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平
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初中英语教学
——杜燕老师执教的“A green world”一课评析
龚海平
当今中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变革的立足点应置于“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导向上。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和谐统一。通过列举杜燕老师执教的展评课的几个教学片段,在分析了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践行这一崭新的课改理念同时,揭示了“人在课中央”的教学主张的要义在于课堂教学的全部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实质。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言的一对孪生兄弟,是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两个密不可分的问题。在中小学教育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宗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育人目标导向而开展学科课程实施的今天,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变革的立足点无疑应该放在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方面,这也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明确要求。可是,如何在中学英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对于相当多的中学英语教师而言,仍然是一个有待不断学习、思考和探索的难题。
必须看到,作为语文学科的英语,它与我们的汉语在其本质和功能上是完全一样的,其所聚焦的对象无非是语言、文字、文化、文学。文学在其中所处的位置为最高层级,起着统领作用,而语言文字是其基础,文化则贯穿其中。由此可见,传统的英语教学效率低下和“聋哑症”等一系列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不可以简单地归罪于英语教学的方法,而是理念问题,即把英语教学简单地等同于英语语言教学,而没有上升到“英文”(即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从而导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就只有日复一日的英语语言的机械操练和读题与做题——因为一切一切的文学,说到底,都是“人学”。在英语教学的课堂里,“人”这个主体一旦不见踪影,“英语”这个客体的教与学的活动也就只能停留在英语的工具性层面,也就失去了其生命的迹象!
“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的策划者们敏锐地看到了当前中小学课改进入深水区所要破解的难题,把2017年的“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的主题确定为 “人在课中央”,倡导围绕如何更好地促进“人”(这里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更好发展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对中学英语教学而言,这实在不亚于一场及时雨!
在这一届“杏坛杯”展评活动中,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杜燕老师所执教的八年级一节题为“A green world”的展评课不仅较好地挣脱了中学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知识本位主义”的传统惯性,告别了“填鸭式教学”方式,始终贯穿一条师生话语交往活动的主线,而且创造性地对如何实现英语教学过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做出了精彩的诠释,因而与“人在课中央”这一展评主题相当契合,受到来自省内外的观摩同行和评委专家们的一致赞扬。限于篇幅,本文截取杜燕老师这节课中的几个主要教学片段加以评析。
“A green world”这一语篇是通过介绍瑞士这个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来一步一步说明其何以被称之为“a green world”的。中学英语教师对这类文本处理的通常做法是通过“读前活动”“读中活动”和“读后活动”这三个主要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的。就语篇教学的程序而言,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仅仅这么做,却是不够的。
杜燕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急于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而是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呈现瑞士这个国家美丽的自然风光、通过地图来呈现瑞士的地理位置、疆域以及瑞士国旗,以此来唤起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杜燕老师不是让学生走马看花,而是伴随着课件的播放,随机向学生提出了“Which country’s national flag is this? ”“Where is Switzerland?”和“What is Switzerland like?”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尝试回答。最后,她出示了一道单项选择题 “What colour is Switzerland?”并给出了“grey,green,red,yellow”四个选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水到渠成地引出了该课的主题“A green world”。
与许多中学英语教师的公开课教学有质的区别的是,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课件的演示不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物,而是服务了学生的探究、认知活动;学生也不是课件的旁观者,而是真正置身于“课中央”。他们既是杜燕老师教学活动的合作者,更是语篇教学主题的建构者和课件所传达的语篇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发现者和获得者。也正因为如此,这一“读前活动”不仅为接下来的语篇教学做了较为充分的铺垫,更激起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似乎杜燕老师的这一教学导入与文本内容并无多大关联,其实不然。试想:如果学生学完了这一语篇之后对瑞士的环境保护举措有了一些了解,却不知道瑞士究竟在何方,甚至连瑞士这个国家是一个什么样子,瑞士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大小,瑞士的国旗这些常识性的知识都没有搞清楚,英语教学的人文性还能够存在吗?这些似乎可有可无的导入和铺垫恰恰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所必需的,否则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就会因缺乏英语语言文化的张力而“骨瘦如柴”,学生也会因而对英语学习逐渐感到索然无味。
不少中学英语教师在语篇教学中都有一个通病, 那就是误将 “3S”(即 scanning、skipping、skimming)作为学生的英语文本阅读策略程式化地、机械地运用于英语语篇教学之中。事实上,所谓“扫读”“跳读”和“略读”不过是阅读者的不同阅读偏好和同一阅读者对待不同的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阅读心理、阅读兴趣、阅读目的和阅读能力所采取的不同阅读方式而已,绝不意味着它们是英语教学中对待阅读材料应该采取的阅读策略。
