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婷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政法系,山西临汾041000)
关系视角下高校“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张玉婷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政法系,山西临汾041000)
“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建立良性的组内成员关系、组间协作关系,实现对人的有效组织与激励,进而达成教育效果的育人模式。高校实施“小组型”人才培养,应基于协商互助精神连接组内合作关系,基于合作博弈精神构建组间竞争关系,基于高效创新精神缔结师生共生关系。通过对小组容量、评价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空间的设计,可以建立和谐的小组关系网络,保证小组的高效互动与积极反馈,提供管理效率高、育人实效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系;高校;“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
“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建立良性的组内成员关系、组间协作关系,实现对人的有效组织与激励,进而达成教育效果的育人模式。“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组织划分成多个小团体,可以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进行简化概括,主要有小组内部关系和小组外部关系。小组外部关系又可以分为小组间的关系和教师与小组的关系。因此,高校“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处理的核心关系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
随着本世纪现代分工的高度细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合作互助的能力显得愈加重要。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2005年提出的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中强调,现代社会的学习就是建立网络,通过以人或组织为结点,运用连通聚合的策略,建立一个连续动态的知识网络。这种连通的实施需要学生具有高超的洞察力和包容合作的思维。当今大学生的个性比较鲜明,自我意识较强,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自我表达,更应当在协商合作、团队精神方面加强其实践训练。“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开展的,小组成员的配合协作情况不仅直接影响着小组的整体表现,也关乎小组成员最终的课程成绩。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小组型”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探求小组成员间最有效的合作方式,这不但使其真切体会合作的重要性,更通过小组实践活动,切实地提高自身的协作技巧和合作能力,践行协商互助的精神。
在以往的小组教学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着眼于小组内部和师生间的关系研究,把小组间的关系看作是简单的对立竞争关系。事实上,竞争也有很多种类型,有你死我活的淘汰性竞争,也有利益同享的合作性竞争。大学教育在摆脱“考分指挥棒”的同时,也应当改变学生的竞争思路,让学生认识到相互学习并进行最优策略选择的重要性。“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不是为了优胜劣汰,而是各展所长、知识分享、共同进步。认识和学习这种合作性竞争也是大学教育区别于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制定小组间竞争规则时,不但要保证公平有序地竞争秩序,激发各小组的“斗志”,更要注意创造有利于小组间交流讨论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共同学习”,而不是“成绩比拼”上,使同学们领略现代合作博弈的魅力。
在传统高校课堂中,教师一人要面对数十个不同个性的学生,甚至在一些公共课程中要“以一敌百”,这意味着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异质性强、规律性差的“教师—某生”关系的存在。教师维护和处理这众多杂乱关系的成本高且效率低,不利于教学的高效开展,学生也容易延续“只听老师讲”、“学给老师看”的不良习惯。“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学生整合成若干个小组,有效压缩了教生直接连接的关系数量,降低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成本,既有利于教师高效有序地完成教学设计,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互动,也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共同探讨的空间。“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简化了组织关系的数量,扩张了教学关系的容量,使师生在讨论互动中形成更加生动和谐的共生关系。
高校“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需要教师关注三个要素的调控,为构建良好的小组关系准备最优的条件。
教学小组的容量是以小组中成员的数量来确定的,小组组员人数太少会不利于小组任务的实施完成,小组人员太多又会出现部分成员参与度不高的“搭便车”现象。实现有效分工亲密合作的小组容量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恰当的设计,使小组每个成员都有存在感、参与感和成就感。另外,小组容量的大小也影响着小组内部信息的传递,合理的小组容量和恰当的小组关系会促进小组内部信息的流通与共享,进而影响小组成员的学习效率和实践体验。在对一些小组教学实践的观察中,我们发现三人小组中容易出现“二对一”的对立关系,而六人以上小组较多发“掉队”问题,所以在一般的高校教学活动中,四到五人的小组容量是比较适宜的,既容易建立平等的协商关系,又易于进行高效的分工合作。
