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利用合并做大做强的方式屡见不鲜,但合并后实力是否得到了提高不得而知。本文通过结合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案例,对其合并前后的审计质量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合并带来审计质量的差异,探究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以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审计质量;政策建议
一、引言
近期会计师事务所正在遭遇一场执业危机。2018年6月,据上证报报道,证监会暂停接收立信、众华、瑞华等6家会计师事务所首发上市和再融资材料。2018年4月,证监会通报了2017年度审计与评估机构检查处理情况,通过进一步查阅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公告,可以得知受到行政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大都存在“未勤勉尽责”的问题。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频繁爆出丑闻,究其原因主要是:和四大相比,本土八大更偏重业务数量。从2017年的审计机构服务数量排行来看,本土八大的业务量要远超四大。八大之所以在短期之内业务规模得到快速提升,与事务所合并有着直接关系,但是规模扩大了以后,实力是否得到了提高不得而知。
目前,国内学者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分成两派:一种观点是事务所合并后会造成审计质量的提高。张俊生、曾亚敏(2010)对我国第三次合并浪潮中发生的重大合并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如果在合并后能做到资源有效整合,那么其审计质量会有明显提高;另一种观点则持相反态度,认为合并不能提高审计质量。刘笑霞和李明辉(2011)认为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呈倒 U 型关系。存在分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国内学者选择了不同的样本、研究方法等导致的;也可能是因为我国每段合并历程的背景、动机等有不同的特点。
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案例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前后共进行了两次合并。在审计意见类型方面,通过对上市公司近5年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分析,立信出具非标意见的比例呈现降低趋势。具体分析立信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类型来看,可以发现立信合并前其非标准审计报告多为较轻的无保留意见加强调事项段和保留意见,而合并后则多次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意见分歧,这说明立信在合并后采取的是更加审慎的审计态度。
在审计收费方面,通过国泰安数据库选取了合并近5年的年报审计收费数据,其中剔除了未披露年报审计收费的样本,且只考虑境内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数据显示,立信成员所历年平均每个客户的审计收费均高于内资所前十大和所有内资所的客户平均收入。一般认为审计收费越高,投入的审计时间、审计资源越多,审计质量越能得到保障。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在合并之后立信收入快速增长,市场的占有量不断提高,从品牌声誉来看合并促使其审计质量无疑得到了提升。从审计收费来看也可得出类似结论,但从事务所非标准审计意见来看,合并后非标意见比率不断下降,可以得出合并后审计质量的提升并不如公众期望值的结论。简言之,本案例的研究说明,事务所合并后,审计质量有所提高,但提升力度有限,事务所质量控制上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政策建议
首先,合并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事务所要对自身现状和所处的外界环境进行详细的SWOT分析。分析之后确定是否应该合并,若可以则需制定详细的合并目标及整合方案;之后,需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背景、基本信息、企业文化等方面,根据合并目标选择对象,降低合并失败的风险。
其次,合并中要做好整合工作。整合工作是事务所合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第一,事务所要成立专门的战略整合部门,确保合并后的审计质量能快速提升。同时建立畅通无阻的信息传递系统,使战略整合实施过程更加顺利。第二,管理制度需进行整合。关于质量控制标准制度的整合,主要是制定统一的职业理念、统一的执业标准以及统一的监督机制,执业理念是前提,執业标准是准绳,监督机制是最后关卡。薪酬管理制度的整合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建立统一的有效的激励制度;二是建立公平透明的薪酬制度。第三,应加强企业文化整合。通过找出各方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互补性,从而制定出既能协调又能可行的文化整合方案,始终坚持审计质量是立所之本的原则。
最后,合并后要做好保持工作。第一,合并后应定向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等培训,增强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同时加强对审计人员独立性的检查,确保合并后审计质量的提高;第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这样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越强,才能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第三,应注重对自身品牌的建设。加强事务所品牌的建设,提高事务所在行业中的认知度,吸引更多的客户,招揽业务。
参考文献:
[1]蔡春,中国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效果研究—基于国际“四大”审计收费溢价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1.
[2] 李明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基于德勤华永和中瑞岳华两起合并案的研究[J],中囯经济问题,2011,(1).
作者简介:
杨佳(1995-),女,汉族,甘肃陇西人,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