习惯、兴趣、参与合作记录、课外读书记录、各科目老师寄语等,有学习成绩评价,更有多元评价和过程评价。
“学生观”体现“教育观”。我们校长和老师要面对现实,教育更要明晰方向,既要文化成绩,但不能只有文化成绩。我们提高成绩的途径和方法,除了依靠常规的作业量和课时量之外,更应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动力以及综合素养等方面有更多的尝试和探索。面对家长、社会,我们有困惑,有无奈,但我们在自己的空间内,在办学理念中应克服唯分数至上的一元评价思维。令人欣慰的是,正在实施的高考改革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方向已经清晰。
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光芒都能够闪耀,让每个学生都不断收获成长的自信和快乐,永远是教育的第一要义。
师生阅读——学校内涵发展的源泉
阅读应是一种生活方式,校长、老师、学生都应养成阅读习惯。学生的文化底蕴、老师的专业素养应在阅读中加深、提高。在浦东的这些学校都设有读书角或读书吧,使学校弥漫书香气息。阅读环境亲切、温馨,学生也会“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学校还要以开设课程的形式推动师生阅读,提供阅读指导、分享、交流的平台,这也符合教育的本义。教师既要读经典,丰厚底蕴,还要读教育教学专著,加强理论修养,此外还应读儿童文学作品悟童心童真,看时事新闻解读世事变幻。学校文化最核心的仍是教师的成长,教研本不应是高大上的行为,更不只是申报职称的需要,老师有阅读的习惯才会有研究的兴趣;在实践中思考,形成小观点、小课题都是积累,更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常反思才能快成长,有文字才更有力量。没有师生阅读,就不会有学校的内涵发展。
校长素养——学校成功的要义
在浦东的几所学校,校长着重让我们参观的是学校创客教室、植物牌上的二维码、中药教室、美术工作室、校史展示、未来城市设计大赛的学生作品,介绍的是学校的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以及学校科技节、艺术节,还有教师培养、团队激励、竞争上岗等特色管理及规划远景等等。这些校长无疑都深谙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可见,一所好学校必有一个好校长。办学以师为本,但校长是挖掘、整合、发挥、运用所有资源的总指挥,校长的理念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校长的素养决定学校的品位,校长的人格魅力决定学校的凝聚力。校长好学习、深思考、察社会、懂管理、善创新,学校才富有生机活力。
学校的管理机制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建立完善、科学、人性化的学校管理机制属于校长的职责,能够赢得广泛认同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克服管理者个人的主观局限,有利于学校良性发展生态的形成,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行业格局——学校内涵发展的生态
班级人数严定额、优质学校集团化、教师发展专业化、课堂改革常态化等等,已经基本营造了浦东新区学校发展的内外部整体良性生态。
优质学校集团化模式是达成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实现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公办学校在普及的基础上发展提升,而民办学校则为大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教育属于社会事业,严守国家法规政策是前提。学校的发展需要社会的阳光、雨露和养料,政府的行政水平、社会的文明状况是教育良性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上海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高地,我们要学习其先进理念。但我们面对现实还需冷静思考,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教育需慢功夫,是行动学。近年来我们的教育也有一些变化,有些不良现象得到遏制,群众满意度在提高。我们有一批踏实上进的校长队伍,有许多老师在实践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也有不少学校已有自己的特色和底蕴,在现有的体制下我们高考佳绩连连。但我们城区学校还在为超大班额而烦忧,农村学校还在为师资短缺而烦恼,这些都需要我们教育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克服冒进心态,明确方向才能更好地加油使力。道相同而路有别,情相似而意无形,练好内功,润物无声!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jxjywy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