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梅
人生美化,人心净化
——读朱光潜的《谈美》
陈铁梅
·推荐理由·
关于“美”,许多哲学家、艺术家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例如:古希腊抒情诗人彼翁认为“美是善的另一种形式”;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俄国作家契诃夫认为“人应当一切都美。包括容貌、服装、心灵和思想”;中国画家吴冠中认为“美比漂亮的价值高”;常言俗语中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这些耳熟能详、近乎成为我们“口头禅”的表述,常常引得大家去追问关于“美”的诸多问题,例如:美,究竟是什么?美,在哪里?美,有标准吗?为什么这是美的,而那是丑的?如何才能达到美?美的境界究竟是怎样的?……
寻求答案的著述有很多,黑格尔的《美学》、席勒的《美育书简》、柏拉图的《理想国》等,都从各角度阐释着,做出了精妙而有富含哲理的论断。而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著《谈美》,在审美理想和著述方式上用力甚劬,别具匠心,为我们轻轻叩开了一扇“美学之门”。
《谈美》,15篇文章,近12万字。朱先生在开篇就提出了审美理想,即“谈美”能“免俗”,能使“人心净化”,然后从这一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探讨了自然美、艺术美和人生美之间的关系,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和审美追求。书末,朱先生借阿尔卑斯山谷大道旁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提醒我们“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强调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无怪乎《谈美》一直被视作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朋友:从写十二封信给你之后,我已经歇三年没有和你通消息了。”“想来想去,我决定来和你谈美。”朱先生写在《谈美》开篇的这些文字,轻而易举地拉近了我们与美学、与他之间的距离——消融了对“美学”的“恐高”和对美学大师的“仰视”,阅读自然愉悦了起来,轻松了起来。阅读的前提,是悦读。通篇阅读,明白晓畅,朱先生从生活实例出发,深入浅出揭示了美的真谛。“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面对当下浮躁时代造就出的浮躁的我们,以及我们身上那显而易见的阅读毛病,朱先生是看透了的。
有人说,朱先生的《谈美》,最适合在云淡风轻之日,明窗净几之下,就着茶香细细品读。
·阅读体验·
我的案头,一直有书,不时更迭。但有一本书,一直都在,那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著的《谈美》。
这本书,在我购书单中出现频率最多,它已经成了我与朋友们交往的最雅致的礼物。这本书,也时常出现在我的课堂里,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跟女孩们一起聊几节课的“美学”,它也就成了我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在这本书里,不仅仅能看到朱先生作为哲学家、美学家对“美是什么”“美的价值在哪里”等明白晓畅的解读,还可以看到了他对艺术与人生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的理解,以及他向人们发出的呼告:“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从这一角度读《谈美》,也许可以从另一层面解读朱先生写这本书的初衷——美能“免俗”,能“人生美化,人心净化”的真正内涵——艺术是美的追求,人生需要追求美,继而就像魏天元教授所说的那样,《谈美》“可以协助我们感悟、探询人生真谛,这看似虚空实则具象的人生里有你有我有他,有山峰和溪流,平原和阡陌,海洋和巨帆;有鸟语花香,也有雷霆万钧……”
生活在自己的作品里
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作品里。
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谈美·慢慢走,欣赏啊!》)
生活是人生的中心。学会审美,就是学会生活。
我家后排底楼租住着一家三口,父亲给人打零工,母亲在家做缝纫,女儿上幼儿园。一家人很温和,平日偶尔见到,都会打个招呼。相熟之后知道他们家生活清苦,但我从来没见他们忧愁过,反而整天乐呵呵的。我一直疑虑他们的快乐源由,直到某天清晨我无意撞见了他们的生活。
因前夜的一场雨,水泥地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洼。小女孩在草坪边漱口,漫不经心。磨蹭片刻后,她被一处水洼吸引。只见她思量片刻,便在水泥地上咚咚咚地跑了起来,她以杯为笔,以水为墨,扎着两个小辫的“笑脸女孩”就这样诞生了——我相信,这是女孩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再现,因为作品“笑脸女孩”与她是如此相像。
