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萍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 成都 610091)
新生儿静脉应用葡萄糖酸钙的风险管理
张华萍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 成都 610091)
新生儿;葡萄糖酸钙;管理措施
新生儿低钙血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一般首选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治疗。因葡萄糖酸钙本身具有强刺激性的原因,故在输注过程中易因渗漏而导致局部皮肤变性、坏死,甚至引起功能障碍等诸多并发症。若输注速度过快,更易引发患儿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突发心脏骤停而死亡。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对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的风险管理是防止并发症、保证患儿医疗安全的首要措施。
10%葡萄糖酸钙PH值为6.0,是刺激性较大的酸性高渗溶液,输注时对血管刺激性大,而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发育不成熟,对局部刺激的防御能力缺差,在输注时更易发生外渗。外渗后局部皮肤表现为红肿,发紫,水泡,严重者出现坏死、钙化,甚至造成四肢功能障碍等。有的患儿在输注时并没有立即出现肉眼能看见的外渗现象,但在输注几天后能看见皮下有钙盐沉积的现象。国内外对钙盐沉积的时间均有统计,国外报道钙盐沉积的时间为药液外渗后2 h~24 d不等[1],平均出现时间为13 d;而国内报道则认为出现局部坏死的时间为药液外渗后2~24 h[2]。
因钙离子是心肌细胞内的重要离子,与钾、钠离子共同参与心肌细胞活动,如高浓度钙剂被过快的速度推注,将导致体内血钙骤然升高,使得心肌细胞膜电位迅速降低,房室结和窦房结自律细胞除极化加速,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3]。
2.1.1 血管壁发育不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发育不成熟,弹力纤维结构不良,对局部刺激的防御能力差,在输注高渗液体时更易发生外渗[4]。
2.1.2 基础疾病:新生儿低体温、低体重、缺氧、感染、酸中毒、休克等因素均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循环差及钙剂外渗后重吸收能力差,最终导致钙盐沉积[5]。
2.1.3 局部刺激防御能力差[4]: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皮肤组织疏松、薄嫩,含水量高,屏障功能弱,对局部刺激的防御能力差,输注钙剂过程中易发生外渗。
2.1.4 输液及药物因素:(1)输液时间过长及输液量过多,穿刺血管持续痉挛,血管壁滋养差,血管通透性增高,加之葡萄糖酸钙对血管的强刺激,一旦渗出,可与局部组织中的磷酸盐形成磷酸钙逐渐沉积下来,形成硬块[5]。(2)输注不同酸碱度和浓度的药物,可造成血管壁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加重血管壁酸化,钙盐易渗出。(3)输液速度过快,可使局部血管内压力增高;重复穿刺可造成血管内膜损伤,液体易从未来得及修复的针眼处渗出。
图1 钙剂静脉输注流程
采用晨间提问的方式,要求人人知晓静脉输注钙剂的风险及钙剂外渗后的正确处理措施。
10%葡萄糖酸钙是一种高渗性溶液,对局部血管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一旦发生外渗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而钙离子又参与心肌细胞传导过程,输注不当可导致心律失常,因此,临床上输注葡萄糖酸钙是一项高风险的护理操作,我科通过对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加强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的风险管理,几年来输注葡萄糖酸钙千余次,未发生静脉输注钙剂导致外渗事件,更没有相关的护理纠纷,有效地保证了医疗安全。
[1] Mark H Kagen,Mimi Goel Bansal,Marc Grossman. Calcinosis cutis follow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intravenous calcium therapy.Cutis Chatha,2000,65(4):193-195.
[2] 周燕飞,辛学俊.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不良反应331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6,15(4):223-224.
[3] 张 妮,罗红香.新生儿钙剂外渗的临床观察、护理及预防.[D].吉林医学,2010(27).
[4] 董云红,任爱玲.新生儿静点葡萄糖酸钙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体会.兵团医学,2005,3:63-64.
[5] 孙先军,郑 平,邓冬梅,等.新生儿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后皮下钙盐沉积的防治[D].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6.
[6] 吴秀媛,王玉玲.全面流程管理在病房管理中的实施.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08-209.
[7] 吕华,楼晓芳,李忠丽.静脉输注钙剂流程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风险中的应用[D].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5(23).
R472.72
A
ISSN.2096-2479.2017.46.193.01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