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村的银匠世家

2017-12-14 06:16李树华
大理文化 2017年11期
关键词:银器技艺云南

●李树华 文图

大理艺苑

关爱乡土艺人 关注民间艺术 关心技艺传承

责任编辑:彭琼瑶

投稿邮箱:qyao724@163.com

新华村的银匠世家

●李树华 文图

今年71岁的董中豪父子三人是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一个银器世家的传承人,他们子承父业传承下来的银铜制作技艺在银匠辈出的新华村广为人知。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里,我慕名前往新华村采访了董中豪。

银匠世家

据鹤庆县志记载,早在明朝中期,鹤庆便开始出现以加工制作金、银、铜器具为生的工匠,这些工匠被当地人俗称为“小炉匠”。为了养家糊口,小炉匠们长年背着行装,东奔西走。住无定所,风餐露宿的小炉匠停在哪里,便在哪里就地生起炉火。久而久之,熊熊燃烧的炉火便成了一代又一代小炉匠们养家糊口的希望。

在我近年来采访的大理银制品加工传承人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离不开“小炉匠”“走夷方”“西藏”这几个关键词,董中豪父子自然也不例外。

“李老师,还在我4岁时,我父亲就跟着那些‘走夷方’的人出去谋生去了,所以我对我父亲的印象其实也不怎么清晰。”一见面,董中豪就自然地和我说起了他的过去。

“哦,原来是这样。”

“我父亲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没有回来?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生死不明。”

“哦,对不起,董师傅。想不到是这样。”

“没什么。李老师,像我父亲这样的情况在那个时候有很多的。”

父亲下落不明后,在董中豪心里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阴影。按理说,作为长子的董中豪不应该再外出了,可生活是不相信眼泪的。为了生存,1962年,仅有16岁的董中豪不得不跟着堂伯父,毅然走上了父亲离家时走过的那一条茶马古道……

说起早年的“小炉匠”生涯,董中豪依然掩饰不住一脸的难过。实际上,那是一种外出谋生的流浪生活。不过,与大多数流浪者不同的是,“小炉匠”依靠自己的手艺,使谋生不再等同于浪迹天涯的乞讨。相反,长年累月的漂泊生活,不仅塑造了“小炉匠”们顽强的人格,同时也提升了他们自身具有的技艺。

我不忍心让眼前的董中豪老人陷入长久的悲伤,只能把我们的话题引到他现在的家庭上来。之前我就听说董中豪家的两个儿子都在传承他的手艺,根据我这几年来的采访,我了解到许多传承人都面临着“子不承父业”的情况,而他的两个儿子竟然都在一直无怨无悔地传承其手艺,是很难得的。说起这,董中豪老人从悲伤的情绪中走了出来,也许这也是让他最为高兴和自豪的事情。

据董中豪介绍,他1946年4月出生于新华村一个叫“南邑”的自然村。这个村有426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是白族。他16岁那年跟着堂伯父外出谋生一年后,又跟着村子里有名的手艺人寸来吉师傅学了2年多的手艺。19岁那年,董中豪终于下决心一个人外出“闯荡江湖”。

“我也想不到,我一出去就是8年。”董中豪感叹地对我说。

8年的时间,董中豪前前后后去过腾冲、盈江、陇川、瑞丽、芒市、梁河……可以说,云南省的大部分地方,他都走过来了,还去过一年广西百色。

1982年,离开家乡多年的董中豪回到“南邑”村,这一次,他决心要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可在实践中,他总感到自己还似乎还缺少点什么。为了考察市场,他又一次前往遥远的西藏,在西藏芒康住下来,每天不厌其烦地来回奔走,观察藏民族的风俗习惯、学习民族文化,就这样,他一住就是一年。

1988年,信心满满的董中豪迎来了自己一生中的重要转折。这一年,他生产的银制品开始走俏市场,这让他看到了自己一家未来的希望。他暗暗在心里想,这辈子一定要让全家人跟着自己好好干下去,把祖传的传统手工技艺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好在董中豪的两个儿子也和董中豪一样,从小就对家里祖传的手艺痴迷不已。大儿子董江山制作的银器工艺品,在造型、品质上,已然体现着董家的风格。

几十年来,祖祖辈辈都靠打制银器为生的董中豪,一家大小、祖孙三代都成了远近闻名的“董银匠”。他们不停地在家里敲敲打打,成了名副其实的银匠世家,如今,他的两个儿子、儿媳、孙子们组成的“8人团”,个个都是打制传统银器和银饰品的高手。

大儿子董江山,17年来一直在昆明民族村里加工销售银器,为云南民族工艺品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二儿子董福山也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在老家新华村开创了自己的事业,经营茶具和百家锁,生意一直不错。

