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志
【摘要】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总结几年来的工作和生活,可以说是琐碎、繁杂、苦累,每天面对那些思想、个性都差异很大的学生,处理各种纷繁的问题,如果没有一颗疼爱他们的心的话,还真的支撑不下来。而在教育学生方面不动声色、润物无声的方法是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关爱;和谐;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21-02
转眼间当班主任已经有八年的时间了,几乎每天都要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都要长,这项艰巨的任务中我体会到了苦与累,但是说实话体验更多的应该是满足和充实。
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这样说。是的,有爱是做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最基本的要求。只是因为你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热爱,你才能保证能够平心静气地去对待学生犯下的被人看来很让人费解和气愤地错误,才不会觉得那是所谓的麻烦;只是因为你有发自内心对学生的热爱,你才不会觉得班主任的工作是多么地繁琐、疲惫、繁忙、压抑,反而会觉得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只是因为你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热爱,你才会想方设法地去创新,为自己的工作认真付出,勇于担当,时刻为孩子们的未来着眼,为他们的前途负责,为他们的父母负责,为他们的梦想铺路。
爱学生的方式丰富多彩,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都是伟大的。不是有人说过吗,爱自己的孩子容易,爱别人的孩子谈何容易,而我觉得班主任真的做到了,而且还都在努力地把别人认为不可思议的事业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很多样的,我们要经常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以此找寻到准确地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果方式方法错误,那后果便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学生都会很难接受你,从而还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班主任的教育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不要太刻意,而是自然流露,日渐深刻,不要让学生感觉到我们是在教育他,这样收到的效果会格外好。
二、营造和谐进步的班级氛围
古语有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亦与之化矣;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对一个班集体的成长和进步是多么重要。团结、积极地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保证,积极地氛围是可以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因此,作为班主任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要先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团结的学习氛围。为他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想要达成的目标。这将是学生为之付出努力的方向。例如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方向写下来,在自己思想懈怠想要放弃的时候,时刻激励自己,不要忘了初心,所以我会根据学生年级和班级各个阶段年龄和学习状况的特点,为他们确定大的目标和小目标,让他们逐级完成,逐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从而形成班级凝聚力。让每一个学生了解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己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也是重要的一分子。让他们知道班级取得的任何荣誉和成就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让学生能够在积极向上、斗志昂扬的氛围中享受学习带来的幸福感,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当然,一个融洽优秀的班集体、班级氛围,一定要有一个班级干部的队伍,来作为班集体的核心,带动班集体实现树立的目标。从高一刚入学开始,我就会下意识地去通过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考察和度量一些能够胜任班级干部的学生。我还通过学习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方法,实践在自己的班级里,让这些班级干部负责班级比较大项的事务,再通过他们把一些小点的、容易达成的任务分派给其他同学,做到人人都有活干,人人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班级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事无巨细,分派合理,学生完成起来也比较有条理性,完成的效率也很高,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然就显现出来里。正所谓”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就是这个道理了。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矮小,瘦弱,而与众多同类一起生长时,则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英国着名“卡迪文实验室”在上个世纪80年间共出现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共生效应”.我希望我的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共生”。
三、通过开展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那些无法用言语告诉人们的东西,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在一个班集体中,有读书声,有欢笑声,有悠扬的歌声,有嬉笑声,各种美妙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灵动、活泼的、向上的班集体。因此,班级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心灵的塑造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活动中有表现好的同学,要给予相应的奖励,比如说证书等方式,不过也不要护士那些虽然没有取得荣誉但是为之付出最大努力的同学,也要相应进行奖励,激励那些默默无闻却一直乐于奉献的好学生。
利用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般的教育,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全面教育和感化。
进行思想疏导的意义远比批评指责要来的重要。遇事就大发雷霆挨个算账的方式不一定就奏效。要从内心上去触动他们的心灵,明白期中的道理,让他们从内心上去发现和接受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发自内心地想去改正错误,才能达到想要达到的效果。
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润物无声,作为班主任的我,一腔热忱扎根于教育事业的这篇热土中,辛勤耕耘,在平凡而又伟大的教育事业中,熏陶和洗涤学生的心灵,在默默无闻中体现着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在默默实践中发挥班主任的余热!
参考文献
[1][德]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第3册)[M].李其龍,郭官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檀传宝.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
[3]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Z].1966.
[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2014-02-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