就在我以为要结束的时候,她又急速地噌噌往后退着,顺手随意地东划拉一下,西划拉一下,周边水洼已经成为“笑脸女孩”的衣裙和手中盛开的玫瑰——我相信,女孩已经完成了审美想象的唯美诠释。
更令我惊喜的一幕接踵而至,女孩的妈妈和爸爸从屋里走了出而来,一个推车出门,一个端着碗吃饭,夫妻俩看着女儿的创作爽朗地笑着,给了女儿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是对女孩最热烈的褒扬——我相信,夫妻俩都有着审美情怀的“审美人”,尽管他们只是普通的工人和家庭主妇。审美与身份、地位、工作无关,只与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等审美态度有关。
回到屋内的女孩不一会儿背着小书包和妈妈出门了,母女俩径直踩着刚完成的作品走了过去,显然她们已经忘记了那场畅快淋漓的创作,也忘记了那灵动有趣的作品,但是她们显然非常快乐。我相信,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活动,没有任何功利牵绊和束缚。这不就像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所说的“美是自由的尖叫”,它只关乎欢乐与美感。
原来,这一家人快乐的源泉,是用善良、乐观、勤劳去创造并享受的生活,发现“生活原来是很好玩的”(汪曾祺)。以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着的,就是生活“艺术家”,“作品”即为生活。
人生需要追求美
那一整天,我心情愉悦,这是邻家女孩和她的家人传递我的。“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康德这样说。
事实上,美更可怡情,辅德,启智。
美能怡情。审美是人由情感而萌发的主观活动,是对事物美与丑、是与非的判断过程,它产生于一瞬间,但取决于人长时间的由审美积累而成的审美价值观,又决定了人一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影响了人的生命状态和人生价值。它向人们提供审美准则,升华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为人们走向真善美提供丰厚的营养基。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美的认识和判断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力的衰退……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行为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达尔文的这句话也许是对美的作用和价值最完美的解读。欣赏美,就是在感受对真的憧憬,对善的赞美,对美的渴望。
驻足停留在德国版画家柯勒惠支的 《面包》前时,可以感受到人类感情中最为真挚、最为永恒的主题——母爱;油画《最后的晚餐》表现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传递着对信仰的歌颂,对忠诚的敬仰,对背叛的鞭挞;在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前,就是在领略毛泽东诗句《沁园春·雪》的艺术表现与大自然的物我合一。我们能欣赏女孩对水洼的联想和表达,也一定能发现花儿的绚丽多姿,小草的顽强活力,阳光普照山川的绚烂,朗月滋润大地的妩媚,一片旧瓦房中历史的沉淀与沧桑,这种与生活经验和知识相联系,通过联想和再造想象等完成的审美活动,愉悦着自己的心灵,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完善着自己。
美能辅德。人天生赋有道德情感,通过内在的自我意识或者外在的媒介督促,不断地去践履道德法则,努力成为至善乃至于圆善的人。内在的自我意识是人的良能良知或者善良意志,而外在的媒介除了道德舆论、规定之外,美的欣赏为之所做的贡献,因为它的直观性和愉悦性容易激起我们的自觉、自悟,道德濡染就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发生。卢梭在他的《论教育》一书中就已指出:“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这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的教育在教育心理学上证明是最有效的教育。如同鲁迅所言:“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美能启智。人生智慧是一种高洁的精神,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理性的追求,是一种超脱功利束缚的人生境界。美,从来就是以多元的形式出现,有东方的,也有西方的;有民族性的,也有世界性的,包罗万象和多姿多彩是它的语言特征。审美,通过对审美对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求索,理解他文化,善待他人,并真诚地关怀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价值,为成为人格丰厚的人做思想奠基。所以席勒坚定地说:“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途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人生需要追求美,它帮助我们获得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美的褒扬和对恶的评判的经验,然后逐渐内化至自己的灵魂深处,从而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除出人性中的一部分丑陋,发扬真、善、美,继而“使生命变得完美”以及“对生命的肯定和祝福,使生命神性化”。(尼采《权力意志》)
