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难易”宾语提升结构的主题延续性考察*

2017-12-16 07:43李亚培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李亚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91)

英汉“难易”宾语提升结构的主题延续性考察*

李亚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91)

“难易”宾语提升结构是指评价类述谓如easy“容易”、difficult“难”等做主句述谓、后接补语小句时,补语动词的受事性论元置于主句述谓之前的一类句式。从主题延续性的角度在语段中对英汉句式的对比分析发现,提升的宾语在语篇中均具有高主题性,句式的主要功能表现为延续主题,其次是确立主题,句式的主题引入功能不强。比较而言,提升的宾语在汉语中的语篇衔接力更强,展示了汉语句法的篇章突显性特征。

提升;主题延续性;评价类述谓;回指链

一、引 言

英语中的评价性形容词easy, difficult, hard, tough等做主句述谓时,补语动词的受事性论元可置于述谓之前,从而在句法上得到突显。如例1所示,easy是言说主体对补语动词所代表的事件或情形进行的主观评断,并不描述主语所指的内在语义特征;Mary句法上虽属于主句主语,然而语义上却是补语动词please的受事宾语;动词的施事主语(John)出现时须由介词for引出。这类句式在句法和语义结构上的错配现象一直是句法研究中的热议话题[1](P1-2)[2](P67-68)[3](Pvii)。

例1:Mary is easy (for John) to please.[4](P278)

例2a:这个任务(我)很难重复。

例2b: (我)这个任务很难重复。[5](P306)

汉语中相对应的形容词“容易、难、好”等也可做谓语,出现在相似的句法结构中[6](P66)[7](P257,406, 467)[8](P243-256)。如例2a-b所示,“这个任务”表现为动词“重复”的受事成分。与英语不同的是,动词的施事“我”也可出现在主句中,并且可置于“这个任务”之前或之后。

相关的功能或功能认知研究普遍认为提升结构是句法上有标记的主题结构,提升具有“主题化的语用效应”[4](P253-286)[9](P172-182)[10](P286),但对句式的语篇表现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不多,跨语言角度的考察更为欠缺,因而本文尝试从主题延续性的角度对英汉语中的有关句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这一语言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主题延续性

主题是句子和话语组织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语言中往往由一定的形态手段和句法手段标示出来[4](P254-272)。句法上的主题标示手段主要有:存现结构(existential-presentative construction)、Y移位(Y-movement)、左偏置(left dislocation)、右偏置(right dislocation)、与格转移(dative-shifting)以及提升(raising)。主题标示的形态手段主要是指主题在语篇中的编码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标示新引入或重新引入的潜在主题,表现为指称上无定的名词短语和部分有定名词短语;另一种是标示已引入或确立的主题,其形态手段主要有零形回指、代词、有定名词短语中的定指成分、后续的停顿以及有定名词短语的重复等。

主题延续性是主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多种语言中主题标记手段的量化考察,Givón[11](P17)提出了不同标记手段在主题可及性/延续性上的等级序列,如图1所示。

从句法手段和形态手段对主题延续性进行考察的有许余龙[12](P146-177)[13](P122-131)[14](P1-5)、林忠[15](P85-89)等,其中,许余龙[13](P122-131)[14](P1-5)以英汉民间故事为语料,把引入的主题看作潜在的先行语,以后续语篇中该先行语的回指次数为主要手段,分析主题引入的句法手段—存现结构和形态手段之间的关系,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用作存现句宾语的无定名词短语是引入主题的主要手段。林忠[15](P85-89)采用类似的方法调查了汉语存现句后续小句的回指形式与主题延续性的关联,发现汉语存现句后续第二小句主要有三种回指形式,分别是零形式、代词和名词短语,这三种回指形式预示着主题在下文中的延续性有所不同:零形回指>代词回指>名词短语回指,在以上等级序列中,越靠近左边的回指形式,其主题性越强,越倾向于延续主题,反之,则主题性越弱,延续主题的可能性越小。我们认为,对于语篇中的主题,其延续性不仅体现在后续语篇中的持续性上,如果是已经确立的主题,在先前语篇中也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对主题延续性的考察应该同时兼顾指称实体两侧的语篇环境。

