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析差异 导向教学
——全国卷和四川卷理综生物部分比较

2017-12-14 08:39四川刘中国蒋桂兰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7年6期
关键词:试题新课标考查

四川 刘中国 蒋桂兰

明析差异 导向教学
——全国卷和四川卷理综生物部分比较

四川 刘中国 蒋桂兰

从2006年到2016年,四川省单独命题高考试题(以下简称川卷)经历了11年,这11年对高中生物教师的影响是深刻的。从2017年起,四川又回归全国卷(以下简称国卷)的考试,但教师不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复习备考中,都会下意识的以川卷的命题风格开展教学,进行复习备考,导致教学或复习做了许多无用功,走了许多弯路。在此,笔者将川卷和国卷作以比较,探讨两者的主要异同,并对2018年高考复习备考提出一些建议。

一、川卷与国卷的主要差异

1.试卷结构的不同

川卷:选择题7个,42分;非选择题4个,48分,空多,一般每空1分、2分,极少有3分,所给答案简短、精炼,是针对生物学名词、概念、原理的填空,答案比较单一,对学生规范使用专业术语要求更高。所书写内容少,如2016年全卷4题有35个空,答案共143个字。

国卷:选择题6个,36分;非选择题5个,54分,空少,一般18或20空,一般每空2分、3分,甚至4分,很少1分。所给答案书写内容多,近300字,部分试题答案的开放程度较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

2.能力考查侧重的不同

川卷生物试题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境中新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试题所选材料往往与最新科研成果联系更加紧密,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更高。全国新课标卷生物试题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的理解放在首位,试题材料更多来源于教材及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更加关注。川卷,一道题所考查内容覆盖面宽,重在考查考生发散思维能力。国卷,一道题所考内容覆盖面窄,重在考查考生聚合思维能力。如同样考与酶有关的实验,2016年全国卷第3题这样命制:

例1.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2013年川卷第4题这样命制:

例2.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中,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国卷该题只考查了必修1pH对酶活性的影响有关实验设计,考查范围窄,难度小。川卷该题考查了必修和选修教材中有关酶的实验,其中A、D选项来源于选修1不同章节的考点,B、C选项考查必修1酶活性的影响有关实验。选项来源于不同教材的不同章节,跨度大,覆盖面广,对发散思维能力要求高。

3.情境信息表达的不同

川卷,所选材料尽量来源于教材外,给学生创造陌生环境,以考查学生联系教材,处理信息,综合作答的能力。信息多以图、表等形式呈现。国卷所选材料尽量来源于教材,给学生创造一个熟悉的情境,信息多以文字形式呈现,简单明了,图表信息相对较少。如同样是考查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2010年川卷22题这样命制:

例3.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1) 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图A

图B

①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系。

②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研究涉及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图C。

图C

①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优先保护的是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__。

②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2016年国卷丙卷31题这样命制:

例4.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__________。

总之,川卷信息量大,图表多,特别是遗传题出的难度极大。学生很难得高分,原因主要体现在审题障碍和做题速度。国卷图表少,难度低,试题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对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对生命现象的宏观认识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解释生命现象,表达能力要求高。对此如何进行复习备考呢?

二、教学启示

1.加强教学研究,以不变应万变

认真研究全国新课标卷《考试说明》与四川卷《考试说明》的差异。认真研究近5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试题的主要特点,以及与四川高考生物试题的差异,辩证分析全国新课标卷与四川卷生物试题难度的差异;适度调整复习策略和训练重心,加强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生命本质的宏观把握。研究当前学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好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泛收集资料,选编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符合高考要求的练习题,以便准确诊断问题和提升能力。

2.夯实教材,狠抓落实

国卷、川卷都比较重视教材,但川卷题在教材之外,理在教材之中。要理解题意,回归教材。国卷试题情景多数源于教材中的核心概念,教材中的黑体字是重点考查的内容,部分考点还涉及教材中的楷体字、课题背景、旁栏信息和资料分析等,可以说是题在教材内,理在教材内。因此高考复习必须要高度重视教材,夯实基础,重在落实。

一是要以《考试说明》和《考纲》要求为依据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以《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能力层次为依据,以《考试说明》所列出的知识点条目为线索,对照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点和内容逐条讲解,以明确考试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

二是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全国新课标考卷中出现考查“完全营养液、矿质元素离子、极性分子、NADPH/NADP+、胞间连丝的作用、细胞衰老的端粒学说、种子中的胚和胚乳、组织液生成与回流、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动作电位”等知识,这些知识大都来源于教材中的“问题探讨”“相关信息”“技能训练”“练习”等栏目。复习时,既要注意教材细节,又不能只抠手中的教材,应该尽量回到核心概念、重要概念的本质内涵上去,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适当补充和完善一些有利于核心概念构建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建构。

三是要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开展变式教学。每年的生物高考题都有一些关于图形、表格、曲线等知识的考查,如根据信息绘图、剂量曲线、列表格、写遗传图解等。这些表格、图解在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大量存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图表进行变式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如:对于教材中的曲线图教学,可先教学生如何认识曲线图,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曲线走向,再让学生把曲线图改成柱状图或改成表格等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四是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全国新课标考卷生物试题中有比较多的问答题,要求学生 “解释现象、说明原因、叙述过程、简述思路……”,试题开放、文字叙述长,答案字数较多,是学生的软肋。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梳理教材中重要生命现象发生、发展、消亡或结束的全过程,深入理解每个生理过程的机理和实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设计需要学生思维深度参与的交流话题和练习题、检测题,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讨论、交流、展示,不断纠正表述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多说、多读、多写,多练”。练习、测试的讲评中要注意强调生物学专业术语、符号的准确运用,讲清表述题答题的思路,要求语言表达明确不产生歧义,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3.重视教材实验复习

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非常重视对实验的考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往往都是以实验的形式呈现。因此复习备考必须强化对实验的复习,并利用典型案例梳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利用典型例题或变式训练复习实验探究的各个环节,如:提出假设、叙述原理、书写步骤、预测结果、得出结论等,并设计练习训练学生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简述实验设计思路等。

同时要关注遗传题实验的设计,全国新课标卷热衷考查如“影响遗传实验结果的因素、满足遗传定律的条件、解释生物性状遗传受几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原因、叙述子代出现一定比例的原因、设计杂交实验思路和预测结果、做出遗传假设”等内容,情境简单,但考查深入、宏观,得分不易。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入手,深入理解遗传定律的实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解释遗传现象,能设计较为完善的实验杂交方案等。

4.关注热点知识的考查

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对“内环境与稳态、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遗传实验设计”等内容考查的频率很高,但一般情境简单、难度不大,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资料分析、实验探究以及练习题(包括拓展题)等资源,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实现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宏观把握。如为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可利用教材中的“技能训练”和插图引导学生梳理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大致过程,理解内环境中某种物质进出平衡被打破以后,是怎样通过“调节”去重建这种平衡的。

附例题答案:例1.C 例2.D

例3.(1)①被滨螺取食 竞争 ②浒苔 B坑中浒苔不占优势,该环境不利于岸蟹躲避海鸥的捕食,因而数量较少;由于天敌(岸蟹)数量少,滨螺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所以数量较多 ③浒苔→滨螺→岸蟹→海鸥 (2)①凸出基质 就地保护②水坑

例4.(1)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低温下,分解者分解作用弱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

四川省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四川省遂宁中学校)

猜你喜欢
试题新课标考查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