改革开放以来,从小巧玲珑的时尚饰品,到体积庞大的装饰器具,有不少都来自于“银器之都”新华村。作为银匠世家的传承人,董中豪有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他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善于用有灵敏的触觉去感知时代的流行发展趋势,所以也就能够自由地在流行的潮头冲浪。

他们家的产品,主要都是由董中豪设计,在设计时,把握‘开放、和谐、精良’的设计精神。因为现在大多数人崇尚自然,向往自由自在,作为银匠世家,不仅传承传统的地方民族元素,更是做到了与时俱进,以真感触演绎生活。因而他们家的产品可以让人在简约中品味时尚,符合现在大众的购买喜好。

董师傅强调:“每一件产品,无论大小,都要用心去做。”每一款饰品都有自己的灵感来源,每一件产品都有它自己的个性。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成品应该首先是艺术而不是商品。

作为银匠世家,董中豪一直对制作过程进行着严格的监督管理,所有的款式都要通过品质保证之后才会推向市场。在家庭内部,从开发设计定稿到工艺品出厂,都会有一套严密的生产管理系统。董中豪认为,失去客户有时只是一瞬间的事,而要得到一位客户的信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正因为如此,为自己的商品提供最佳品质保证,其实也是对客户的再次保证。

董中豪打造的银饰品

文化使者

1999年,正值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举行之际,为了创建民族文化强省,打造民族特色文化,云南民族村邀请董中豪作为白族铜银器制作的代表性传承人到民族村去创业。董中豪是一个爽快之人,二话不说就和大儿子移师昆明,到闻名遐迩的省级民族旅游村“云南民族村”开设了一个“银铜器制作工作室”。

到民族村创业,使濒危的白族铜银器手工制作技艺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对董家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作为云南民族文化缩影、展示云南各民族文化风情窗口的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昆明南部滇池之畔、占地上千亩的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是全国著名的主题文化公园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黄金周旅游热点地区旅游接待信息发布单位,已建成25个云南少数民族村寨。同时还建有滇池大舞台、民族团结广场、风味食品城等集观赏、游乐、度假、水上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旅游配套设施。在这个云南民族文化的“大观园”里,走出滇西大山的董中豪和儿子、孙子如鱼得水,夜以继日地精心打造祖传的传统手工银器,他们精湛的手工技艺赢得了一批又一批游人的好评。

在云南民族村里,董中豪父子整天流连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环境中。丰富多彩的的民族文化,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建筑和生产、生活、宗教习俗,使董中豪受到不少的启发。几年下来,董中豪父子在云南民族村里名声大噪。仅1999年一年,董中豪父子俩就制作完成了民族村里百十件的铜器工艺品,铜就用了整整八九吨。

在民族村打开市场后,董中豪让儿子一家人在昆明独立经营,他自己则回到老家新华村,他想实现自己多年来的愿望,批量生产藏刀、银碗、银茶壶、茶具。

“那你的愿望实现了吗?”我开玩笑地问他。

“基本上实现了,呵呵呵……”董中豪笑眯眯地回答。

“什么叫基本上?”

“这么说吧。一个是藏刀,过去我们家就生产了不少,应该有几千把吧。不过现在西藏只生产刀鞘了。”

“刀鞘?能不能告诉我,多少钱一个?”

“当然可以啊。一个全银、两三斤重的刀鞘,仅成本价就要6000多块钱呢,加工费也要2000块钱左右。”

“也就是要卖8000多块钱一把刀鞘,是不是?”

“是的。”董中豪肯定地回答我。

董中豪向我介绍说,近年来,除了刀鞘,他们家还生产大批量的银碗、银茶壶、茶具。董中豪自豪地告诉我,在新华村,他们家生产的银碗有“三个最”,即质量最好、产量最高、销量最多。这“三个最”成了他们家响当当的一张名片。也带动了他们家百家锁、银茶壶等茶具的销售。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在铜器和银器制作行业得心应手的董中豪,不仅能够制作一个手指头大小的小件,也能够制作几吨重、几米高的大件。而让他最满意的还是云南民族村2016年委托他制作的7座3米高的大佛像。

那7座大佛像,过去是泥塑的。民族村的领导来找董中豪,说要换成铜的,让他来做,董中豪领着8个人,足足做了8个月才完成,成为民族村的一个标志性工程。

凭着自己精湛的技艺,董中豪获得了人们的认可,他的作品至今在藏区和省内一些景区被人们所喜爱。经他亲手制作的大型铜质雕塑和无数的小型银制品,见证着这位民间艺人的与众不同。董家独到的银器工艺,奥妙全在他们的手上功夫。那些美轮美奂的铜器、银器,从表面看上去似乎与别的没有什么不同,但经行家鉴赏,却还是能看出其中隐藏着的民族文化元素。

