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秦汉以后开辟的粤北古道是海陆丝路对接的重要孔道。从隋唐开始,原居荆湖及福建等地的岭北少数民族,由于受战乱及自然灾害的影响而陆续地渡江逾岭,经粤北古道而进入粤北的乳源、连阳及南雄始兴等地,成为了粤北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到来促进了粤北及岭南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粤北古道;瑶族;壮族;移民
粤北古道是秦汉以后开辟的对接海陆丝路的重要孔道,它不仅承载着历代的军事政治及文化交流的使命也承载着大量中原人口南迁的脚步。“秦汉以来不但有大量中原的兵民屯戍和迁徙于此,并有大量少数民族人民随之分批入居本地。”[1]确切地说,从隋唐开始原居荆湖及福建等地的岭北少数民族,由于受战乱及自然灾害的影响而陆续地渡江逾岭,经粤北古道而进入乳源、连阳及南雄始兴等地,他们的到来有力地促进了粤北及岭南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一、粤北少数民族的源流与分布
据粤北各市县的史志及相关史料记载,聚居于粤北地域少数民族主要有瑶、壮、畲、满、回、土家族、苗、蒙古、侗、黎、维吾尔等族。他们中既有原居于本地深山者,但大部分则是隋唐以后从武陵及福建等地迁入粤北地域的,他们中尤以瑶、壮、畲为著。
粤北瑶族有“排瑶”、“过山瑶”之别,但因为他们有共同认同的“盘瓠”作为崇拜偶像,又有“飘洋过海”、“过山榜”、“八兄弟”和“十二赐姓”等传说作为各个瑶族支系的识别标志,由此,他们的祖先被认为是秦汉时期“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当然,学界也有人认为与古代“荆蛮”、“莫瑶”、“蛮瑶”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粤北瑶族主要聚居于乳源和连南,也散处于连县、阳山、曲江、乐昌、始兴、翁源、英德等地。主要有赵、盘、邓、李、周等姓族。粤北壮族,主要聚居连山一地,连山壮民古称“峒民”,原有“内峒”和“外峒”之分,也有“主壮”和“客壮”之称谓,他们主要聚居于连山的南部,古代统称为宜善九村,有“九村开辟在明朝,一半壮民一半瑶”之说。主要有韦、房、植、蒙、潘、石等姓族。而粤北的畲族,大多聚居于南雄、始兴二县地,主要有雷、蓝二姓族,均是在明洪武年间迁入。
二、粤北少数民族的移民状况
(一)粵北瑶族
粤北瑶族聚居地域主要是乳源和连南两地,其他各地也有散居的瑶族同胞。本文主要以乳源瑶族为对象而进行移民分析。
乳源原属曲江、乐昌县地,其先实属百越之地,迄今,乳源瑶族实际上也是合曲江、乐昌两地之瑶族而成。乳源瑶族自称“勉”(或“绵”、“门”),即他称的盘瑶。乳源瑶族的称谓,按其居住地域、服饰、外界交往及户籍管理的不同,被冠以板瑶、过山瑶、东边瑶与西边遥等不同的名称。不管如何,瑶族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事实。那么,其迁徙情况如何呢?