杜燕老师显然熟知这一点!她在“读中活动”环节一方面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路径”,通过下达任务,层层递进,推进学生的文本阅读;另一方面,针对文本的不同段落,她的任务设计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以通过不同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际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处理文本的第一自然段时,她提出问题“Which photo may be taken in Switzerland? How do you know that? ” 并给出了关键词“high mountains”“clean blue lakes”和“beautiful”,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判断4张照片中的哪一张是最有可能在瑞士拍摄的。这一任务设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阅读所获取的信息的整体把握和分析、处理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将文字信息进行解码转换成相应的图像信息的能力,因而这一任务设计在体现了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的作用的同时,致力于语言学习者的思维全面性和分析、甄别的准确性的训练与发展,从而实现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工具”与“人文”的互通。
在处理文本的第二自然段时,杜燕老师提出了要解决Green recycling需要回答的两个问题,即“What can be recycled? Where can these things be sent?”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瑞士对生活垃圾的循环处理对象有old clothes,old shoes,plastic,glass,paper, 处理方式是 to be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groups,处理场所是to be sold to charity shops,to be given to the poor,to be sentto factories,处理结果是for recycling,并通过思维导图在课件中加以整理和归纳,使得学生从文本中所获得的杂乱信息趋于条理性。
对文本第二自然段的处理至此似乎完成了,然而,杜燕老师没有就此结束,她提出了一个既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问题“Do Chinese people keep on recycling waste?”让学生思考后回答。这顿时就把学生的思维从知识世界引入了生活世界,升华了学生对待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再一次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事实上,这一高超的课堂教学机智,杜燕老师在文本第三自然段处理结束后也体现了出来:她提出了“Does China have such laws?”让学生加以思考并回答。再如,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杜燕老师通过课件呈现了一幅一半是蔚蓝的大海、一半是泛黄的沙漠的视觉反差巨大的图片,同时打出字幕“Make it better or make it worse? It’s up to us all! ”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待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对文本第四自然段的处理,杜燕老师不再要求学生阅读文本,而是听文本的录音,完成下列表格。至此,杜燕老师的课堂教学在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完成了听、说、读、写的全覆盖。
Green resources Importance Depend on them to live Be important to protect nature wisely Types Energy from the sun,wind and water AdvantagesCost very little Never run out Produce little pollution
如果说完成这份表格侧重体现的是英语的工具性,能够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任务型阅读”的初步基础,那么接下来针对这一自然段杜燕老师提出的供学生小组讨论的问题“Are there any other green resources? What green resources are in use now in China?”则聚焦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发展,拓展了学生关于可利用清洁自然资源的知识和英语词汇bio-energy(生物能)、geothermal energy(地热能)和ocean energy(海洋能),再一次体现了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杜燕老师的“读后活动”的教学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地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在“读后活动”中,她首先要求学生“Watch the photos of China and compare it with Switzerland.”,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和瑞士的自然环境的观察与对比,说一说两者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异同。(注意:是异同,而不是差异!这就需要学生在发现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要公正地看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初步成效。)这一教学环节,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发展了学生在真实语境下自主编码、加工和输出口头话语的能力。
如果说前者是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在“说”的方面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了,那么在接下来的、也是该课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则在“说”的方面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瓜熟蒂落”地结合了。
在这一教学环节,杜燕老师通过课件呈现出了我国某些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的种种现象之后,以特写的方式呈现了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附以“The longest distance in China is that I couldn’t see Chairman Mao clearly even though I’m holding RMB.”字幕来警示学生要树立环境恶化的危机意识,鼓励学生围绕“Think of some ideas to protect China’s environment and write to Chairman Xi.”就环境保护问题用英文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写信。由于在前面的教学流程中,学生关于环境保护的背景知识已经初步建构,相关的英语词汇及其表达已经初步掌握,此时开展英文写作训练不仅时机成熟,而且学生的写作也会有话可写,有感而发,因此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就很高。
杜燕老师这节40分钟的展示课中可圈可点之处还有很多。例如,她在生词教学方面的处理理念与方法,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导图的运用,在学生写作训练中的语言支架的运用等,不仅遵循了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而且教学手法别具一格。
在仍然有许许多多中学英语教师纠结于“应试教育”与“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寻求平衡而又不得其解的今天,杜燕老师在“杏坛杯”舞台上的展现值得众多初中英语教师静下心来好好揣摩、研究!
G633.4
A
1005-6009(2017)59-0071-03
龚海平,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江苏张家港,215600)副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