本文以英汉语中的“难易”类提升结构为基础,考察提升成分在先前语段与后续语段中的延续性强弱及其与主题标示的形态手段之间的关系,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英汉语篇中提升结构中的提升成分是采用何种形态手段来编码的?(2)提升成分在主题延续性上有何特征?(3)提升结构在语篇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三、语料选取与标注

鉴于英语“难易”类提升结构中的谓词以easy, difficult最为常见,汉语句式也主要限于“容易、难”两类[9](P172-182)[16](P59-71)[17](P728),将考察对象限定为英汉两类谓词所在的提升结构。研究以语料库数据为基础,以篇章小句为基本分析单位,以语段为最大分析单位,分析提升成分在语篇中的编码情况及句式的语篇表现。英汉语料分别选自“英语国家语料库”(BNC) 和北京大学的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句式检索时分别以easy,difficult和“容易、难”为关键词,人工提取出有关结构,随机抽取各150例,逐条下载关键词左右约100字/词的最长语段,构成英汉可比语料。

语篇中提升结构的判定以“难易”述谓所在的篇章小句为基本句法单位,而篇章小句则以主谓结构为主要标准,以停顿和功能为次要标准来划分[18](P57-74),其中包括名词性成分承前省略的情形。

例3a-b所示语段都由三个篇章小句构成(斜线表示小句的界限),语段中两个提升结构的主语在语法上均没有实在的词语表征形式,在语义上与补语动词(由下划线标出)的宾语论元形成语义共指,而且都是先前语篇中某一名词短语的回指形式,属于承前省略,因而将其标记为零形回指(标记为[∅]i)。观察发现,英语中的提升结构仅为宾语提升句,汉语语篇中除了宾语提升句,还观察到主语提升句*主语提升句的语篇表现将另文考察。以及补语动词的主、宾语均提出补语小句的情形,如例3c所示,[]j表示与补语动词的主语论元形成的语义共指关系。研究将这些句式都计入考察范围。

四、提升成分在语段中的编码方式

语篇中提升成分的编码方式按照可及性可分为5类:零形回指>有定代词>有定名词短语>无定名词短语>小句*有定与无定的判定主要根据形态特征与篇章语境。有定代词包括语篇中所指确定的人称代词、反身代词以及指示代词。有定名词短语包括带有指示词、定冠词、物主代词、限定性修饰语的名词性成分以及专有名词,无定名词短语主要为类指名词和带有不定冠词、数词等没有确切所指的成分。无定名词短语是在指称上表类指或个体指称以及没有确切所指的名词性成分。, 前三类为有定成分,可及性高,可引导受话人在心理表征中识别所指,是标示语篇主题的重要形态手段,后两类的可及性低,一般难以担当语篇主题,除非是新引入的实体,在后续语篇中持续或是具有相关性,用以引导受话人逐渐建立所指的有效心理表征。表1统计了英汉提升成分在语段中的编码表现,包括双提句中被提升主语的编码情况。

表 1 英汉提升成分的编码方式

表1显示,英语中提升的宾语以有定成分为主(占87.7%),并以有定名词短语最为典型(占44.7%)。这些成分具备语篇主题的可及性条件。如例4a中的三个小句拥有共同的主题downflow, 这一所指实体由第一个小句引入,在第二个小句中由提升成分it回指,延续主题,并在第三个小句中继续由回指代词it延续;例4b所示语段的主题与reasonable market stability有关,由第一个小句指明,作者在后续三个小句中举例说明这个概念,之后由提升成分such stability回指语段主题。