1、迁入乳源县境瑶族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百三十转引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皇清职贡图》载:“猺本盘瓠之种。由楚省蔓延粤之新宁(台山)、增城、曲江、乐昌、乳源、东安(云浮)、连州等七州县。”[2]《瑶族原稿》称:……先居湖广七宝山头,子孙逐渐增多,在七宝山上因年成不好,疾病流行,人丁不得平安。十二姓子孙商量,移居高州石碉山,到后人丁不兴旺,十二姓商量迁居,当时议定由十二姓中赵法章、盘林二郎、邓养一郎浮舟过海经广东查看,见土地丰富,耕地也熟。回转高州后告知瑶族子孙,在寅卯年七月初八三更深夜带领十二姓子孙乘船过海,当时有六姓船翻在海里,其他六姓看此情况,即跑去船头起香祷告,请神保佑,因此天气转变,一路顺风顺雨,经过十三天来到广东六笛坝上岸,过州入县,流乡过界,随乡进岭,随水人湾。大家到达狗子山头,后又搬至桃源洞住,不多时又搬福建煤田上街,因疾病流行,又带子孙到韶州曲江一带,人公坑(今必背辖)、茅坪(今东坪辖)至今。据调查,现今乳源东坪乡乌坑村赵姓瑶民自言其祖来自湖南江华;游溪中心洞瑶民邓良兴说,他们的进山祖邓养一郎(另说“养”应为“营”字)来自湖南江华;必背镇半坑管理区南坑瑶民言其祖来自湖南。而东坪乡茶坪村年逾古稀的瑶族老人赵敬聪、赵德金,红星村赵志明,必背南坑村赵敬生等人说,他们的进山祖迁徙路线:湖南——千家洞(一说十宝山)——福建——广东连州——韶州曲江——游溪坑分道瑶山。
其一,乳源赵姓、盘姓瑶族来自福建
据调查,从福建迁至乳源之瑶族的繁衍如下:从福建来的,有茶坪、东田村赵姓,荒洞村盘姓。据东坪区茶坪村赵德金(此人年龄较大,辈份较高)谈该村历史来源时说:最初是十二姓自福建过海来到广东,中途翻船死了六姓,尚存盘、赵、邓、李、冯、王等六姓。
其二,土著入瑶山居住而为瑶族
《曲江县志》载:“瑶人盘姓,古盘瓠之裔,别种有赵、冯、唐、邓等姓,系以土著隶于瑶者,俱居县西北境,幽溪、列溪、西山、草场坪、柳坑、水源宫、薯良坑、大料坑诸峒。”[3]瑶族迁入乳源,不仅时间早且族群较多,以致使乳源成为了历史上瑶族的故居和集散地。
2、自乳源外迁的瑶族
据《乳源瑶族志》载,乳源瑶族不仅外迁至湖南、广西、云南,而且远播泰国、美国、加拿大及法国等地。
其一,回迁湖南。江华县两岔河的盘、赵姓,汝城县延寿等地李、邓姓的瑶民称,他们的祖先是瑶人,明代从乳源迁来。
其二,迁入广西。广西金秀、临桂、兴安、防城等地一部分瑶族都说他们的祖先是明代从韶州府乐昌西山等地迁去的。广西田林县凡昌乡邓贵兴家珍藏的《邓氏源流》载:其始祖邓腾财从乐昌几善司应两冲大村坪迁至广西田林。其迁徙路线:从广东乐昌出发,经广西平乐府贺县,桂林府荔浦,梧州府昭平,柳州府怀远(今三江)融县、罗城、泅城府凌云,而后落户广西田林县。
其三,徙入云南。云南省富宁县洞波盘瑶,有邓、李、赵3姓,是从广东乐昌迁到田林,而后迁到富宁的。
其四,迁徙境外。
泰国瑶族邓有升,在80年代来华观光,他带来的族谱记载,其祖先来自中国广东韶州府(乳源瑶山)。
美国瑶族协会会长赵富升等,1984年来乳源必背寻根间祖。说他们的祖先是400多年前从必背到云南后到泰国、越南等地居住,20世纪70年代移居美国,现有瑶族17000多人。他们保留与必背瑶族相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以及传统的民族服装。其族谱记载:祖先原属湖南的道州江华县,经广东省的韶州乐昌县、连州府的连山县到广西桂林府的阳朔县、平乐县,再到云南省的勋腊、动龙一带转人老挝后移居美国。此外,瑶族十二姓子孙,历史上有徙入法国和加拿大者。
3、迁徙时间与路线
对于瑶族何时大规模迁入乳源等地,目前难于形成定论。《粤北少数民族发展简史》记:不管如何,至迟在隋唐之际,有一支原居武陡、长沙一带的“五溪蛮”,可能还有原居浙江的山越族。“乳源现在的各姓瑶民,据他们自己口耳相传迁来迄今只有20代左右”,“传说多是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大规模对瑶军事镇压之后,从湖南、福建等地迁来。”[4]他们经过湖南道州、辰州、江华等地,通过韶关古道,穿越南岭山脉,陆续向我国西南迁徙。其中一那分到达韶关连阳一带,依山地而定居,乳源瑶族形成为过山瑶,而连南一地的瑶族则发展为后来的“八排瑶”。