有人说“游一次民族村,等于走遍彩云南。”多年来,作为云南“微缩版”少数民族大观园的云南民族村,其山水田园景观星罗棋布,一批又一批来自各地的多民族年轻人,在民族村接受专业的旅游培训后,又以他们鲜明的民族特点组合成风味无穷的旅游元素,向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展示着自己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情。董中豪父子在民族村的经历,也为那些民族传承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传承传统工艺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好路子。

2009年,云南民族村白族铜银器手工制作技艺被昆明市人民政府列入昆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予以公布。特别是近年来,云南民族村在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逐步发力,不仅邀请各少数民族手工传承艺人入驻民族村进行创作展示,还邀请专家队伍为民族村的非遗工作“量身定做”,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一件一件地落实了下来,使国内外的游客面对面地感受到了云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

近年来,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云南民族村不但建立了专业的传承基地,还把那些像董中豪一样身怀绝技的民族民间高人异士请到村里来,为他们提供展示技艺的平台和创造财富的机会。这些高人异士们一方面得以在民族村获得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一方面还可以将自己频于失传的绝技悉心传授,让游客得以亲见这些民间绝技,这种多赢的局面,正是从董家父子来到民族村的时候开始的。

传承之路

大理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十字路口。汉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在此汇聚,融入白族文化,镌刻在了银器的纹理肌肤之内。深受多元文化影响的白族铜银器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大理、西藏和昆明等地区,其中又以大理鹤庆的新华村最负盛名。

新华村里的黑龙潭,让这个高原水乡展现着不一样的迷人风韵。千百年来,村里悦耳的叮当声,每天都在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此起彼伏的小锤敲打声,有如一串串动听的音符,不停地延续着历史的脚步……

2002年,鉴于董中豪在金银铜制品民族工艺方面的成就,云南省文化厅命名董中豪为“云南省民间高级美术师”,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当年,为了谋生,董中豪还未成年就跟着父辈们去四处闯荡,艰难地把祖传的技艺传承了下来。他的两个儿子也“各自为政”,从事着一家一品的产业,他的孙子们,也算是第三代,现在也接手了祖传的工艺。两个时代,他们父子过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

“说到底,这个还得感谢共产党,感谢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好啊。”董中豪深有感触地说。

从过去的“小炉匠”到如今的民族工艺大师,从祖祖辈辈使用近乎原始的小手锤、小凿子谋生,到网络销售,董中豪见证了一个时代翻天覆地的变迁。

在家家会手艺、户户有作坊的新华村,董中豪一家四代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祖传的传统工艺,这让他们一家的生活每天都充满了笑声。

董中豪向我介绍说,最近,他的大儿子董江山已经将民族村的手艺交给媳妇和儿子去打理,自己则回到新华村,办起了一个专门生产银茶壶的加工厂。走网络销售的路子,他们只负责生产,由江浙一带的商人负责销售,销量一路走俏。

董中豪告诉我,今后,他打算把银茶壶市场营运中心设的“大本营”设在家里,通过“互联网+”作为市场起点来推广产品和自己的服务,这样就更能构建合理的市场定位,也能够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够了解到顾客的需求。

近年来,董中豪不断地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着全国各地的铜器、银器资料,把各种质量归纳、整理作为参考。与此同时,他还根据海内外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银饰、摆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受到顾客欢迎。

我没想到71岁的董中豪竟然还能够运用互联网来运作产品,心里暗自称奇不已。

董中豪笑容满面地告诉我,最近,他们家已经和江苏无锡的商家签订了合同,由他们供货,他们负责销往上海、杭州一带,现在正愁货跟不上呢,因为人家说有多少要多少……

“董师傅,是不是你们这里所有的人家都像你们家这样,产品总是供不应求?”听了董中豪的话,我忍不住问他。

“这个嘛,要看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一是要看质量,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有一个,就是看信誉,不过信誉来源于质量好不好。所以说,转过来还是质量说了算。”

许多人来到鹤庆新华村时,都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新华村会发展成为一个声名远播的“银器之都”?为什么新华村会出现那么多的匠人?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从几百年前说起。

众所周知,云南自古就有“金属王国”之称,滇西、尤其是大理州的银矿、铜矿资源十分丰富。早在唐代南诏国时期,石寨子匠人就开始从事金银铜的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据《白族心史》史料记载,皮罗阁火烧松明楼统一六诏时,慈善夫人以银钏辨夫,故事中的银钏就出自新华匠人之手。而据《鹤庆县志》记载,洪武初年,有一中原汉族洪姓参将率军在石寨子屯戍,“屯军中有善冶炼和以铜、银加工器具者。村民又习之,诸技艺均能,世代传袭。”从中可以看出,早在500年前,铜、银加工技艺就在鹤庆新华、也就是石寨子得到进一步发展。