但是,提升的宾语中仍然有12.3% 的无定名词短语与小句,不具备主题的可及性条件。结合语段观察发现,其使用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作为新引入的主题,在后续语篇中延续如例5a中的several explanatory variables,一种是提升成分出现在对比或对举性语境中,句式具有较强的对比或强调功能,如例5b中a simple inflatable paddling pool 与but相连,例5c中的提升成分a clear and concise style与后一小句主语floweriness or effusion对举。另外一种则是提升成分在指称上虽不具有主题性,但是在听者心理表征中却具有一定的认知可及性,这种可及性主要是语篇的结构赋予的,提升成分与语篇中的某一活跃实体存在上下义或关联关系,句式的使用触发了两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临时性语义框架,推进了语篇的进程。比如在例5d中,Some matters与后文中的Others 将某一集合分成了两部分,两者的所指虽为无定,不具有语篇主题的特征,但是均位于句首,在结构上具有突显性,some matters的使用在言者心理表征中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其所指一方面在句内与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provision 构成了例示关系,另一方面跨句与Others 一起对集合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描述。

汉语中提升的宾语具有相同表现。也以有定成分为主(占90.6%),篇章主题性突出。如例6a中的有定代词“它”回指段首名词“柽柳”;例6b中的有定名词短语“这样精致的水晶人头”为语段主题,与先前语篇中的“这颗水晶骷髅-这-这-∅”同指,在编码方式上由零形回指改为有定描述语,则是对所指实体进一步强调。语料中一部分无定成分为语篇中新引入的主题,在后续语篇中延续(如例7a中的“许多科学知识”),另外一些在指称上不具有可及性,也不是后续语篇中的重要实体,但是提升成分在当前语篇概念框架中较为突显,如例7b中“个问路的人”与“连”搭配使用;例7c中第二个小句对主语位置的“汉语”进行评价,而由“汉语”便会自然联想到“汉字的发发音”;例7d中的提升成分为小句,而小句中的主语“没有帕玛拉特公司支持的帕尔玛俱乐部”与先前语篇的语义内容紧密相连。

主宾语双提升的句式在英语中无对应表现,语料中这类汉语句式共出现18例,句法位置上都是宾语在前,主语在后。就编码方式来看,提升的宾语均为定指成分,主要为零形回指(共16例),提升的主语绝大多数为无定成分,其指称不可识别,也不是后续语篇中涉及的重要主题,如例8中的“人们”。

比较可见,提升的宾语在英汉语中均具有高主题性,宾语提升与语篇主题的关系密切,但是提升成分的主题功能并非是提升结构的唯一动因。另外的观察发现,英汉语中编码为零形式的提升成分在主题延续上稍有不同。英语中提升成分编码为零形式的情形(占19.7%),都是两个谓词性成分并置,并且在语篇中共享同一个主语的复杂句(如例9);汉语中有44%的提升成分编码为零形回指,而且零形回指并不局限于复杂句,还能跨越多个句子,甚至跨段表指同。比如在例8所示的双提升结构中,提升的宾语编码为零形式,该零形式与多个小句中的零形式为同指回指语,这些回指形式可跨过句子界限,与段首的“中微子”实现语义共指。

五、提升成分在语段中的位置

在一个主题性段落中,拥有相同主题的几个小句往往构成一条回指链。按照主题在段落中的位置,主题可分为链首、链中及链尾主题[11](P9),其中链中和链尾主题在语篇中表现为链首主题的回指语,而链首主题则为链中及链尾主题的先行语。链首主题是语段中新引入或是重新引入的主题,相对于先前语段,链首主题属于非回指主题。比如例10所示语段是关于“射箭”的,“同时”之后4个小句的主语指称相同,作者通过“射箭技术动作-它-∅-∅”回指链将这些小句连接起来,其中提升的宾语“射箭技术动作”位于回指链的链首,具有主题引入功能,而且引入的主题在后续语篇中通过“它”和两个零形式延续。