总之,2000年《乳源瑶族志》认为,乳源瑶族迁入时间较早,十二姓繁衍较快,有较为悠久的历史,而且,由于灾荒、战乱等原因,也有诸多后裔远迁他乡乃至海外。
(二)连山壮族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是粤北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
历史上的连山壮族曾有“主壮”与“客壮”之别。“主壮”即土著,是岭南土著民族,古称“旧越人”。而“客壮”是瓦舍,即迟来客。“主壮富、客壮贫”也说明了壮族在连山落籍的时间上的先后问题。所谓“主壮”指的是自古定居连山的土著“旧越人”先民。这可以从连山境内考古所发现的许多汉墓,出土的五株钱,以及以后的两晋、南北朝墓群等得到证明,也就是说连山地域早有先民(旧越人)的存在。“所谓‘客壮指的是南宋以后特别是在明代分别以‘流徙和‘俍兵”的形式,从广西的桂西北庆远、融江、南丹、柳州、桂东的富川、平乐,贺县等地迁来的壮族移民。”[5]这些客壮族姓主要由两条线路迁入:
其一,是从广西迁入。广西迁入者,早可追溯至北宋时期的侬智高事件。至元,壮族陆姓先民从广西富川迁至连山永丰、福堂定居,时间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至明,迁入者较多。如:永丰乡覃姓的族谱中载,其族为“洪武初来程山古县落籍”(连山宋代称程山,置县治于宜善);韦姓族谱则载,其先祖自桂北山区的南丹、庆远、都安一带迁至;覃姓于万历九年(1581)从广西贺县迁入;莫姓分别于永乐、正德、万历年间从封开迁来;贤姓是天顺年间从广西崇化(平乐)迁来;梁姓于成化年间从广西藤县迁来。据此,壮族由广西迁来连山,大抵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与汉、瑶民交错杂居,并形成了小聚居的局面。
其二,是从本省迁入。迁入时间为明洪武、万历时期。对此,清代顾炎武在其所著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记:“正德中,流贼劫掠,调俍人征剿,乡民流徙,庐田荒芜,遂使俍耕其地,一籍输纳,一籍其戌守。”而连山旧县志也载:“有谓壮人者,或疑为三前之遗裔,或谓广西之俍种。向居邑西徼诸山峒。”清道光光三年(1823)修纂的《阳山县志》载:“壮居自芒、背坑等山,本广西俍兵,明天顺间奉调征剿,遂于此生聚。”可见,有俍兵屯垦的后裔在此生聚繁衍,大概是自元末明初,壮族由桂北山区分支,以“流徙”和“兵屯”的形式,加上避乱移居等多种因素,先后来到“宜善九村”定居,已有五六百年之历史。今壮区仍流传“宜善九村外七峒,九村开辟自明朝,一半俍民一半瑶”的民谣,九村即明万历十一年(1583)所设宜善巡检司下辖的九村,总称“宜善九村”。
至清朝中叶,在连山地域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族源、共同心里及地域的聚居布局。
(三)南雄始兴畲族
对于畲族来源说法不一,有人主张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与瑶族同源,而且持此说者比较普遍,笔者也认同这种观点。
据史料记载,畲族称谓不一。其一,畲族自称“山哈”。“哈”,畲语意为“客人”。“山哈”即指山里人或居住在山里的客人。其二,汉文文献往往把畲族泛称为“蛮”、“蛮僚”、“峒蛮”、“峒僚”,这主要表现在如《资冶通鉴》之《唐纪》、清光绪《漳州府志》、嘉庆《云霄厅志》及《宋史》。其三,有史料也记为“輋”。《广东通志》曰:“畲与輋同,或作畲。”胡曦《兴宁图志考》曰:“輋,本粤中俗字,或又书作畲字,土音并读斜”。顾炎武指出:“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复居息为輋”。屈大均于《广东新语》也记:“澄海山中有輋户,男女皆椎跣,持挟枪弩。……。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以为肥,曰‘火褥。是为畲蛮之类。”[6]畲民也有“刀耕火种”之民一说,而“畲田”则是“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
