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我国历史久远、地域辽阔,文化的多样性反映在道路名称上,既有共性又颇具特色。近百年来,在每个历史的关口、时势变革之际,路名也跟着变化。
最早具有行政意义的路名始于对上海租界的改造。伦敦传教士麦都思,在1843年提出直接用中国地名作为路名。1862年,麦都思之子英国领事麦华佗发布了《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租界内南北纵向街道用省份,东西横向用城市。许多租界的路名一直流传至今,如北京路、南京路等。
新中国成立之后,路名也出现崭新的风格,最常见的是“解放路”,当时很多城市把主要干道更名为解放路,或者把解放军进城的道路改名为解放路。五十年代初期,“一五计划”期间大规模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全国出现大量的“建设路”。另外,改掉了一些带有“庙、观、坟”等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路名。
2014年,有知乎网友使用地图数据统计了全国364个直辖市、地级市等的路名,其中,排名前三的依次“建设路”“人民路”“文化路”,“解放路”位居第十。使用较多的还有幸福路、光明路、育才路、中山路等。
我国北京、南京、西安等古都依旧保留了一些具有历史和政治色彩的路名。近十年,在城市化和机动车化的同步推进下和“互联网+交通”的引领发展下,道路名称与城市结构、道路规划、交通出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是需要重新审视其“名”与“称”的含义、命名的规则以及使用的规范等的时候了。
本期大家观点栏目邀请官阳老师,介绍了美国对道路称谓的命名原则和方法,指出了我国在道路名称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道路名称的科学性和对于提高交通效率、完善路网建设、支撑城市规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