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分析

2017-12-12 00:39郑良忠
考试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研究分析体育教师小学

郑良忠

摘 要:随着新一轮小学体育课程进一步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对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师为了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就必须改变自身的观念,积极地参加职后教育,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水平高低,與体育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呈直接相关,就是因为这样,我们在注重小学生身体成长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其心理素质的发展。以此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分析

一、 前言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资源的长足与快速的进步,更多的人们越来越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想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从根本上、整体上进行知识创新,并且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忽视民族素质的发展与提高,而这些因素进步的根源均源于人才的培养与发展。而教育则是促进人才进步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培养人才的根本保障。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学校当前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教育要从小抓起,尤其是小学教育是处于义务阶段的最基础、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大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与学生的课程改革目标要与时俱进,保持一致,小学体育课程最大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要热爱运动,要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这有助于形成坚韧勇敢的精神品质,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意义重大。

二、 相关概念

(一) 教师教育

我们所知的教育学术语——教师教育,它20世纪60年代出现,起源欧美。在东方,日本最早引用这一术语。我国学者中有这样的说法:“现在日本教育界习惯使用的教师教育一语是由战前的师范教育和战后的教员养成教育演变而来的。陈永明在中日两国教师教育之比较中引用了日本学者三好信浩所著的《教师教育的形成与发展——美国教师教育制度史论》一文中的所谓教师教育,即指综合教师培养和教师进修之职能的一个概念。”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与以往相比,第一次切实地提出了“教师教育”的概念,即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前提下,采取针对性策略,应对其不同发展阶段,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在职前进行培养,入职时需要进行一定量的培训,甚至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研修,贯穿前后,这样的特点体现了教师教育具备的连续性,可发展以及一体化的具体要求。

(二) 体育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包含了体育教师教育,二者密不可分,即培养体育教师。即可定义为:采取针对性策略,应对其不同发展阶段,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在职前进行培养,入职时需要进行一定量的培训,甚至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研修,贯穿前后,这样的特点体现了教师教育具备的连续性,长足的发展性,还要实施一体化。

(三) 体育教师职后教育

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必须实施,它必不可少,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是教师教育的内容。关于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涵义:国内学者研究不多见,本研究引用徐小仙在《陕西省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对“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界定为“对达到国家规定学历并具备教师资格的体育师资,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

关于“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与“继续教育”区别,张细谦认为:两者虽有内容相同,但又有明显差别,前者指对有一定学历和专业职称的在职人员所进行的教育活动,而继续教育的范围较前者更广泛,且前者属于后者的范畴。

三、 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GDP增速较大,整个经济发展尤其快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故文化教育的需要空前巨大,这就要求教育要跟上发展的速度。义务教育阶段对整个国民基础教育起着基础作用,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密不可分。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着重注意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这是学生以后的成长与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等,加上实践探索,对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加强意义重大,而对于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与进步,其重要性不可一语概之。

(一) 社会发展的需求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1世纪随着科技进步,科技知识的普及,体育教材融入了大量的科技知识与先进理念,在体育教育教学领域引起了重大变化,反映在社会的发展与高素质的优秀体育人才直接相关。

(二) 教师的自我发展的需求

小学体育教育具体表现为从根本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故而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水平高低,与体育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呈直接相关。科学技术以人类无法想象的速度发展,其知识系统庞大,知识总量迅猛增长,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师范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教育,在有限的几年内,想要达到这个漫长的宏远的目标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时间有限,所学的知识也是有限的。

(三) 教师教育的国际化需求

教师教育的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就如经济全球化一样,势不可挡。这是教师教育思想的发展,目标的进步,内容的丰富与发展,也是世界教育的巨大前提下所必须的。对此,我们认识到,职后教育是职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也是知识的全面与进步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教育要跟上时代步骤,教育在改革中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且为此做好良好的铺垫。

四、 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 教师教育思想

近几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刘晓迪在《山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认为,我国教师教育的思想理念、目标趋势、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教育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再是终结性的“师范教育”,而是长足的、发展的、延续的教育理念;教师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具体的转变为培养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向一体化进步,由原来的职前师范教育转变成为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在职培训一体化的教育体系;随着教师教育思想理念的开放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变得灵活多样。endprint

(二) 终身教育理论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教育发展的终身性已经日益凸显,学校教育不单单是教育全过程的体现,而是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教育终身性已经发展为现代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师范教育、入职教育和继续教育一起构成了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是在贯穿一生教育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教师教育从始至终的进行充分的安排,确保其合理性、有效性,达到教师教育延续性的主要目标,并统一知识结构。

(三)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化的问题逐渐被中外学者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影响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重要因素。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C.Lacey)说,“教师专业化是一个连续的转变过程,是指一个教育专员越来越具有成熟的教育方式与方法”。近几年来,随着广大学者的深入研究,教师专业化体系被理解为主要包涵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指教师作为个体,必须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完善改进技能;其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指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而進行努力的过程。

五、 结论

教育应当始终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成为每个人一生都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强调今后的教育,应当随时都能够以最好的方式提供给每一个人必要的知识与技能。随着国民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成为教师教育的重点,因此,进一步研究当前小学体育教师职后研究分析,对于建设一支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不仅对于我们实现基础教育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加强和改善小学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永明.中日两国教师教育之比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

[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http:∥www.edu.com.

[3]林顺英.教育国际比较——中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徐小仙.陕西省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7.8.2.

[5]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

[6]盂海红.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现状及其对策[J].晋中学院学报,2005,22(02):89,90.

[7]刘晓迪.山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9.4.

[8]邓金.教育与科普研究所编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553.

[9]刘晓迪.山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9.4.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分析体育教师小学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