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玮榕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课大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让他们去发现、理解、运用的,科学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提高科学实验的效率呢?本文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构建有序的实验课堂常规、如何挑选有效的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科学实验;兴趣;课堂常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042-02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课大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让他们去发现、理解、运用的,可见,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开好科学课程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才能使得科学实验课更加有序有效的进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兴趣,做好实验铺垫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兴趣对科学实验教学的成功起着定向作用。的确,有了兴趣,才能谈如何学习,才能寻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因此,科学实验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其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那么,如何保持和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呢?我想,不妨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1、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有趣的情境,可以产生问题,可以激发好奇心,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探求新知的心理状态,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时,我们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毛驴驮着一袋食盐过河,河水淹没了食盐,等它过了河之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请问,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同学们纷纷发言,引出“溶解了”“化在水里了”的认识,从而很自然的引入本课的学习。另外,可以作为创设情境的方式还有如极具趣味的游戏、引人入胜的故事、贴近现实的生活问题、生动形象的实物情境、设有悬念的实验等。所以一个好的情境,不仅是教学的开始,更可以说是实验教学成果的一半。
2、亲身参与到实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实验课学习的中心环节是探究,在此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进行适当引导的情况下,要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其中,在明确实验的方向与方法后,能够亲自动手、独立支配材料、充分发表自己见解、互相交流,获取亲自探索的空间与自由,亲身经历科学的过程。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时,又让学生在科学知识的学习、动手能力的训练、良好科学态度的养成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更起到了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3、多变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课的独特性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科学课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固有的模式来禁锢学生,而是要综合应用多变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对科学世界的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不同教学形式的变换,如选择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或学生独立操作、用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的动态过程、实验场地的合理选择等方式。
二、落实课堂常规,规范实验行为
实施新课程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指引着教法和学法的变革。我们必须把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时时放在心上,提高每节课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作性、探究性。要实现这样的变革,就势必要让教师、学生养成规范的实验行为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1、明确要求,有的放矢
(1)、明确实验目的
随心所欲、漫无目的的实验很难得出最终的实验结果,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只有明确了目的,实验过程才能有的放矢。在教学《云的观测》一课的室外观测活动中,应该让学生明确了解此行的目的是对云的相关内容进行观测,然后根据云量、云的高度及形状,对云进行分类和判断。如果只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会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随着性子观测,以玩的态度对待实验,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是不会获得科学知识的。
(2)、明确实验要求
实验课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基础上学习的过程,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具有好动的特性,当他们已经进入实验的时候,他们已经很难再静下心来听教师讲解实验要求了,所以在开始实验之前使学生明确该实验的具体要求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这里的实验要求包括对该实验的具体操作要求和课堂纪律要求。
2、方法得当,有效交流
(1)、及时介入
做实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有的时候学生或因为实验本身或因课堂组织的问题而存在吵闹的现象,在课堂“闹”的开始阶段,教师应及时介入,否则就会影响交流的效果,还助长了学生看似“自主”实则散漫的行为。
(2)、多向沟通
交流环节,教师首先应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面向全体同学,试着让更多小组间、學生间进行评价、质疑或补充,避免一对一的交流形式。其次应规范学生交流行为,做到小组活动轻声细语,班级交流声音响亮,同伴发言专心听,若有补充再发表等。
三、依据实际条件,精挑有效实验
1、实验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实验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安排科学实验时必须关注学生思维特点。由于受知识经验和生理成熟程度的限制,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较低,尚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特别是他们的观察还缺乏精确性、顺序性、深刻性,对于实验获得的结论还不能进行有效的整合与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实验安排时有所考虑。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溶解》一单元时,教材安排的课时顺序是第三课时《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第四课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据此学生的认知顺序是固体-液体-固体-气体,这样的安排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假若在实际教学中将这两个课时对调,学生的认识顺序就变成了固体-气体-液体,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总结。
2、实验选择要有实效性
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更加直观的获得科学知识,但是,如果所选择的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浪费时间了。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一单元中,教材要求学生亲自种植凤仙花,使其在种植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了解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在每个阶段都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记录和比较来描述植物的变化,并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的信息。但是,此处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凤仙花的生长周期(3~4月播种,6~7月种子成熟)贯穿整个学期,长时间的任务不但对学生是个严峻的挑战,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完不成。
3、实验选择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作为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在选择实验内容、实验对象、实验方法时,如果能做到不局限于教材,不仅可以较好的完成探究活动,甚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指的是教师在选择时不仅要从知识的角度、学生的角度考虑,也要从学校和周边环境去考量,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并因地制宜的进行选择,这样方可如鱼得水,运用自如。如我们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时,可充分利用班级卫生角、学校垃圾回收站进行观察,对学校保洁人员进行采访,同时本校有不少学生的家长是做环卫工作的,特别要督促这些孩子及其他同学进行了解记录,甚至是慰问活动,此举不仅让学生近距离的掌握了有关环境与我们生活的相关知识,还能促进同学间、同学与父母间的交流,获得知识的同时,更使学生了解了劳动者的辛劳。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2] 郭月侠《增强教学的实效性》【J】《科学课》(湖北教育)2014.2
[3] 许萍萍《如何抓好课堂常规》【J】《科学课》(湖北教育)2014.2
[4] 吴志樵《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M】 辽海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