艺术是美的追求
水洼,很寻常,与花草树木、高山流水、雨雪冰霜、日月星辰一样,本是自然的存在,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自在之物”,在人介入之前,这些仅仅是沉睡着的物象。
但是,邻家女孩偏偏介入了,自然存在的“质地”就变了。柳宗元早就说了:“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中以我的情趣转移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这是一种极自由的(因为是不受实用目的牵绊的)活动,说它是欣赏也可,说它是创造也可,美就是这种活动的产品,不是天生现成的。(《谈美·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艳的英国姑娘》)
人,总有对生命完满的不断追求与渴望,就像小女孩一样,即使生活清苦,但她依然向往自己有一条美丽的裙子,有一捧芬芳的玫瑰,而她通过艺术表达实现着对美的追求。所以,水洼在她的眼里变成了美的物象,然后进行了一场有意味的品读。于是,自然物象便以美的存在而成了审美对象,水洼便有了生命,笔墨也有了情怀。
然而,不是所有的自然物象都会成为审美对象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觉得它有多美,甚至还对观赏的人嗤之以鼻的,那只不过是“自然人”。
使自然物象迈向审美对象的,一定是“艺术家”,他们能感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审美意境,甚至还会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充满禅意的审美理解。
艺术家能在平凡形色中看到空灵意远的审美意境。比如王勃,面对赣江烟波浩渺,两岸绿色茵茵的美景,他一定要登上滕王阁眺望,于是看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看到了“秋水共长天一色”,浩然抒怀:“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艺术家能调用形式美感进行审美创造。形式美感,是指应和了对比与均衡、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而给予人们美的感觉、美的意象,它不显山不露水地藏匿在自然物象中。而艺术家能经过提炼、加工,让物象有了对比变化,有了节奏韵律,于是超越自然成为美的象征。江水多变,草木杂生,宋代画家王希孟甄繁就简,鸟瞰山水,以色艳笔浓的青绿山水表现技法,创作一幅长卷《千里江山图》,将我们带向山与水、情与诗和谐共鸣的美的世界:开头,鱼惊、鸟鸣、花落、山动,水光山色慢慢收入眼底。画面的山峦逐渐递升递降,反复循环,越来越参差,越来越密集,层层叠叠,起伏不定,山与水相互角逐,尽情玩耍着彩云追月般的游戏。最后,山静、水静,人也静。一幅画,就是墨与色的饕餮盛宴。
艺术家能将审美情感升华为审美理解。郑燮画着他的《竹石》,竹叶聚散有度、肥翠欲滴,笔墨磊落洒脱、秀洁清明,俨然就是他那倔强刚直、孤傲不驯的个性表达。然而,他想表达更多,于是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连朱先生也说“竹原来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但经由郑板桥的审美创造,就被赋予了悲天悯人、物我合一的精神气质,继而实现了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的超越。
朱先生说:“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欣赏美的事物,欣赏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在帮助人们以艺术的感悟去感知世界的美好,以艺术的视野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所以,朱先生对我们的嘱托殷殷切切:“假若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者是一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谈美·开场话》)
但“艺术家”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培养“审美人”才是。“审美人”,在英国哲学家麦金泰尔看来是一个在生活方式、状态和观念上能按照审美原则进行取舍的人,在朱先生看来是一个“对生活和世界持一种非功利静观态度的人”。“审美人”在面对正直与奸诈、善良与邪恶、勇敢与怯懦、美好与丑陋等时,会选择前者。光明磊落、心灵敞亮、善良悲悯、身体康健是他特有的精神纹理,生长在他的灵魂上,并随着时间继续沿着审美走向再生长,继而成为他的行为模板。“审美人”有多重精神纹理,他对美善有敏锐的觉察,对物象有独特的解读,对生活有诗意的追求,对生命有由衷的敬畏。生命独特,“审美人”的维度彰显的长度或者厚度一定不相同,但是都会回归到一点,那就是成为一个会生活的人。
