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他大约是在我刚刚进入小学的时候,他比我高三个年级,个头超过我一个半头,板寸头,白T恤,一脸正气,不对,是一脸书生气。有的人面相上好像能看出文化底子,大概他就是这种人。
我依稀记得那时我第一天上学报名,结束后站在二楼拐角处,攀在栏杆上和对门的小姑娘交谈,说得这么正式,其实与这个小姑娘也是初识。因为父母工作忙,小学是寄宿在离学校近的姑姑家,因此人际关系有了新的发展,正好即将成为校友自然有了共同语言,说话间,那小姑娘突然话峰一转,斜眼对着我身后的人挑衅道:“呆子,你放学了?”我顺势回头看去,来人无奈笑笑,回应道:“小屁孩,我回家看书了。”于是径直上了3楼。这是我与神童的初次相见,经过简单却印象颇深。
实际上在小学的那几年,与神童接触的机会屈指可数,我想他的活动地点大概都在家里的书桌旁,当然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这个认识只是年幼时的片面看法,直到后来他妈妈在楼梯上遇到姑姑聊天时才说到他不久前刚刚获得了机器人大赛奖项,我才推翻了自己的片面看法,在那时候看来,这确实是一个耀眼的光环,非常人所能,尤其对我这种在学习和技能方面相當平庸的人来说,但足以证明,他并非是我想象中那种书呆子。
童年的夏夜,在类似某单位家属院这种小区里,完全是孩子们的天堂,捉迷藏、滑旱冰、打沙包……简单的游戏总能玩出各种新花样,可能夏天的屋里太过闷热吧,不然一整年里我不会在其他时间看见他的身影。如今想来,其实他毕竟是个半大孩子,也是需要娱乐时光的,可是对我们来说这个娱乐时光实在是烧脑,捉迷藏没有他找不到的人,滑旱冰没有他舞不出的新花样,甚至女孩子跳皮筋他也能上手蹦哒起来,这让我一直困惑他到底在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些,而且已经到了精通的地步,当初小姑娘那句“呆子”背后,其实并不是讽刺,或许更多的是佩服和嫉妒。
后来某一年的暑假,校园翻修,整个操场挖了个底朝天,土堆砖头应有尽有,住在学校旁边小区的我们攻占了这一方天地,找块纸板就从黄土堆出的小山包上滑下来,半途一个嘴啃泥式翻滚而已都能笑成一片。待到神童驾到,这一方天地却变成了战场,我们几个叉腰站在边上看着,神童分分钟用砖头搭建起来一座堡垒,攻防瞭望应有尽有,难不成他还混过部队?有幸在他完工后邀请我们进去组建一支临时队伍,由其指挥派遣各据点负责人员,一切准备就绪,报告完毕,至于敌人在哪,对面空荡荡一个小山包,可能只有乌鸦飞过。
后来我和小姑娘在院里玩耍遇见他,得知他养了猫,软磨硬泡要去看看,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这个神童的世界,书、模型、电脑之类的物件是屋里主要的存在,并不像一个小学生的屋子,倒像是进了念大学的哥哥屋里。当然不失所望,他把猫咪照顾得很好,更确切来说,照顾得很专业。
这唯一一次踏入神童的领地也大概成了我永久的记忆,大约此后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消耗在学业和兴趣方面,加上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后来我们遇见的机会少之又少,大概是在他顺利进入中学以后,这个神童的身影消失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夏夜的风依旧,只是当初那个小小少年似乎成了孩子们心里抹不去的怀念,如今我还记得他的种种不可思议,却想不起他真正的名字。
叫他神童,并不是他天赋异禀,或许仅仅是那时候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说,突然出现一个这样全面发展的大孩子,佩服和羡慕占据了整个思想,现如今回忆起来,他还是那般特别,希望他如今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