高效的教学小组不但需要有良好的协作关系,还需要恰当的激励机制引导良性的组间竞争。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教师需要分析研究人才培养的目标、班级小组的特点和隐性的关系网络,从而制定合理的评价系统。如果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就不能用传统的考分评价方式,而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不但要对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参与度和成长度进行多层次动态评价,更要对每个小组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最好是对多个小组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的相对性评估,因为每个小组的表现都可能影响教师对其他小组的评定,这就可以驱使各小组断绝“及格万岁”的想法,在小组竞争中努力追求更好的排名。第二,教师还需适当布置挑战性任务来激发小组间的合作。事实上,在小组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有难度的任务更具吸引力,它会形成一个共同的困境,促使各小组联合起来,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讨论与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成长。
良好关系的建立不仅需要关系主体的主观意愿,也需要有益于关系构建、有利于关系维护、有助于关系密切的环境条件。高等院校教育不同于初高中教育,没有应试的标准答案和知识训练的硬性要求,更着眼于培养思辨、陶冶情操和启发智慧,这些都需要营造自由平等的育人环境。热烈的小组讨论和多样的教学互动也需要这种开放宽松的氛围,因为这种氛围可以给予学生正向的心理暗示,放松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敢于发表观点、敢于发起讨论,在深入沟通与广泛讨论中,小组成员之间才能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小组间也能形成更平等也更灵活的关系网络。
“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关系的维系与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改良关系的可能性。在此,主要从关系主体间的协调配合,关系演进中的协商反馈以及关系深化中的方法创新三个方面,来探析改良“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良好的协作机制可以保障小组成员进行高效的学习与合作。因为每个小组的成员在性格和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组内协作机制应当是“因组而异”的,小组内部协作机制会在小组成员的合作过程中逐步呈现与完善。各小组的协作机制,可以是围绕核心人物(一般为组长)开展的分层协作,也可能是多人平等协商、轮流坐庄的分工合作。
教师需要了解典型的小组合作模式,观察各小组的协作方式,指导小组反省并完善组内的协作关系。在小组合作模式的认识上,我们可以参照王陆(2004)在其研究中总结的四种典型的生生互动模式(如图1所示),分别是星型、环型、网状和层级模式[1]。这四种模式中星型和层级模式存在核心人物,可以更快形成小组规范,有较高的执行效率;环型和网状模式中小组成员更平等,参与的活跃度更高,有利于组织辩论,进行思想交流。这四种模式各有利弊,教师应当基于不同的任务目标,引导各小组相应地调整小组内的协作机制,因为一个富有活力的小组,其内部的协作机制不应当是单一固定的,而应是一组效率最佳、应对性最强的机制组合。
图1 四种典型的生生互动模式(王陆,2004)
关系的维护离不开互动,在关系双方的反馈过程中,关系主体不断接收新的信息,了解对方的需要并相应地调整互动方式,才能使关系主体间拥有更多共享的信息、规则和利益,从而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亲密。基于“霍桑效应”的教学观察显示,当学生感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而这种受关注的感觉就是从与教师和同学的一次次互动中积累而成的。事实上,互动不一定是在教师制定规则之后再开展,在培养人才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进行。
互动是“小组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强各方关系的关键所在。纯粹接触效应表明某一外在刺激,呈现的次数越频繁就越受欢迎,即个体能够接触到该刺激的机会越多,个体对该刺激将越喜欢。这说明,高频次的互动,即便是最简单的互动,也能使主体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目前高校“小组型”教学的互动反馈,更多地局限于课上讨论对话和课后批阅作业,这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学生随时互动、即时反馈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即时互动的工具越来越多。大学生对手机和电脑的使用度非常高,对各类软件和应用程序的学习能力也很强,教师可以结合小组教学的需要,构建线上的互动平台。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QQ讨论组群,还是微信的群聊,或者某网站的社交群,都最好只选择一个,不应遍地开花,多而杂的互动可能带来管理的困难,也不利于信息的分享与交流。
[1]王陆.虚拟学习社区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G64
A
1673-291X(2017)35-0087-03
2017-08-11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质量工程项目(WL2014JGXM-08)
张玉婷(1983-),女,山西大同人,法学博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女性权利与发展等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