为美立心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谈美·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事实上,朱先生不就是那耀眼的星光吗?所以作为读者,我们更应该“慢慢走,欣赏啊!”——沉浸在朱先生思想的辉光里,为美立心。
我爱想象。朱光潜先生的著书立说,满足了我一个美术老师对一个哲学家、美学家的天马行空的想象。
我想象,我遇见了已经搬离的女孩一家,我告诉他们那场给予我启发和快乐的审美创作。我还学习用心良苦的朱先生,借阿尔卑斯山谷大道旁无名氏写下并竖起的这块标语牌,对女孩说一声:“慢慢走,欣赏吧!”——面对漫漫人生路,要以审美的心态漫步其间,方不枉人世一遭。而她和她的家人由此生活更加快乐。
我想象,朱先生在写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并没有急着在短时间里再写一本给年轻人看的美学著作,因为还有诸如《文艺心理学》等重要的话题有待他去作深度研究。然而,他的心被牵绊住了。牵绊他的,是当时局势下他时刻牵挂着的青年朋友们的立场,他怕他们善恶不分、美丑不辨,价值观混乱,失去做人的良心与良知。这种怕,让他提心吊胆,寝食难安。我甚至还想象,朱先生并不高大的身影一直徘徊在书房与客厅之间,对着远方时不时响起的炮火摇头长叹:我该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朋友们!思忖再三,决定以己之力做一番努力——再给青年朋友写第十三封信,“想来想去,我决定来和你谈美”,因为美可以“免俗”,可以避免人心之坏,可以人生美化,继而可以人心净化。
朱先生是以“谈美”来完成一场灵魂的度化!直至今日,依然进行时!
·名师自述·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我都属于“慢生长型”的人,工作了24年才“长”成“教授”“特级”,即使在“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的队伍里,我也不算年轻,但我很享受如此慢慢拔节的成长状态,因为这才是生命应有的模样。1989年大学毕业到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工作时,懵懵懂懂不知理想是什么、目标在何方,好在校长耐心引导,帮助我慢慢体会到了与学生相处以及追逐教育理想的乐趣,更体会到了阅读的曼妙,以至于我现在的业余时间除了旅游外,基本上都是与书相伴,即使现在担任了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副校长、教育集团副总校长,兼任了江苏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教育督导专家组成员,领衔了南通市、海门市的两个名师工作室,以及南通市学科基地和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书还是一如既往与我如影相随。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是获得内心安宁、沉醉于自己世界的最佳方式,随心而动,境由心生,意犹未尽——在阅读中追寻着美育的价值,学着用思想丈量自己的脚步。慢慢读,慢慢悟,慢慢走,不经意间,生长了我的教学主张——审美人生教育。在美育的世界里,与学生一起向历史借力光大美,与真善同行培植美,构建起丰厚的审美素养和丰满的人格,成为观照、建设美好生活的“审美人”。
(作者系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拓展阅读·
1.《美育书简》〔德〕席勒
席勒的《美育书简》不仅是一本对美的本质特征作了深入哲学探讨的著作,也是第一部美育宣言书。他在著作中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完美人性的理论,既把美看作是德育的手段,又把审美自由作为人的精神解放和力量和谐的最高状态。他认为,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
2.《美的历程》李泽厚
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他在著作中提出了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的“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中显现的“人的觉醒”,六朝佛像雕塑从“虚幻颂歌”到“走向世俗”,盛唐诗词的“音乐性的美”,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的审美三品,以及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到伤感再到现实的变迁等重要观念。
3.《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
高尔泰的《美是自由的象征》,论述了“人”的问题和“美”的问题,他力求了解和说明这两个问题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认为美的追求和人的解放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他强调,美学是哲学的内隐框架,美的哲学是人的哲学的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