回指是主题在语篇中延续的重要形态特征,从提升成分在语段中的编码方式以及在回指链中的位置,可判定提升成分作为主题的延续性强弱及所在句式的语篇功能。为了进一步考察提升结构的功能特征,表2统计了提升的宾语在语篇中是否属于回指主题以及在回指链中的位置。

表 2 英汉提升成分的主题类型出现频次占比

表2中数据显示,英汉语中提升的宾语半数以上为回指主题,在语篇中具有延续性,位于回指链的链中及链尾位置,链首主题的出现次数较低。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提升宾语为非回指主题,不具有延续性。

三类不同位置的回指主题分别对应于提升结构在语篇中的引入、持续及完结主题功能。从统计结果来看,英汉提升结构的主题引入功能不强,链首主题在英汉两类结构中所占的频率最低。

六、结 语

文章以语料库数据为基础,从主题延续性的角度,对语篇中easy“容易”、difficult“难”两对提升述谓所在的宾语提升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提升的宾语在英汉语中均具有高主题性,宾语提升与语篇主题的关系密切,所在句式主要表现为延续主题,其次是确立主题,其主题引入功能不强,但是,提升成分的主题功能并非是提升结构的唯一动因。比较而言,该句法结构在汉语中的语篇衔接力更强,展示了汉语句法的篇章突显性特征。

[1] POSTAL P M. On Raising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74.

[2] CHOMSKY N. The Minimalist Program [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5.

[3] DAVIES W D,DUBINSKY S. The Grammar of Raising and Control: A Course in Syntactic Argumentation [M]. Malden, MA.: Blackwell, 2004.

[5] SHI Dingxu. Is There Object-to-Subject Raising in Chinese?[C]//Proceedings of the Six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990.

[6] 朱德熙. 语法讲义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7]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增订本 [M]. 北京:商务印书館, 1999.

[8] 奥田宽. 作为助动词的“容易”和“好”[M] //中国语文杂志社. 语法研究和探索10.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9] 曹逢甫.汉语的提升动词[J].中国语文, 1996 (3).

[10] 曹逢甫.汉语的句子与结构[M].王静,译.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

[12] 许余龙.篇章回指的功能语用探索:一项基于民间故事和报刊语料的研究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13] 许余龙.从回指确认的角度看汉语叙述体篇章中的主题标示[J].当代语学, 2005 (2).

[14] 许余龙.话题引入与语篇回指——一项基于民间故事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 2007(6).

[15] 林忠.存现句后续小句回指形式对话题延续性的预测——基于汉语民间故事语料的调查[J].外国语文,2014(2).

[16] MAIR C. Tough-movement in present-day British English: A corpus based study[J]. Studia Linguistica, 1987(1).

[17] BIBER D,JOHANSSON S,LEECH G,CONRAD S,FINEGAN E.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M]. Harlow: Longman, 1999.

[18]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研究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TopicContinuityinTough-ConstructionsinEnglishandChinese

LI Yap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Tough-constructions consist of tough-predicates (e.g. easy/rongyi, difficult/nan) and clausal complements, with the object of the complement verb exhibiting the syntactic behavior of being fronted to the matrix clause. From the topic continuity perspective, object raising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compared. It is found that the raised objects in the two languages are highly topical.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s they participate is to continue the topic role of the raised objects in discourse. The secondary function is to establish the raised object as a topic. The construction is weak in topic introducing function. Comparatively, the Chinese raised objects are more discourse-cohesive, and raising shows clearly the discourse-oriented property of the sentence patterns in Chinese.

raising; topic continuity; evaluative predicates; anaphoric chain

H314.3

A

1009-1734(2017)11-0062-06

2017-08-3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知语法框架下汉英主题结构的标记性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BYY004) 。

李亚培,在读博士,讲师,从事英汉对比语言学、认知语法学研究。

[责任编辑铁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