畲族传说中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民族发祥地。粤北的畲族,主要是蓝、雷两姓,他们大多聚居于南雄、始兴两市县的部分地区。他们的家族,至今仍保留盘瓠的图腾、祖图和祖堂名称,保持畲族名字辈数的排列,日常饮食中保持不吃狗肉的习俗。蓝姓一支,于明洪武元年(1368)从福建上杭迁至江西赣南,再从信丰县迁至南雄县定居,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从《南雄蓝氏族谱》中也可以得到证明。《南雄蓝氏族谱》(1997)称:“南雄蓝氏畲族均为蓝传泰、传崇、传恒之后,于明代清代由江西信丰迁来,分别居于13个镇33个自然村。主要聚居在界址天心坝、乌泥坑,黄坑许村、下坝,油山毛狗弯,乌迳鹁鸪洞、大口塘、大园里,水口正山、泷下,邓坊洋西新杨梅坑,全安西岸,珠玑聪背等地。”[7]雷姓先人,于元至正元年(1341)时本居潮州,明洪武年间迁至福建漳州,数传之后再徙居江西龙南,入迁南雄亦有四百多年历史。1999年修《雷氏肇春公房六修谱》称:“南雄雷氏为江西龙南大龙堡雷肇春之后,明代宣德九年(1434)迁居始兴顿岗乌泥塘,后裔于明代中分迁南雄。主要聚居地有主田青峰山、观音排,全安三枫、黄塘坑、黄岭、暖水塘,邓坊前坊、赤石,油山锦陂井湾、廖塘,黄坑杨梅坑、小陂头,古市坪坑,百順杨梅洞,雄州里坑,帽子峰富竹、西石,珠玑凿岭、里东等地。”[8]
由于历史的原因,南雄始兴畲族曾改为汉族,1987年8月和1988年2月,根据蓝、雷二姓群众的要求,经反复调查核实,韶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分别批准他们恢复畲族成分,南雄畲族人口为5371人。而卜居始兴县澄江、都亨等镇的雷、蓝两姓,1988年11月1日批准恢复畲族族称,总人口有3479人。粤北畲族,其婚丧、服饰和生活习惯渐渐改变,早已与当地汉族人民无异。
三、粤北少数民族移民的特点
1、时间不一。瑶、壮、畲各族迁入粤北各地,时间上虽无确切的记载,但总体上为隋唐之后,又以明清时期为最。
2、以族姓为主体。粤北之瑶、壮、畲各族的迁入,多以族姓为主,多姓群迁者少。乳源的赵、盘及连南之房姓是其中的大姓族,他们迁入后,子孙繁衍,代有人才。
3、居所不定。连阳瑶族迁入后,依山建房、成排而居,乃至形成排瑶,今有“连阳八排瑶”之称,排瑶居所较为稳定。而散居于排瑶附近的另一些瑶民及乳源瑶族则过着“今岁在此山,明岁又别岭”的游耕生活,通常每三五年要迁居一次,因此有“过山瑶”之称。这些少数民族的居住体现出“大聚居”和“小聚居”的特点。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粤北古道的历史功能及其现实价值研究。
参考文献:
[1][4]王东甫,黄志辉. 粤北少数民族发展简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P1-P9;
[2](清)阮元. 道光广东通志卷第三百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P710;
[3](清)张希京修,欧樾华等. 曲江县志卷第三.成文出版社,1967:P57;
[5]清远市政协,连山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清远文史资料(七)连山壮族史料专辑,1994:P13;
[6](清)屈大均. 广东新语卷七人语.中华书局,1985:P243;
[7][8]南雄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雄市志.方志出版社,2011:P796。
作者简介:赖井洋(1964--),男,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现任广东韶关学院政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