董中豪为顾客精心打造银饰品

半个多世纪以前,为了生计,新华村的“小炉匠”们像董中豪父子一样,挑起担子远走他乡,走村串户,凭借自己的技艺为人们加工银器,他们的足迹曾经遍及云南的村村寨寨,有的还到了省外的青海、甘肃、西藏、四川一带。匠人们在传承祖辈手工技艺的同时,也会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使之融入到了自己的银器加工制作中。所有,很难说,哪一件作品是哪一个民族的,也很难说,哪一个匠人是代表哪个民族的。

在采访即将结束之际,董中豪建议我去看看位于新华村的云南银器博物馆,我欣然应允。

当琳琅满目、令人称奇的工艺品映入眼帘时,我品味着新华村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所走过的历史岁月,心里不禁涌现出过去发生在云南茶马古道、发生在“走夷方”过程中的一幕幕往事……

历史上,新华村的民间艺人带着精湛的手工艺,从茶马古道走向外面的世界,将民族传统文化撒播开来,使一批又一批新华艺人由过去的小炉匠变成了今天的工艺美术大师、能工巧匠,如今,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人依然用手中的小锤续写着银器世界的百年传奇,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也是我们今天乃至将来不能忘记的历史。

不是吗?新华村的匠人们用简单的木墩、手锤、凿子,凭着熟练的技巧、精湛的工艺敲打出的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不就是一种文化吗?君不见,在新华村,即使小到一个拇指甲盖大小的银算盘,上面的每一颗针头大的算盘珠子竟然都能够来回拨动,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

据董中豪介绍,当地艺人在制作加工银器时,几乎都用纯银来作为主料。而在工艺上,则把“镂雕”和“纯银抽丝编盘”这两种工艺相结合,根据一定的形态、规格来加工。在制作方法上,保留了较为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特征,流程包括熔炼、压片、抽丝、制模、浇模、錾花;使用工具有熔银炉、风匣、手锤、手钳、凿子、多功能成套錾切工具。除了工艺精湛,质量上乘,新华银器在品种上不但造型丰富,种类也繁多。具体来说有茶壶、九龙杯、鹤阳八景酒具、手镯、戒指、项链、耳环、银包木碗、青稞酒壶、净水壶、大中小法号、唢呐、百家锁、胸佩、胸链、帽链、门环、藏刀、佛盒、寺庙宝顶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还销往美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尼泊尔、泰国、巴基斯坦……

早在滇西北旅游热兴起之前,新华村的民族手工艺品就以其独特艺术魅力在市场上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新华村以建设民族旅游村为契机,着眼开发金、银、铜器等民族传统手工艺品。2000年以来,通过积极建设旅游小镇、创建国家4A级景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和鼓励村民们开展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新华村的民族传统手工艺达到了有加工、有销售、有展示、有效益、有形象、有名气的“六有”目标。2001年,新华村被命名为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俗文化村”,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成为了新华村最好的注解。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于201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新华村已经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华石寨子银器这一著名银器手工艺品牌不仅闻名国内,还享誉国际。

新华村的成功模式虽然不能复制,但还是能够带给人们不少启示。从文化及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传统手工艺术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和智慧的沉淀,人类文明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这种手和心互动的创造能力永远都不会过时。即使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民族传统手工艺品还是永远有着其无可取代的地位。多年来,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道路上,云南文化产业一直在苦苦寻找突破口、寻找别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门类,近年来虽有成效,但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与震撼却不多见。

云南大理自古以来就具有崇尚传统的民族习惯,民族认同感很强。长期以来,不管是有意识或者是无意识的传承,其结果都使很多民间手工艺品保持了原始的风貌,保留了独有的地域特征。这种延续着古老的传承方式,使很多传统的手工艺人,至今仍孤独地支撑着过去曾经辉煌灿烂的那段历史。

当我们漫步在城市的霓虹灯下,享受着现代文明带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时,我们不能忘记,在我们这个时代,仍然有成千上万个像董中豪一样的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人在默默无闻地守护和传承着我们的民族文化,他们应该受到足够的尊重。

通过对董中豪的采访,让我们思考在工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好这些传统的手工技艺,让它们不仅能够得到传承,还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使这些精湛的民族工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应该是我们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

光荣,源自历史的传承。当我们身边的文化渐渐走入遗产的行列时,我们不得不将目光再次投向这些民族民间工艺,因为我们不能再失去。

编辑手记: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关键,而今部分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现象普遍存在。《新华村的银匠世家》一文中,给我们讲述了董中豪父子三人子承父业传承银铜器制作技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非遗技艺保护、传承的希望。“董家风格”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设计理念上,还体现为传承发展道路上的新思路、新办法。坚持传统、与时俱进,新华村银器制作的百年传奇才能续写,像董中豪一样的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人在守护传承我们民族文化的路上才不会孤单前行。

猜你喜欢
银器技艺云南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俄罗斯银器有多少种装饰手法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银器一试,鸡蛋猕猴桃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